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神,上次你說要教我們做菜,什麼時候兌現啊?】
【強烈要求宇神開個文化小課堂!我願意付費觀看!】
陳宇看著這些熱情洋溢的評論,不由得笑了。
他確實有段時間沒專門開直播了。
一方麵是忙,另一方麵也是在刻意保持一種神秘感和距離感。
但粉絲們的訴求如此強烈,也讓他意識到,是時候再“固粉”一波了。
做什麼好呢?
做菜?上次做佛跳牆已經把逼格拉滿了,再做尋常菜肴顯得沒新意。
唱歌?剛剛在全國觀眾麵前唱完《青花瓷》,短期內很難再有超越。
陳宇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目光最終落在了“文化小課堂”這個建議上。
他腦中靈光一閃。
國學技能包裡,可不僅僅隻有詩詞歌賦和曆史典故啊。
他思索片刻,指尖在鍵盤上輕點,編輯了一條新的微博。
【陳宇v:感謝大家對《國風雅韻》的喜愛。既然大家熱情這麼高,那麼,明天下午三點,我們直播間不見不散。這次,我們不聊瓷器,不聊茶,我們來畫畫。】
這條微博一經發出,評論區瞬間炸鍋。
【畫畫?宇神連畫畫都會?還有什麼是你不會的嗎!】
【國畫嗎?肯定是國畫!太期待了!宇神要畫什麼?梅蘭竹菊?還是壯麗山河?】
【前麵的彆猜了,以宇神的逼格,起步也得是一幅《千裡江山圖》吧!】
【啊啊啊,已經搬好小板凳!我一個美術生,倒要看看宇神能畫出什麼花來!】
這條微博不僅吸引了無數粉絲,甚至驚動了國畫圈。許多成名已久的畫家、美術學院的教授,都對這個突然要跨界到他們領域的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的人是好奇,有的人是期待,當然,也有的人是抱著一種審視甚至挑剔的心態。
畢竟,藝術領域,可不是光靠名氣就能玩得轉的。
……
第二天下午三點,陳宇的直播間準時開啟。
短短一分鐘內,在線人數就突破了三千萬,並且還在以一個恐怖的速度飆升。
直播畫麵裡,陳宇換上了一身簡單的白色t恤,坐在書房古色古香的書桌前。桌上鋪著一張宣紙,旁邊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
與前一晚舞台上那個仙氣飄飄的形象不同,此刻的他,更像一個鄰家的大哥哥,親切而溫和。
念念也湊在旁邊,好奇地看著桌上的文房四寶,小臉上寫滿了新奇。
【來了來了!我宇神盛世美顏!】
【念念好可愛啊!想捏!】
【這書房,愛了愛了!真正的中式美學!】
陳宇對著鏡頭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今天我們不畫複雜的,就畫點簡單的,有生命力的東西。”
他拿起一支毛筆,在硯台中輕輕蘸了蘸墨。
“畫什麼呢?就畫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