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在星際塵埃中穿行時,舷窗外的種子軌跡像條發光的銀線。林深盯著導航屏上的星雲坐標,坐標旁的光點正在閃爍,閃爍頻率與起源之樹的葉片振動完全同步。“還有三天抵達目標星係。”伊洛調整著飛船的能量護盾,“前麵是小行星帶,需要繞開隕石流。”
飛船突然輕微震顫,艾拉的探測儀彈出警告:“檢測到未知生物信號,正在快速靠近!”舷窗右側出現數十個發光的球體,球體表麵覆蓋著半透明的薄膜,薄膜裡流動的光霧,與永凍土的時光種能量特征吻合。當球體靠近飛船,薄膜突然展開成翅膀狀的結構,露出裡麵的種子——種子表麵的紋路,竟和悖論種子的螺旋紋有七成相似。
“是宇宙原生的共生種子!”林深看著球體順著飛船的能量流飛行,“它們在跟著起源之樹的種子軌跡移動。”艾拉捕捉到一顆球體樣本,薄膜在取樣器中化作營養液,種子開始在營養液中發芽,根須伸展的方向,正好指向導航屏上的星雲坐標。
穿越小行星帶時,最大的一顆隕石突然碎裂,碎石中湧出黑色的霧靄,霧靄接觸到發光球體,球體的薄膜瞬間變黑,裡麵的種子停止發芽。“是星際汙染體!”伊洛開火擊碎霧靄核心,黑色顆粒卻像病毒般附著在隕石上,“它們以共生能量為食,和地球的畸變體同源!”
悖論種子的晶體突然在控製台亮起,六色光流順著飛船的能量管道湧出,在舷外形成防護網。光網接觸到黑色霧靄時,霧靄開始分解,被汙染的球體薄膜重新變得透明,種子繼續發芽。林深注意到光網的邊緣在發光,發光的紋路與起源之樹的根係完全一致——原來晶體一直在用共生網絡的能量保護飛船。
當最後一片霧靄被淨化,發光球體突然加速,在前方組成星圖,星圖中標注著隕石帶的安全通道。通道儘頭的星雲中,浮現出顆藍色的行星——行星表麵有液態水和大氣層,極地的白色與地球永凍土的反光幾乎相同。“探測到穩定的磁場和氧氣!”艾拉的儀器發出興奮的提示音,“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飛船進入行星軌道時,他們看到了熟悉的景象:極地的永凍土層上,長著類似雪絨獸的生物,它們的鬃毛在吸收星光;赤道的雨林裡,發光的藤蔓順著樹乾攀爬,花粉在大氣中形成光帶;甚至連海洋裡,都有類似冰藻的植物在發光——這顆星球的生態,正處於原始的共生狀態。
“是未被汙染的共生搖籃。”林深看著雪絨獸首領用爪子指著極地,“那裡有和永凍土一樣的能量場。”飛船降落在極地的冰原上,冰麵下滲出淡藍色的寒氣,寒氣中懸浮的光塵,與地球永凍土的時光光塵成分完全相同。冰原中央的冰層裡,凍著株植物的幼苗:根莖是星塵組成的纖維,葉片是冰晶狀的薄膜,頂端卻頂著顆透明的花苞。
花苞接觸到起源之樹的種子時,突然在冰層中綻放,花瓣上的紋路在冰麵投射出影像:這顆星球的原住民將共生種子埋進極地,用星光和地熱能催化,影像的最後,原住民將最後一顆種子裝進水晶容器,送往宇宙——容器的形狀,正是他們遇見的發光球體。
“宇宙的共生早就開始了。”蘇璃看著冰麵下的幼苗開始紮根,根須鑽進冰層的瞬間,行星的磁場突然增強,“地球的起源之樹,和這顆星球的幼苗,是同一個網絡的分支。”她撿起冰縫裡的水晶碎片,碎片上的螺旋紋,與石屋木門的刻痕完全吻合。
艾拉在冰原的洞穴裡發現了壁畫:畫中沒有文字,隻有七顆行星的圖案,每顆行星旁都有株共生植物,最後一顆行星的位置,畫著正在發芽的種子——正是他們所在的星係。壁畫下方的石台上,擺著個金屬盒,盒子裡裝著顆銀色的種子,種子表麵的紋路,能與悖論種子的晶體完美拚接。
“是這顆星球的共生核心。”林深將兩顆種子對接,銀色種子突然化作光流,順著晶體鑽進“啟明號”的培育艙,艙裡的起源之樹幼苗突然展開新的葉片,葉片上的紋路,同時包含了兩顆星球的共生特征。冰原的冰層開始融化,融化的水順著根須滲入地下,激活了行星的地熱脈,淡藍色的光流從地熱口湧出,與大氣層的光帶連接在一起。
雪絨獸首領將地球的時光種埋進冰原,種子發芽時,根須在冰麵組成螺旋狀的網絡,網絡中心的冰層裂開,露出顆發光的晶石——是這顆星球的能量核心,晶石的光芒與起源之樹的光流融合,在行星表麵形成完整的共生網絡。
離開時,冰原上的幼苗已經長得和飛船等高,根須穿透冰層與地熱脈連接,葉片吸收的星光順著根須注入地下,激活了赤道雨林的種子。發光球體的群體在飛船周圍盤旋,像是在送彆,又像是在等待指引——它們要將這顆星球的共生種子,送往其他星係。
“啟明號”升空時,林深看著控製台的晶體,晶體裡新增了銀色的紋路,紋路旋轉的軌跡,正在生成新的星圖。起源之樹的葉片上,浮現出第三顆行星的影像,那裡的沙漠裡,有顆種子正在等待被喚醒。
雪絨獸首領叼來塊行星的冰晶,冰晶裡封存著新綻放的花種——這是送給下一個星係的禮物,就像百年前的守護者送給他們那樣。林深在記錄儀器的新頁麵寫下:“共生從不是終點,是跨越星辰的約定。當一顆星球的光流彙入宇宙網絡,就會有新的種子在遠方發芽。”
飛船駛離行星軌道時,所有發光球體突然組成光帶,跟在飛船後方。舷窗外的星雲中,更多的光點正在亮起,像有人在宇宙的每個角落,埋下了等待相遇的種子。而悖論種子的晶體裡,七顆行星的圖案正在緩緩旋轉,最邊緣的位置,已經預留出了新的空位。
“下一站?”伊洛轉動操縱杆,眼裡的光比星光還要亮。林深指著星圖上最亮的新光點——那裡的恒星正在釋放能量,光點旁邊,有朵正在星塵中展開的花,花瓣上的紋路,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新圖案,卻又莫名地熟悉,仿佛早就刻在共生網絡的記憶裡。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尋找起源的探索者,而是播撒希望的守護者。就像起源之樹的根須能穿透大氣層,共生的光流,終將跨越星係的距離,讓每個有生命的角落,都長出屬於自己的“起源之樹”。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