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江南的兵去西境打仗?
這在裘老八看來,是一件極為不可取的事情。
從某種層麵上來講,乃兵家大忌。
且不說西境正有戰事,此番並不宜臨陣換防。
就算有不得已的理由,非得換...也不應該用江南的兵去補鎮西軍和淮州軍調動之後的空缺。
江南富庶,毗鄰海域,多富商貴胄,屬於近海“發達地區”。
這裡相對穩定,不常有戰事,奉行的是“水師先行”的政策。
換句話說,江南百萬大軍其精銳在於水師,而非陸上步卒騎兵,深入內陸作戰,六道士兵並沒有什麼優勢。
而西境地處高原,物資匱乏不說,江南這些“貴族兵”去了,一來沒有時間熟悉環境,戰力定會大打折扣,二來...首先就會染上高原反應。
未戰,自己就得先有問題。
鎮西軍與淮州軍常年駐紮西境,早已熟悉了當地的環境,擁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利。
明麵上,西涼與大周國聯合犯境,啟用淮州、鎮西兩軍去應對,是最為合適的。
拱衛西域,豈非就是這兩支軍團的職責?
鎮西軍從高原地帶來到江南,可以快速適應,但江南大軍從豐饒富庶的沿海去到西境,卻不是需要時間適應那麼簡單!
高原士兵習慣了高海拔的惡劣環境,突然來到低海拔的豐饒之地,那叫“龍禦淺灘”,如魚得水。
江南士兵習慣了養尊處優,去到西境,隻怕連負重行軍都會困難重重。
如果將江南比作天堂,那大景西境幾乎就是最接近“地獄”的存在,這群貴族兵如何能受得了?
陳餘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說要把剛剛收編的江南大軍帶去西境,不免讓裘老八感到錯愕。
這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
估計大軍開赴西境,沒到半路...就得有一半人產生不適。
裘老八在從軍之前,本就是京都貴胄,醫藥世家。
優渥的家境讓他比一般人的閱曆要豐富得多,眼界也更高,見多識廣。
他曾到過西境,深知那裡的環境對於常駐中原、南境的人意味著什麼。
此時,立馬表現出極力反對,道:“此事不可...”
但剛剛吐出四個字,就被陳餘打斷:“我知道裘現在表示反對,是在擔心什麼。不過,就目前而言,啟用江南大軍趕赴西境卻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一概疑問,且容後再說,先按我的意思辦。”
裘老八沉默。
經過這兩個月和陳餘攜手收服五道守軍,他知道陳餘深通兵法,擅於權謀。
按理說,不會連江南士兵無法適應西境高原環境的弱點都看不出來,而他竟然有此決定,恐怕是另有考慮。
想了想後,倒也願意先擱置分歧,轉而改口道:“好,那便依你之見。但此事仍需從長計議,萬不可草率。”
說完,隨即轉身走出大帳,返回城中對鄭通幾人傳令。
陳餘深吸了一口氣,擺手招來一名錦衣衛斥候,吩咐道:“擬一封密函,上奏陛下,就說...江南大軍即將開拔奔赴京都,請陛下務必傾力配合,不可讓沿途各州守軍阻撓。”
“其次,如果十萬禁軍和鎮西軍五萬將士已跟隨聖駕趕往秦縣,那就建議她馬上下旨,革除錦衣衛指揮使霍鐵山的職務,改任江南六道節度使,統管十萬禁衛與五萬鎮西軍,此刻起鎮守江南。”
“江南軍務,一概由他負責,直至另有任用。護送陛下回宮的職責,由雜家與江南大軍接手,不得有誤。七日內,雜家必到秦縣縣城,讓陛下一定要等我。”
那名暗衛斥候聞聲一愣,似乎有些異議,但並沒有多說什麼,扭頭離去。
次日清晨,天還沒大亮。
城外大營就集結大批軍團,綿延數十裡,一眼望不到邊。
而這隻是江南大軍的鳳毛麟角,自昨日裘老八向鄭通等人下達集結令後,已有數支傳令隊伍趕赴各州軍營。
相信不出半月,八成的江南守軍便可集結完畢。
鄭通等五人新任總兵,可以說是由陳餘臨時提拔起來的,新官上任,正值意氣風發,士氣高漲之時。
在陳餘手下嘗到了甜頭,自然也對他唯命是從。
要知道的一點是,這五人之前都隻是些邊緣人物,雖小有職權,但要想爬到現在這個總兵的位置,沒個三五七年是做不到的。
陳餘卻有能力讓他們在短短兩個月內,從一介“無名小卒”躍居成一州守備將軍。
若說他們心中對陳餘沒有絲毫誠服,卻也不儘然。
因此,一得知陳餘要集結江南八成的兵力開拔,五人雖感意外,但並沒有拒絕指令。
這時候,隻怕陳餘讓他們兵指京都,五人恐怕也不會猶豫。
跟著九千歲能一夜躍居人上人,何樂不為?
大帳中。
見五人到齊,陳餘也不多廢話,直言道:“諸位,雜家剛收到陛下密旨,聖諭說...爾等忠心可鑒,竭力幫助朝廷平定了江南王林天慶密謀奪位之亂,居功至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有意將你們召去京都,親自封賞。江南大軍的編製要變了,此後地位等同禁軍,軍餉待遇翻番。”
五人聽了,先是相互對視一眼,緊接著便喜出望外。
禁軍編製,待遇翻番?
這是何等榮耀?
大景各路軍團的待遇,本就屬皇城禁衛最高。
一名禁衛的糧餉,就相當於地方守軍士兵的五倍,還不包括各種隱性的特權。
在京都,即便隻是區區底層禁衛士兵,那也是有頭有臉的存在。
比之尋常的京官麵子還要大,且隻用對皇室負責,俗務不理。
各路軍團也分三六九等,待遇天差地彆。
能有機會成為天子親軍,又怎能不讓五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