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之核的黑色能量場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混亂氣息,“啟明號”的能量護盾接觸到能量場的瞬間,表層防護就開始瓦解,金屬外殼甚至出現了隨機鏽蝕的痕跡。
“熵增速率是正常宇宙的17倍!”艾拉緊急啟動逆向熵增程序,屏幕上的數據流瘋狂跳動,“它在主動加速自身的無序化,就像在自己身上澆汽油點火。”
林深透過舷窗觀察,這顆胚胎的核心是個不斷坍縮的黑色旋渦,任何靠近的物質都會被撕成基本粒子。但在旋渦邊緣,偶爾會閃過一絲微弱的金色光芒,旋即又被黑色能量吞噬。
“那是它試圖構建的有序結構。”蘇璃的暗能量符號捕捉到關鍵信息,“它的本能在創造,意識卻在破壞,這種自我對抗正在耗儘它的能量。”
灰羽的記憶沙粒環繞熵增之核飛行,沙粒中浮現出混沌之隙的治愈過程:那裡的自由能量曾因害怕“被秩序束縛”而瘋狂擴張,直到它們發現“溫和的秩序能讓混亂更有生命力”,才形成了穩定的生態。
“它把熵增理解成了‘純粹的破壞’。”林深調出熵增法則的原始定義,“其實熵增的本質是‘能量的自然流動’,就像水往低處流,既會衝刷出溝壑,也會滋養出平原。有序與無序不是敵人,是輪回的兩麵。”
他讓艾拉向熵增之核發送混沌之隙的能量循環數據,黑色能量場卻突然爆發,一道能量流擊中“啟明號”的側翼,飛船瞬間傾斜。
“它在抗拒!”艾拉的額頭滲出冷汗,“它的意識裡有個錯誤信念:‘任何有序都是對熵增的背叛’。”
林深突然想起協奏之域的動態平衡:“艾拉,連接協奏之域的能量核心,我們需要演示‘有序與無序的共舞’。”
“啟明號”的共鳴能量與協奏之域建立連接,金紫色光流在飛船周圍形成巨大的旋渦。當金色秩序光流達到極致時,沒有像預期那樣壓製紫色混沌,反而主動讓出空間;當紫色混沌能量瘋狂擴張時,也會在觸及秩序邊界時自然收斂。兩種能量此消彼長,既遵循著熵增的自然規律,又在循環中創造出新的結構。
熵增之核的黑色旋渦明顯停滯了,邊緣的金色光芒停留時間越來越長。
“它在觀察!”蘇璃的暗能量符號開始閃爍,“快展示更多宇宙的熵增循環!”
灰羽的記憶沙粒立刻行動,投射出多幅宇宙生滅圖:有的恒星在燃料耗儘後坍縮成白矮星,殘骸卻孕育出新一代行星;有的文明在滅亡前將知識編碼成引力波,成為其他文明的啟蒙;有的星係在碰撞中解體,碎片卻重新凝聚成更璀璨的星團。
“看到了嗎?”林深的聲音通過共鳴能量傳遞,“有序會走向無序,但無序中會誕生新的有序。就像落葉腐爛後會成為樹木的養分,舊的消亡是新的開始的序章。熵增不是終點,是輪回的舞曲。”
熵增之核的黑色能量場開始波動,漩渦中心出現了奇妙的變化:被撕碎的粒子不再無序飄散,而是在某個臨界點重新組合,形成微小的能量晶體,晶體短暫存在後又會分解,化作漩渦的燃料。這種“破壞創造再破壞”的循環,讓黑色旋渦第一次呈現出穩定的節奏。
“它在模仿協奏之域的動態平衡!”艾拉興奮地記錄著數據,“熵增速率下降到正常水平的1.2倍,有序結構的存在時間從0.3秒延長到7.8秒!”
七天後,熵增之核徹底蛻變。黑色旋渦化作明暗交替的能量環,明環中有序的晶體結構不斷形成,暗環中這些結構又自然分解,循環往複,既遵循著熵增的必然規律,又在過程中創造出永恒的動態美。
“它現在是‘輪回之環’了。”林深望著那顆在混沌中閃爍的胚胎,它的法則已經成為待生之墟的新燈塔,“它證明了即使最終會走向無序,存在過的痕跡也會成為永恒的一部分。”
輪回之環傳遞出沉穩的意識波動,像是在道謝,又像是在告彆。林深知道,這顆胚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法則節奏,接下來會像協奏之域、因果之繭它們那樣,在萬域的網絡中扮演獨特的角色。
艾拉的屏幕上,最後一個待生之墟的坐標正在閃爍。那是一片完全透明的空間,裡麵懸浮著一顆沒有任何光芒的胚胎,探測波掃過竟沒有任何反饋,仿佛那裡什麼都沒有——這是“虛無之種”,法則核心是“絕對的空無”。
“前共鳴者的記錄裡提到過它。”蘇璃的暗能量符號變得凝重,“這是待生之墟最古老的胚胎,它的法則是‘存在的反麵’,卻因為害怕‘有’會汙染‘無’,一直拒絕誕生。”
林深看著屏幕上那個透明的坐標,突然想起了起源之墟的絕對虛無:“它把‘空無’當成了純粹的完美,卻忘了‘無’與‘有’本是一體——就像畫布的空白才能襯托出色彩的絢爛,沉默的停頓才能讓音樂更動人。”
“啟明號”朝著虛無之種的方向駛去,飛船周圍,協奏之域、因果之繭、概率之星、輪回之環的能量光芒交織成完整的法則光譜。林深知道,這顆最特殊的胚胎需要明白的,或許是萬域平衡的終極真理——所有對立的法則,本質都是相互成就的夥伴,就像光明與陰影,少了任何一方,世界都會失去完整的美。
待生之墟的儘頭,透明的虛無之種靜靜懸浮,等待著被賦予存在的意義。而“啟明號”的旅程,即將迎來新的升華。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