陳濤補充:“還得注明,測試期間可能出現異常,比如感應延遲或自動調節不準,責任不在廠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明白。”王芳記下,“我會寫清楚條款。”
孫雯忽然想到什麼:“如果要做學習模型,得連續采集用戶行為。但有些老人幾天都不調一次光,數據不夠怎麼辦?”
“那就加引導。”劉好仃說,“我們設計一個‘推薦模式’,係統每隔兩天彈一次提示:‘您昨晚調了三次光,是否需要設置自動時段?’點一下就行。”
“這個好。”趙磊眼睛一亮,“還能順便收集偏好數據。”
“但彆太頻繁。”王芳提醒,“老人怕煩,彈多了反而反感。”
“那就設成每月最多兩次。”劉好仃拍板,“用戶體驗優先,彆為了數據把人惹毛了。”
會議室裡的氣氛慢慢緩了下來。
原本對立的觀點開始交織,爭論變成了討論,討論又細化成分工。
趙磊和孫雯湊在一起看平板上的結構圖,低聲商量感應區的位置;陳濤翻開排班表,圈出夜班裡手藝穩、反應快的工人名字;王芳已經開始起草協議標題:《智能調光玻璃輔助功能試點合作說明》。
劉好仃站在白板前,看著那行新寫的字:“小眾不代表沒未來,隻要有人需要,就是我們該聽的聲音。”
他拿起紅筆,在下麵添了一行小字:“先小步,再邁步,踩不實的路,不走。”
然後轉頭問:“都清楚自己接下來乾什麼了嗎?”
眾人陸續點頭。
“那就先不動工,先準備。”他說,“明天同一時間,彙報進展。”
沒人起身,也沒人離開。
趙磊還在改參數,孫雯接過他的平板繼續標注;王芳低聲問陳濤:“調的人有沒有夜班經驗?”陳濤回答:“老李最合適,乾了八年,手穩心細。”
劉好仃走到窗邊,拉開一點窗簾。外麵天色灰蒙,廠道上一輛叉車正緩緩駛過,車鬥裡碼著幾片未封邊的玻璃。
他鬆了鬆領口,回到桌邊坐下。
會議還在繼續。
王芳突然抬頭:“有個問題——如果試點成功,後續推廣要不要收費?”
趙磊脫口而出:“當然收!這可是獨家功能。”
陳濤卻說:“先彆談錢。我們現在連樣機都沒出,談收費太早。”
孫雯猶豫了一下:“但如果免費太久,客戶會覺得這功能本來就不值錢。”
劉好仃聽著,沒馬上回應。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畫了個簡單的流程圖:測試→反饋→優化→複製。
然後寫下兩個字:驗證。
他抬起頭,看著王芳:“現在不談收不收費,隻問一件事——它到底管不管用。”
話音落下,會議室安靜了一瞬。
趙磊張了張嘴,像是還想說什麼。
劉好仃抬起手,輕輕按了按桌麵。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