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把u盤從電腦上拔下來,順手塞進褲兜。屏幕還亮著,趙磊發來的調試截圖裡,燈光在模擬人影經過時緩緩亮起,像有人輕輕推開了夜的門縫。他盯著看了兩秒,點了下頭,保存文件,沒關電腦。
天色已經暗了,窗外的路燈一盞接一盞亮起來,映在玻璃廠辦公樓的牆上,晃出幾道斜斜的光斑。培訓角那邊傳來椅子挪動的聲音,王芳抱著平板走出來,孫雯緊隨其後,手裡捏著一疊紙。
“檢測草案我改到第三稿了。”孫雯把紙放在桌上,“加了三步專項測試,但得配專人盯流程,不然容易漏。”
“你先列出來需要誰。”劉好仃翻開新本子,封麵上寫著“試點周報第一周)”,“明天早會定人。”
王芳翻了下平板:“南園社區第一位試用家庭剛聯係上,護工阿姨說老人夜裡經常坐起來發愣,燈要是能慢慢亮,說不定能穩住情緒。”
“那就按‘漸進喚醒’調。”劉好仃記了一筆,“彆搞突然全亮,嚇著人更麻煩。”
趙磊從車間回來,工服袖口沾了點灰。“光感模塊換了高靈敏的,今晚試了兩輪,響應快了,但有個小問題——窗簾拉上後,環境太暗,偶爾誤觸發。”
“是不是感應區設得太寬?”孫雯問。
“有可能。”趙磊點頭,“我們打算縮小角度,隻對床沿區域敏感。明早再調一次。”
劉好仃合上本子:“先跑通功能,細節慢慢磨。你們記住,咱們不是要做最聰明的燈,是做最懂人的燈。”
王芳笑了一下:“我剛在係統裡建了個臨時台賬,沒法打標簽,就拿顏色區分客戶類型——藍色是獨居老人,綠色是帶娃家庭,紅色是殘障人士。”升級再說。”
第二天一早,培訓角重新聚齊。劉好仃打開投影,調出《試點項目執行表》。表格分三欄:任務項、責任人、完成節點。每一行都填得滿滿當當。
“趙磊負責技術適配,目標三天內完成首版程序穩定運行。”他指著第一行,“孫雯主責檢測流程重建,五天出試行標準。王芳對接十戶試用家庭,收集反饋,每周彙總。”
趙磊看著表格,皺眉:“裝配組那兩人真能抽出來?主產線最近排得挺滿。”
“已經協調好了。”劉好仃說,“就兩周,不碰正式編製。他們白天支援試點,晚上回原崗補工時,工資照算。”
孫雯鬆了口氣:“那行,我就放心搭流程了。”
“還有件事。”劉好仃從包裡拿出一張打印紙,“市建材研究院的評審意見昨天回來了。”
三人湊近看。紙上寫著六條評估結論,每條後麵都有批注。最關鍵的那句被圈了出來:“技術路徑可行,建議小批量驗證後再擴產。”
“專家沒否。”劉好仃笑了笑,“等於給我們發了通行證。”
王芳眼睛亮了:“那咱們現在就能動了?”
“已經在動了。”劉好仃指了指電腦,“趙磊昨晚傳的視頻我都看了,燈會亮了,隻是還得學會什麼時候亮、怎麼亮。”
趙磊撓了撓頭:“問題是,高靈敏模塊庫存不多,隻有二十個。要是後續要擴大試用,得趕緊補貨。”
“先用著。”劉好仃說,“不夠再申請采購,優先級提上去。現在不是卡材料的時候。”
孫雯忽然想起什麼:“售後那邊還沒培訓吧?萬一用戶不會操作,打客服電話沒人懂,豈不是白忙?”
“這事兒歸我。”王芳馬上接話,“我提議每周三下午搞個十分鐘的小培訓,叫‘十分鐘情景模擬’。請有照護經驗的同事分享,比如怎麼跟聽力下降的老人說話,怎麼教手腳不便的人設置定時。”
劉好仃當場拍板:“列入周例程,從這周三開始。你擬個計劃,發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