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廟裡,四處漏風。
冰冷的雨絲從屋頂的破洞中斜斜飄入,打在周邦彥那張被火紋與刀疤毀掉的臉上,激起一陣細微的刺痛。
他對此恍若未覺。
一堆潮濕的木柴,被他用火折子費力地點燃。
跳動的火苗,發出鬼火般的幽幽微光,映照著他那張沒有悲、沒有喜,隻有一片死寂的臉。
那張臉上,比窗外的雨夜更深沉,比廟裡的神像更漠然。
他將沉重的鐵箱放在地上。
用那柄薄如蟬翼的匕首,一層層劃開包裹的油布。
“刺啦——”
油布堅韌,浸透了桐油,每一刀下去,都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
當最後一層油布被割開,露出裡麵黑沉沉的鐵箱時……
周邦彥的瞳孔,驟然收縮成了最危險的針尖!
鐵箱上沒有鎖。
開啟它的方式,亦是一種暗語。
周邦彥閉上眼。
腦海中浮現出父親周禦曾在他童年時,手把手教他點茶的場景。
“彥兒,記住,點茶之道,亦是為將之道。其要在控,控水,控力,亦是控心。”
他的手指,在冰冷的鐵箱蓋上,按照記憶中的茶道儀軌,虛空點劃。
而後,他找到箱蓋上一處微不可察的凸起。
那是一個仿照水渦紋理雕刻的記號。
他屏住呼吸。
手腕發力,逆時針,緩緩旋轉三圈。
不多,不少。
如父親教他的,點茶時的“調膏”。
而後,五指猛然收緊,發力,向內狠狠一推!
“哢噠!”
一聲清脆的機括彈開聲。
鐵箱打開的瞬間,周邦彥的呼吸,徹底停滯了。
箱內,並非金銀珠寶。
而是一本厚厚的,用上等宣紙裝訂的賬冊。
賬冊的紙張已經泛黃,邊緣因潮濕而微微卷曲。
上麵,沒有一個漢字。
密密麻麻,全都是一些形如鬼畫符般的詭異符號!
這些符號,周邦彥死也不會忘記!
在他父親周禦被構陷“謀逆”,拱聖營被滿門抄斬的那個血色之夜,他從父親書房的暗格裡,曾見過一本一模一樣的密碼原稿!
那是父親窮儘一生心血,以當今官家趙佶親筆所著的茶道聖典《大觀茶論》為藍本,獨創的一種用北宋最頂級的“點茶七湯法”術語,所構建的絕密暗語體係!
史稱,“茶引密碼”!
以茶為引,以術為鎖,記錄著拱聖營所有最核心的機密!
周邦彥的呼吸,陡然變得急促而粗重。
他顫抖著手,從濕透的懷中,取出另一本同樣被油布包裹得密不透風的書。
書的封麵,隻有四個古樸的篆字——《大觀茶論》。
這是他父親留給他的,唯一能破解這本“茶引密碼”的……
鑰匙!
他的手指,因為激動和徹骨的寒意,劇烈地顫抖著。
他幾乎是撕扯著,翻開了那本罪惡的賬冊,對照著《大觀茶論》,開始了一場與亡魂的、跨越生死的對話。
每一個詭異的符號,都是一道通往地獄的門。
「蟹眼」,《茶論》中指水初沸,氣泡如蟹眼。在此處,赫然代表著“甲胄”之“甲”!
「魚目」,指水二沸,氣泡漸大。在此處,赫然代表著“弓弩”之“弓”!
「龍團勝雪」,乃貢茶極品,非皇室不可得。在此處,竟是暗指遼國特有的“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