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潮退去後的青禾穀,像被洗過的琉璃盞。陽光穿透水汽時,穀口的能量護盾上還沾著細碎的冰晶,冰晶折射出的光落在青禾穗上,讓冰藍色的顆粒晃得人睜不開眼。林深剛把“啟明號”的能量調到最低,飛船外殼就結了層薄冰——剛才阻擋冰潮時,護盾吸收了太多寒氣,連能量管道都在微微發抖。
“得找個地方給飛船除冰。”他摸著艙壁上的冰紋,冰紋裡映出的,是融雪泉往南延伸的溪流,溪流在穀外拐了個彎,消失在一片被冰棱覆蓋的矮林裡,“那片林子底下肯定有熱源,不然冰棱不會結得這麼規整。”
蘇璃蹲在溪邊洗手時,指尖剛碰到水麵,水流突然往地下鑽。原本濕潤的河床裂開道細縫,縫裡冒出帶著熱氣的水珠,水珠落在青禾葉上,葉尖的冰粒“啪”地化成水汽——是凍土下的根須在發熱。她順著根須的方向往穀外走,發現矮林裡的每棵樹都纏著透明的冰殼,冰殼裡卻有綠色的光在流動,像裹著春天的冰塊。
“這些樹沒凍死。”她敲了敲冰殼,冰殼發出清脆的響聲,裡麵的樹乾突然抖了抖,冰殼裂開的縫隙裡,鑽出帶著絨毛的新葉,“它們把自己裹在冰裡保暖,等融雪泉的水流過來再發芽。”
伊洛跟著銀翅飛鳥往矮林深處走時,腳突然踩空。他掉進的坑洞並不深,洞底卻鋪著層溫熱的細沙,細沙裡嵌著許多銀色的鱗片——是之前在淺灘見過的魚,此刻正紮堆躲在沙裡,鱗片摩擦的聲音像細碎的鈴鐺。飛鳥落在他肩頭,用喙指向坑洞頂端的冰麵,冰麵上有個模糊的影子在晃動,影子的形狀,像條巨大的魚。
“是魚群的首領嗎?”他剛伸手去摸冰麵,冰麵突然變得透明。底下的景象讓他屏住了呼吸:冰層下是片隱秘的水潭,水潭中央臥著條半透明的大魚,魚鰭上的紋路和融雪泉的光網一模一樣,魚鰓開合時,吐出的氣泡在冰麵凝成光紋,光紋組成的圖案,正是青禾穀的輪廓,“它在守護這片水域。”
大魚似乎察覺到他的目光,突然擺了擺尾。水潭裡的水流順著地下通道往青禾穀湧,剛才裂開的河床立刻被填滿,連“啟明號”外殼的薄冰都開始融化。林深追過來時,正好看到水流在飛船周圍繞了個圈,形成帶著光紋的水膜,水膜裡的熱氣鑽進能量管道,飛船發出輕快的嗡鳴。
“是它在幫我們給飛船除冰。”林深看著能量屏上跳動的綠色數值,數值旁邊多了個魚形的圖標,和之前的三個能量圖標並排在一起,“現在飛船能吸收水流的熱能了,就算再遇到冰潮也不怕。”
蘇璃在水潭邊撒下冰穗麥的種子時,大魚突然從冰下浮起。它的背鰭劃破冰麵,帶出的水流在空中凝成水網,水網落下時,種子已經鑽進濕潤的土壤,冒出帶著冰珠的嫩芽。魚群跟著從沙裡鑽出來,用尾鰭拍打土壤,把嫩芽周圍的冰粒都震碎——像在給新苗蓋被子。
“它好像認識阿米爾。”她看著大魚背鰭上的紋路,紋路裡有個熟悉的標記,和阿米爾陶碗底的晶沙圖案一模一樣,“說不定是阿米爾請它來幫忙的。”
當天下午,他們在矮林深處發現了個被冰蓋封住的洞穴。冰蓋是半透明的,能看到裡麵有淡藍色的光在流動,光裡漂浮著無數細小的冰晶,冰晶旋轉的軌跡,和融雪泉潭底的晶沙一模一樣。伊洛試著用記憶石觸碰冰蓋,冰蓋立刻像水一樣化開,露出個僅容一人通過的洞口。
洞穴裡比想象中暖和,岩壁上嵌著會發光的苔蘚,苔蘚拚出的圖案,是大魚和起源之樹根須互動的畫麵:根須給洞穴加熱,大魚帶著魚群清理根須上的冰碴,像兩個互相照顧的夥伴。洞穴儘頭有個圓形的石台,石台上放著個藤編的籃子,籃子裡裝著十幾顆冰藍色的種子,種子外殼上的紋路,和青禾穀的穗粒一模一樣。
“是阿米爾留下的。”林深拿起一顆種子,種子在他手心輕輕跳動,像在傳遞信息,“這些應該是能在寒冷環境裡快速生長的作物種子,他早就預料到我們會遇到冰潮。”
蘇璃把種子撒在洞穴外的土壤裡時,種子立刻長出帶著冰紋的莖稈,莖稈上很快結出飽滿的穗粒,穗粒成熟的速度快得驚人,不到半個時辰就黃澄澄的——是已經可以收割的冰穗麥。她摘下一顆穗粒剝開,裡麵的麥粒帶著淡淡的泉水香,和林深之前檢測的能量數據吻合。
“夠我們吃好幾天了。”她把麥粒裝進布袋,布袋接觸到麥粒的瞬間,突然亮起光紋,光紋裡映出的,是更遠的南方平原,平原上有大片成熟的作物,像金色的海洋,“這是阿米爾在給我們指路,他想讓我們把種子帶到南方去。”
傍晚回到青禾穀時,他們發現穀裡的木屋多了個新的屋頂。銀翅飛鳥銜來的乾草在屋簷下堆成了小山,小獸們用尾巴掃淨了屋裡的灰塵,連石台上的陶碗都盛滿了融雪泉的水,水裡浮著朵剛開的藍花——是穀裡的小生命在歡迎他們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伊洛躺在乾草堆上數星星時,發現北方的星空又亮了些。最亮的那顆星底下,有淡淡的光帶在流動,光帶連接著融雪泉、青禾穀和他們發現的洞穴,像條看不見的絲線,把所有被滋養的土地連在一起。他突然明白,新生之野的“記憶”從來不止存在於晶石裡,還藏在水流、根須和每個小生命的互動裡。
蘇璃把冰穗麥的麥粒倒進陶碗時,碗裡的水突然泛起漣漪。漣漪裡映出的,是南方平原的景象:那裡的凍土已經解凍,成片的作物在風中搖晃,阿米爾正蹲在田埂上,給銀翅飛鳥喂食——他在等他們。
“明天我們就往南方走。”她指著漣漪裡的方向,碗沿的光紋突然變得清晰,組成了條新的路線,路線旁標著幾處有水紋的地方,“融雪泉的水流會給我們帶路,大魚和魚群會幫我們清理路上的冰塊,我們肯定能順利到達。”
林深檢查“啟明號”的能量儲備時,發現飛船的能量屏上多了個新的圖標:由水流、植物、晶石和魚形圖標組成的圓環,圓環中間是顆發芽的種子。他摸了摸屏幕,圖標發出溫暖的光,映出的能量數值已經滿格——足夠支撐他們飛到南方平原。
夜裡的青禾穀,又恢複了寧靜。溪水在月光下泛著銀光,青禾穗上的冰藍色顆粒偶爾落下一顆,在地上砸出細小的光痕。伊洛被光痕驚醒時,看到銀翅飛鳥正叼著冰穗麥的種子,往南方飛去——它們在提前給他們探路。
他翻身坐起,看到蘇璃和林深也醒了。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期待。蘇璃拿起裝著種子的布袋,布袋上的光紋和融雪泉的光網漸漸重合;林深拍了拍“啟明號”的艙門,飛船發出回應的輕鳴;伊洛摸了摸口袋裡的記憶石,記憶石裡的光點,正和南方的星光慢慢連成一線。
“該出發了。”他輕聲說,聲音裡帶著笑意。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青禾穀的第一縷陽光落在“啟明號”的船身上。飛船緩緩升起,跟著融雪泉往南的溪流,朝著南方平原飛去。銀翅飛鳥在船舷邊引路,魚群順著溪流護送,連矮林裡的大魚都浮出水麵,用尾鰭拍打出光紋,給他們送行。
伊洛站在船頭,看著下方不斷後退的青禾穀,穀裡的藍花叢正在發光,光組成的圖案,是個揮手的形狀。他知道,這裡的記憶會像融雪泉一樣被珍藏,而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新的篇章。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