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衝進來,手裡舉著平板:“剛才最後一次測試,第四個數據點跳了!響應延遲突然飆到一點五秒——”
劉好仃站起身,茶杯擱在桌沿。他沒說話,隻伸手接過平板,眼睛盯著那條曲線看了三秒,又抬頭看了趙磊一眼。
“再跑一遍。”
趙磊愣了一下,“現在?”
“現在。”劉好仃把平板遞回去,“燒錄機還在工作吧?順手連上第五塊板子,咱們一起看結果。”
兩人快步走進測試區。孫雯剛脫下防靜電手套,看見他們又折回來,歎了口氣,重新戴上。陳濤聽見動靜也從排班表裡抬起頭,默默跟了過去。
主機重啟,新板通電,係統初始化完成。趙磊按下啟動鍵,感應區模擬腳步移動,屏幕上的時間軸開始滾動記錄。
1.2秒……1.1秒……0.98秒……連續十次,全部穩定在合理區間。
“剛才那個……”趙磊皺眉,“像是信號串擾。”
“可能是電源波動。”孫雯蹲下身檢查接線,“昨晚電壓有點不穩,隔壁車間在換大電機。”
劉好仃點點頭,“那就不是程序問題。明天白天再補一輪滿載測試,如果沒問題,這版就算定下來。”
淩晨一點十七分,最後一項數據確認無誤。劉好仃在登記本上寫下“szts002驗證通過”,合上本子時,天邊已經泛出灰白。
第二天早上八點整,小會議室的門關上了。
桌上擺著五份打印好的材料,封麵寫著《推廣籌備初步方案》。劉好仃站在白板前,手裡捏著一支藍筆。
“昨晚的事提醒我們,哪怕差零點一秒,也不能含糊。”他頓了頓,“但現在,咱們得往前走一步——從做好一塊玻璃,變成讓更多人用上這塊玻璃。”
趙磊托了托眼鏡,“意思是……要推給更多護理院?”
“不止。”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三角,“宣傳、生產、展會,三條腿走路。誰也不許再盯著測試儀發呆了,接下來的任務是讓人知道這燈會呼吸。”
孫雯笑出聲:“燈會呼吸?這詞兒可真新鮮。”
“老人說的。”劉好仃也笑了,“李奶奶兒子原話:‘這燈像懂她,輕輕亮,慢慢滅,不像機器,像陪夜的人。’咱們就照這個意思來。”
王芳掏出筆記本,“那我可以整理幾段真實反饋當文案素材。”
“對。”劉好仃點頭,“但彆寫成廣告腔,就寫她們怎麼起夜、怎麼摸牆、怎麼怕吵醒彆人。越平常越好。”
陳濤翻了下手裡的排期表,“問題是產能。現在這條線還夾在普通玻璃訂單中間,想插隊不容易。”
“我去談。”劉好仃說,“今天中午前,我要見到生產部主任。”
會議散後,節奏立刻變了。
趙磊回到工位,打開文檔寫產品說明。他敲下第一句:“它不會突然亮起,也不會突然熄滅。”想了想,刪掉重打:“它隻是,在你需要的時候,剛好在那裡。”
孫雯拿著流程圖去找車間組長,一邊比劃一邊解釋新工藝要點。說到濾波電容加裝位置時,對方撓頭:“多這一個小零件,每塊得多花四十秒?”
“四十秒換來不誤觸發。”孫雯堅持,“你想想,要是半夜貓跳一下燈就閃,老人嚇醒了,誰負責?”
對方猶豫半天,終於點頭:“行,我安排熟手帶新人,儘量不拖進度。”
王芳坐在辦公桌前,耳機塞進耳朵,一遍遍聽錄音。“張爺爺扶床沿走三步才下地”“陳阿姨喜歡光偏左一點”……她把這些話逐條摘出來,標上星號,準備做成宣傳冊的側欄小故事。
陳濤則翻著行業展會名錄,手指停在“華南智慧養老博覽會”那一行。報名截止還有九天,展位費兩萬八,押金先交一半。
他撥通財務室電話:“喂?今年有沒有預留參展預算?”
那邊沉默兩秒:“去年沒報,今年還沒批啊。”
陳濤掛了電話,眉頭擰成疙瘩。
中午十二點,劉好仃端著飯盒走進裝配區,正好碰上生產部主任老周。
“老劉,又為那智能窗來的吧?”老周咬著筷子,“你知道現在訂單排到三個月後,臨時調線,其他客戶炸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