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星艦在古老的法則光帶上航行已逾七日。這些光帶比終末之墟的更加穩定,表麵布滿類似編織物的紋路,艾拉解析後發現,這竟是由某種智慧生命用純粹意識編織而成的“法則航道”。
“能編織法則的文明……”蘇璃撫摸著控製台,紫色結晶投射出光帶的微觀結構,“每個紋路節點都對應著一個思維印記,就像……用思想當針線,把宇宙的基本法則縫在了一起。”
“回響號”突然發出預警信號。前方的光帶出現一處巨大的斷層,斷層對麵懸浮著一座由水晶構成的環形建築。建築的每一塊水晶上都刻著流動的符文,符文組合成的圖案,與林深在平衡之核上見過的“動態平衡”模型如出一轍。
“是‘法則織者’的遺跡。”艾拉調出“回響號”殘留的數據庫,“這是一個比我們早十億紀元的文明,傳說他們能直接用意識修改法則,最終卻因為‘過度編織’導致整個文明消失。”
當“啟明號”靠近環形建築時,水晶突然亮起,符文如流水般彙聚成一道光門。林深猶豫片刻,讓兩艘星艦保持同步進入——門後的景象是一座巨大的圓形大廳,大廳中央矗立著三尊水晶雕像,雕像的形態正是法則織者的模樣:上半身是類人生物,下半身卻化作無數意識絲線,與大廳的地麵融為一體。
“他們把自己和建築同化了。”蘇璃走到左側雕像前,指尖觸碰水晶表麵的瞬間,雕像突然睜開眼睛,無數信息流湧入她的意識。
林深和艾拉立刻上前,卻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阻擋。他們隻能看著蘇璃的表情不斷變化,從震驚到迷茫,最終化作深深的釋然。當信息流結束時,蘇璃的紫色結晶突然裂開一道縫隙,從中湧出一縷銀色的絲線,自動纏繞上雕像的手臂。
“他們不是消失了,是‘融入’了自己編織的法則。”蘇璃的聲音帶著空靈的回響,“就像萬域之樹將根係紮入宇宙群,法則織者把意識注入了這些光帶,成為了法則運行的一部分。”
她指向大廳四周的壁畫,壁畫上記載著法則織者的興衰:他們最初隻是普通的智慧生命,偶然發現意識可以影響法則;隨著能力增強,他們開始主動編織法則,消除了宇宙中的無數災難;但過度的乾預讓法則失去了自我演化的能力,就像被過度修剪的樹木,最終失去了生機。
“他們犯了和灰袍人相似的錯誤。”林深看著壁畫上最後一幅畫麵——法則織者們主動將意識注入光帶,放棄了實體形態,“試圖用主觀意誌創造絕對的和諧,卻忘了平衡需要法則自身的呼吸。”
中央的雕像突然發出光芒,大廳地麵的絲線開始重組,形成一張巨大的星圖。星圖上標注著無數個紅點,每個紅點都對應著一處“法則死結”——這些是法則織者當年未能解開的矛盾,也是他們留給後來者的考驗。
“他們知道自己的方法行不通。”艾拉的光輪掃描星圖,發現其中一個紅點正在閃爍,位置就在環形建築的正下方,“這個死結的能量波動正在增強,似乎……在呼喚我們。”
地麵突然裂開一道通道,露出下方深不見底的黑暗。林深讓“回響號”留在大廳警戒,駕駛“啟明號”順著通道下降。越往深處,周圍的法則波動越發混亂,金色結晶的光芒也隨之忽明忽暗。
通道儘頭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洞壁上鑲嵌著無數法則碎片,這些碎片正在相互碰撞,發出刺耳的噪音。溶洞中央,一根由純意識構成的絲線被無數死結纏繞,每掙紮一下,整個溶洞就劇烈震顫一次。
“這是法則織者最後的意識殘留。”蘇璃的紫色結晶此刻正發出悲鳴,“他們想解開自己留下的死結,卻被困在自己編織的牢籠裡。”
林深嘗試用金色結晶釋放平衡之力,卻發現這些死結有著極強的排斥性。每當平衡之力靠近,死結就會收緊,甚至吞噬部分能量。
“不能用外力強行解開。”蘇璃看著那些碰撞的法則碎片,突然想到了什麼,“法則織者的錯誤在於‘控製’,我們應該做的是‘引導’。”
她取出紫色結晶,沒有直接觸碰死結,而是對著洞壁彈奏起來。旋律順著法則碎片傳播,原本雜亂的碰撞漸漸變得有序,就像指揮家讓混亂的樂團找到節奏。隨著旋律的深入,那些死結開始出現鬆動的跡象。
“它們在回應共鳴!”林深立刻配合,金色結晶釋放出柔和的光芒,像溫水般包裹著意識絲線。當平衡之力與共鳴旋律交織時,死結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解開,每解開一個死結,溶洞就亮起一道光,洞壁上的法則碎片也隨之融入光帶。
當最後一個死結解開時,意識絲線突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化作一位法則織者的虛影。虛影沒有五官,卻能清晰地傳遞出感激的情緒。它伸出由絲線構成的手臂,指向溶洞頂部——那裡有一個隱藏的凹槽,形狀恰好能容納“啟明號”的核心控製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深將船艦駛入凹槽,控製台與凹槽接觸的瞬間,整個環形建築突然劇烈震動。大廳裡的三尊雕像化作三道光流,順著通道注入“啟明號”的鏡麵紋路。林深在鏡麵上看到了法則織者的終極遺產——一套能與任何法則“共舞”的編織技巧,既不強行乾預,也不被動順從,而是像水流般融入法則的軌跡,引導其走向更和諧的形態。
“這才是真正的‘織者之道’。”蘇璃的紫色結晶此刻已修複完好,表麵還多了一層絲線紋路,“不是成為法則的主人,而是法則的夥伴。”
當“啟明號”駛出通道時,環形建築開始分解,化作無數絲線融入周圍的法則光帶。原本斷裂的光帶被重新連接,甚至延伸出無數新的分支,像一棵大樹長出新的枝丫。
“回響號”的艦橋上,“回響號”艦長的虛影對著林深點頭,隨後化作一道光流,與“啟明號”的鏡麵紋路融合。林深知道,這是“回響號”船員最後的饋贈——他們將自己的探索記憶全部注入,讓“啟明號”能更好地運用法則織者的技巧。
艾拉的光輪檢測到星圖上所有的紅點都在閃爍,仿佛在邀請他們前往。林深看著那些紅點延伸出的新光帶,突然明白法則織者和“回響號”船員的用意——他們留下的不是需要被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被延續的探索精神。
“下一個紅點,出發。”林深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啟明號”的鏡麵紋路此刻正流淌著法則織著的絲線,船身周圍的法則光帶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主動為他們開辟出一條通暢的航道。
在遙遠的法則光帶儘頭,一處更加古老的遺跡正在等待。那裡藏著關於法則起源的秘密,也藏著所有探索者最終的歸宿。但林深並不急於抵達,因為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不是終點的秘密,而是探索途中,每一次與法則的共鳴,每一次對平衡的領悟,每一次與不同文明的相遇。
這些,才是宇宙賦予探索者最珍貴的禮物。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