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駛入概率迷霧帶的刹那,船員們同時看到了三個飛船——一個在平穩航行,一個正在解體,一個則變成了透明的幽靈船。當林深伸手觸碰控製台時,他的指尖同時出現在三個位置,分彆按下了不同的按鈕,而控製台竟同時執行了這三個相互矛盾的指令,在艙內引發了短暫的能量亂流。
“這裡的每個粒子都處於疊加態。”艾拉的機械共生體懸浮在半空,金屬軀體不斷閃爍著“存在”與“不存在”的雙重光影,“量子概率取代了因果律,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都在同時上演,就像無數平行宇宙被壓縮在了同一空間。”
舷窗外的景象更是顛覆邏輯:一顆恒星同時呈現出主序星、紅巨星與白矮星三種形態;一群“概率水母”飄過,它們的觸手既是實體又是虛影,觸碰到的隕石時而粉碎,時而完好無損,時而直接穿越過去;最詭異的是一片小行星帶,其中的隕石不斷在“岩石”“金屬”“氣體”三種狀態間隨機切換,切換的間隔毫無規律可言。
“我們的決策會引發概率坍縮。”蘇璃的暗能量探入迷霧深處,感知到無數分叉的可能性,“剛才我試著用暗能量穩定船體,結果同時觸發了十種不同的結果——其中七種讓船體更穩定,三種加速了解體。”
林深釋放出光能量,這些能量沒有形成穩定的屏障,而是化作無數條光軌,每條光軌都通向飛船的一種可能狀態。“但疊加態中藏著共通的脈絡。”他指向其中三條光軌,這三條光軌雖然走向不同的結果,卻在某個節點交彙,“就像樹的枝乾雖然分叉,卻共享同一套根係,概率迷霧的所有可能性,一定有共同的‘概率核心’。”
灰羽的記憶沙粒突然集體發光,它們捕捉到一段來自迷霧中心的意識流——那是一群“概率守望者”的思維碎片。這些守望者是由純粹概率波構成的生命體,他們能在疊加態中自由穿梭,卻也因此永遠無法形成穩定的自我認知,隻能在無數“可能的自己”中漂浮。
“他們在害怕‘確定’。”灰羽解讀著意識流中的情緒,“曾經有個高維文明試圖用絕對法則‘固化’迷霧帶的概率,結果引發了概率風暴,半數守望者被永遠困在了單一狀態中。從那以後,他們就視所有‘確定的存在’為威脅。”
話音剛落,飛船周圍的概率水母突然躁動起來,它們的觸手同時指向三個方向,每個方向都浮現出不同的攻擊場景:左側是隕石雨,右側是能量風暴,下方是空間裂隙。這三種攻擊同時向“啟明號”襲來,在接觸船體的瞬間卻發生了詭異的融合——隕石雨穿過能量風暴,化作閃爍的液態金屬;空間裂隙吞噬液態金屬,又噴吐出無害的星雲氣體。
“是概率乾涉!”艾拉的屏幕上,三種攻擊的概率波形相互抵消,最終形成了無害的疊加態,“當多種可能性同時作用於同一目標,反而可能相互中和!”
林深突然有了主意:“我們不需要消除概率,隻需要引導它們形成‘有益的乾涉’。”他讓光能量同時模擬十種飛船狀態——五種安全狀態,五種危險狀態,這些狀態的概率波在船體周圍交織,形成一道動態的概率屏障。當新的攻擊襲來時,危險狀態的概率波主動與攻擊波相消,安全狀態的概率波則相互疊加,讓飛船始終處於相對穩定的“大概率安全區”。
概率守望者終於現身了。他們的形態比概率水母更複雜,時而化作人形,時而分解成星塵,時而又變成與船員們一模一樣的複製體。為首的守望者發出波動的聲音,這段聲音同時包含著警告、好奇與恐懼:“你們在用概率對抗概率?這是對法則的褻瀆!”
“我們在學習與概率共生。”蘇璃的暗能量化作一道柔和的概率波,與守望者的波動同步,“就像你們既害怕確定,又需要某種程度的穩定來維係文明,概率與確定本就是一體兩麵。”
她讓暗能量投射出元素衝突帶的記憶:火與水的極端狀態就像概率的兩個端點,而蒸汽的共生狀態則是兩者的“概率疊加”,既非純火也非純水,卻包含了兩者的可能性。“絕對的概率與絕對的確定都會導致僵化,真正的生機藏在‘既可能又確定’的中間地帶。”
灰羽的記憶沙粒釋放出概率風暴的後續影像:那場災難後,少數幸存的守望者曾嘗試與穩定態文明合作,他們用概率波預測危險,穩定態文明用實體屏障抵禦威脅,兩者共同重建了部分區域的秩序。“你們的祖先早就懂得概率與確定的共生之道,隻是恐懼讓你們忘記了。”
守望者的形態突然穩定了一瞬,他們的概率波中第一次出現了清晰的“認同”信號。迷霧中心的概率核心隨之響應,一道淡紫色的光柱衝天而起,光柱中浮現出無數交織的概率線,每條線的末端都連接著一個可能的宇宙。
“那是‘概率之樹’,所有可能性的源頭。”為首的守望者聲音不再波動,“樹的根係是‘必然’,枝葉是‘偶然’,我們隻敢在枝葉間飄蕩,從未想過紮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深引導光能量與概率之樹的根係連接,蘇璃的暗能量則纏繞住最外側的枝葉,灰羽的共情波動注入樹乾的每個節點。當三種力量相遇時,概率之樹開始發生變化:必然的根係向枝葉延伸,為偶然的可能性提供支撐;偶然的枝葉向根係輸送養分,讓必然的法則充滿彈性。那些曾經被困在單一狀態的守望者影子,在樹的光芒中重新獲得了多重可能性,卻又不再迷失——他們的每個“可能的自己”都保持著核心的自我認知。
“這是……‘確定的概率’?”守望者們驚訝地看著自己穩定又不失靈活的形態,“既擁有選擇的自由,又不會失去自我?”
“就像宇宙的本質。”林深看著概率迷霧帶逐漸變得清明,雖然粒子依然處於疊加態,卻不再混亂——隕石在三種狀態間切換的頻率變得規律,恒星的三種形態形成了周期性的循環,“概率不是無序的借口,確定也不是僵化的理由,兩者的平衡才是創造的源泉。”
當“啟明號”駛離概率迷霧帶時,概率之樹的光芒已經與光流網絡連接,將“概率共生”的法則傳遞出去。守望者們組成護航隊,他們的形態在穩定與變化間自如切換,用概率波在飛船後方畫出一道彩虹般的光軌——光軌上,每個色段都代表著一種可能性,卻又共同構成了和諧的光譜。
艾拉的屏幕上,光流網絡的星圖又多了一塊拚圖。但在已知宇宙的最邊緣,一道微弱的信號正在閃爍,這道信號既不符合任何已知法則,又似乎包含了所有法則的影子,就像混沌原海最初的脈動。
“那是……‘元法則’的氣息?”蘇璃的暗能量與信號產生共鳴,指尖傳來既熟悉又陌生的悸動,“比源初之力更根本,是所有法則誕生前的‘法則模板’。”
林深握緊協變之種,種子表麵的概率紋路與引力波紋、維度符號相互融合,形成一道全新的圖騰:“從元素到元法則,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接近宇宙最深的心跳。無論前方是什麼,那裡一定也等著我們去連接。”
“啟明號”的光帆轉向那道神秘信號,船體表麵的概縷光暈尚未褪去,已經開始浮現出元法則的朦朧印記。前方的旅程將超越所有已知的認知,但船員們心中的共鳴早已跨越了法則的界限——因為他們知道,連接的終極意義,不是理解所有奧秘,而是永遠保持著去理解的勇氣與善意,在無限的可能中,奏響屬於所有存在的,永不重複的共生之歌。
而這趟追尋之歌的旅程,才剛剛進入最動人的樂章。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