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太尉府。
高朋滿座,歌舞升平。
朱紅的廊柱上。
懸掛著鎏金的燈籠。
將整個府邸,映照得金碧輝煌。
空氣中。
彌漫著酒肉的醇香與脂粉的甜膩。
混合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味。
那是前幾日肅清“亂黨”後。
仍未完全散去的餘孽。
高俅大宴賓客。
名義上,是慶祝“亂黨”肅清。
汴京重歸安寧。
實則。
是為自己即將押送生辰綱北上。
接受金國冊封而舉辦的慶功宴。
他麵色紅潤。
雙眼深處。
閃爍著貪婪與狡詐的光芒。
仿佛這天下。
已儘在他股掌之中。
主位之上。
徽宗趙佶赫然在座。
他身著一襲繡有龍紋的常服。
頭戴烏紗。
麵色蒼白。
眼底卻掩不住對藝術的癡迷與倦怠。
他似乎已將“懷遠樓”的不快拋諸腦後。
再次沉浸在這虛假的繁華之中。
他的目光漫無目的地掃過廳中。
最終落在一幅新進貢的字畫上。
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沉醉。
他雖身處權力漩渦的中心。
卻總試圖將自己抽離。
沉溺於詩詞書畫的象牙塔中。
酒過三巡,氣氛漸濃。
高俅滿麵紅光地起身。
舉杯向徽宗敬道:
“陛下聖明,撥亂反正。”
“方使汴京重歸清平!”
“今夜群賢畢至。”
“正是太平盛世之象。”
他轉頭看向李師師的方向。
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陛下。”
“聽聞師師姑娘得了您的‘九霄環佩’。”
“琴技更上一層樓。”
“不如今日,就讓她為我等。”
“演奏一曲《十麵埋伏》。”
“為我大宋壯壯軍威,如何?”
好一曲《十麵埋伏》。
這是捧殺。
也是試探。
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高俅意在提醒李師師。
她不過是他手中的玩物。
她的琴聲。
也隻能為他的“軍威”服務。
他想看她屈服。
看她掙紮。
看她最終淪為這權勢遊戲的注腳。
“準。”
趙佶欣然應允。
他對此並無深思。
隻是單純地想聽一曲名琴名曲。
他也想看看。
這隻被他囚禁在籠中的金絲雀。
是否已被磨平了爪牙。
是否還保留著那份令他心動的桀驁。
李師師被帶了上來。
她懷抱那張烏黑的“九霄環佩”。
一步一步。
緩緩走向大廳中央。
她的步履輕盈。
卻又帶著一種無法言喻的沉重。
依舊是一襲素衣。
不施粉黛。
卻瞬間讓滿堂的庸脂俗粉黯然失色。
她仿佛一朵在血腥泥潭中盛開的白蓮。
清麗脫俗。
卻又帶著一絲令人不安的決絕。
她對著徽宗與高俅盈盈一拜。
姿態優雅,無可挑剔。
隨即,她在琴案前落座。
烏黑的發絲垂落肩頭。
遮住了她眼底深處。
那一閃而過的寒光。
所有人的目光。
都聚焦在她身上。
期待著一場絕世的聽覺盛宴。
她的指尖。
輕輕落在琴弦上。
錚——!
第一個音符。
便充滿了金戈鐵馬的肅殺之氣!
這並非尋常的開場。
它猶如一道閃電。
瞬間劈開了宴會表麵的祥和。
琴聲時而如千軍萬馬奔騰。
鐵蹄聲聲,震徹心扉。
時而如刀光劍影,交錯縱橫。
寒光凜冽,殺意四溢。
一曲《十麵埋伏》。
被她彈奏得出神入化。
所有人都聽得如癡如醉。
仿佛真的置身於四麵楚歌的古戰場之中。
耳畔是鼓角爭鳴。
眼前是血肉橫飛。
曲至高潮!
殺氣最盛的時刻!
琴音如山洪爆發。
又如萬箭齊發。
將整個大廳的氣氛推向極致。
李師師的目光。
穿過人群。
精準地與高俅那雙得意的眼睛。
在空中相遇。
她的嘴角。
勾起一抹淒美的。
決絕的笑。
就是現在!
她的指法猛然一變。
琴音不再是單純的殺伐。
而是化作無數細密的、尖銳的鋼針。
直刺人心!
這是一種失傳的宮廷秘技——“天魔音”。
它不傷皮肉。
唯有心境純粹、內力精微者方可施展。
它能以獨特的音律共振。
精準撥動人心弦。
勾起聽者心中最深沉的恐懼與病灶。
使其精神緊繃,氣血紊亂。
繼而引動其體內舊疾,驟然爆發!
高俅隻覺心頭一悸。
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
連忙運起內力抵擋。
他感到一股無形的力量。
正試圖撕扯他的心神。
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煩躁和恐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他知道這琴音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