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慕容政淳之前,慕容雪對自己親生父母幾乎毫無印象,隻知自己是個私生女,複姓慕容。
從鎮上的百姓口中得知,慕容氏乃豪門望族,京都權貴。
僅此而已。
養父母老陳夫婦對此也是避諱不已,從不在她麵前主動提起,麵對她的詢問也是搪塞了事,恍若關於她的身世隱情是個禁忌。
但在她自己看來,不論當年父母有何等不得已的苦衷,都不該輕言遺棄。
即便身不由己,事後當也回來尋找。
可結果卻是...原本定下一年的期限,她卻足足等了近十九年...
直到老陳夫婦去世後,也沒能等來雙親的任何一人。
後來長大成人,她倒是確定了自己的生父是誰,卻對之提不起半分感情。
慕容家既是家大業大,權傾朝野,又為何要置她於不顧?
難道就因為她是個私生女,見不得光,她的出生辱沒了鎮西王府的門楣?
真是如此,當年又為何要為她取名“慕容”?
最讓慕容雪感到憤怒的是,傳言中她的母親是個藝伎,身份卑微。
身處青樓,不便把她帶在身邊,也無法得到慕容家的接納,這無可厚非。
如今卻說...母親非但身份尊貴,而且乃一國之君。
雖說當中肯定夾雜著慕容雪無從得知的隱秘,讓曾經一介青樓藝伎,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周女帝。
但中間有長達十餘年的時間,母親當初就算有所苦衷,事後掌控權柄又為何沒有尋來?
難道就隻是因為傳到大周的消息是,慕容雪已經幼年夭折?
而不論事實如何,站在慕容血的角度,父母都是狠心的,難以原諒的。
眼下。
通過慕容政淳留下的錦囊與此時方、崔二人所說,以及慕容雪自己的見解,卻又隱約可見他們並非真心棄她於不顧。
慕容政淳如果真的對她沒有絲毫眷戀,當年就不會允許她使用“慕容”這個姓氏,昨日也不會舍命為她斷後,更不會在渭縣成為不惜抗旨保下她。
這點,倒是毋容置疑。
那位大周女帝天生患有心疾,本不宜誕下子嗣,當年臨盆時卻不顧自身安危,揚言要保小不保大,也可見看重。
母親能為了生下她,而不顧性命之憂,又如何斷定她不疼惜?
無形之間,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雙親其實都在保護她,打破了她一直以來的固有印象。
又怎能讓她輕易接受?
慕容雪動容之色,震驚地望著方鶴,道:“這不可能...你是為了誆騙我前往大周,而故意杜撰出來的事實,對不對?”
方鶴肅然道:“微臣自知如此唐突一說,少君定然不會輕信。但事實勝於雄辯,少君隻需返回大周,親自麵見君上,自會明白其中一切。在此之前,臣說再多也是枉然。”
聽此,慕容雪心中冷笑。
說到底,還是要讓她前往大周,做那個她本無心染指的少君...
而大周既有了那位傳奇女帝,又何必非得多她一個傀儡?
正在這時。
身後山洞中走出數十名大周侍衛,各自手中都捧著一個陶罐。
為首之人走到慕容雪和方鶴二人麵前,躬身道:“啟稟少君,方大人,弟兄們的屍體已經火化完畢,可以起程了。”
慕容雪回身,驀然一怔,臉上泛起一抹哀色。
大周侍衛突然來襲,將她與張賀從東瀛人手中救出,算是她的救命恩人。
數十條人命因她而死,令素來心性純良的小丫頭不禁哀傷,難免過意不去。
方鶴滿臉沉重道:“將死去弟兄的銘牌都留下,他們是我大周忠勇的將士,此番為國捐軀,當奏請君上厚葬之,並優待其家人,不可落下一人。”
“此去回朝數千裡之遙,帶著屍體...定會惹來注意,隻能將他們的遺體火化,帶回家鄉安葬。”
說著,便自顧跪下,朝死傷者的骨灰當頭一拜。
大周人雖趕跑了東瀛殺手,但自己也是損失慘重,百餘侍衛如今剩下不足半數,近一半人死於倭寇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