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人報失蹤嗎?”
葉廣盛搖了搖頭,“沒有,不僅我們縣,整個惠市的這幾天都沒有人報失蹤。”
昨天早上發現灰燼的,到現在快到第二天晚上了,接近兩天的時間內,龍縣警方這邊沒有發現一丁點線索。
“等吧,看張欣那邊有沒有其他發現,我們必須要有更精確的死者特征,才能夠縮小調查範圍。”江樂想了很久,也是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怪不得葉廣盛叫自己來救場,確實有點難。
視線轉到法醫室內。
張欣作為一個專業的法醫,思路是先確定死者的身高和年齡,更好的完成身份拚圖,繼而確定身份信息。
那就麵對一個節育環、一小截掌骨、兩顆焦黑的牙齒,應該怎麼確定身高年齡呢?
思慮良久,張欣最後把目光放在那兩顆燒的漆黑的牙齒。
一般來說,法醫會通過盆骨的恥骨聯合麵和牙齒磨損程度來判斷人的年齡,恥骨聯合麵肯定是沒有的,現在隻能通過那兩顆牙齒去檢測了。
萬幸的是,這兩顆牙齒依稀還能夠模糊辨認磨損的程度,通過牙釉質磨損深度、牙本質暴露率、前牙切緣磨平率等判斷,死者應當在35歲以上。
目前已知死者是一名上過節育環的農村婦女,節育環雖然比較老式,但結合龍縣這邊算是個窮鄉僻壤的縣城,也能說的過去,那麼死者的年齡最起碼應該在30歲以上。
35歲的推斷也符合這個要素,但情況會真的那麼簡單嗎?
張欣深深呼了口氣,親手推翻了自己的判斷。
假設死者是龍縣人,結合當地人的飲食結構、口腔習慣、地域水質,以及農村婦人粗糙的飲食習慣,他給出了最後的判斷——
死者應該在32歲左右,區間加減2歲,也就是在3034歲之間。
那麼下來,就要確定死者的身高了,張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將目光放在那一截僅有六厘米的掌骨上。
憑借對人體結構的熟悉和了解,他決定從解剖學比例、骨骼測量、生物力學等多維度進行分析。
人的手掌由5根掌骨連接腕骨與指骨組成的,其中第3掌骨中指對應)是最長且最穩定的,在實踐中通常把第3掌骨作為測量標準。
正常情況下,第3掌骨與手掌的整體長度的比例約為1.18比2.2。
30歲左右,有勞作的農村婦女,第3掌骨的長度大致範圍是6.87.3厘米,而現場提取的掌骨僅有6厘米長,大概率非第3掌骨。
至於是不是第2掌骨和第4掌骨?
張欣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排除了,因為這兩截掌骨是非常接近第3掌骨的長度,但又沒那麼長,如果是第2、4掌骨的話,長度應該不止6厘米。
那麼這根掌骨大概率是死者的第5掌骨小指側),因為根據人體骨骼特征它的長度通常約為第3掌骨的85—90,6厘米的話剛好符合。
手掌長度即是腕紋到中指指尖,稱為全手掌長,第5掌骨長度約占手掌長度的4045之間,取中間值,也就是42.5,考慮到死者係農村婦女的可能性較高,調整為43。
那麼通過計算可以得知,手掌長度約為14厘米,繼而推算出身高大約為155厘米左右。
但有一點需要斟酌,那就是不知道這掌骨是不是死者的慣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