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遊俠入山
阿風騎著他那匹棗紅馬風影,一路遊曆天下各山已有三年光景。這匹名為"風影"的駿馬是他十八歲那年從西域商人手中救下的,通體棗紅,四蹄如雪,奔跑起來快如疾風,故而得名。
這一年初秋,阿風行至豫州地界,在一處名為青溪的小鎮歇腳。鎮上的老茶博士聽聞他是遊曆四方的俠客,便神秘兮兮地湊近說道:"少俠可曾聽說過豐山?往北三十裡,有座奇山,山中多異事。老漢年輕時曾誤入山中,見過會發光的石頭,聽過會預報霜降的鐘聲..."
阿風聞言頓時來了興致。他自幼愛讀《山海經》,對天下奇聞異事最為著迷。次日天剛蒙蒙亮,他便辭彆茶博士,策馬向北而去。
臨近豐山,阿風便覺這山與彆處大不相同。時值初秋,四周山巒尚披綠裝,唯獨這座山已染上幾分秋色,遠遠望去如一團燃燒的火焰。更奇的是,越靠近山腳,空氣中似有若無地飄蕩著一股異香,既非花香,也非檀香,倒像是某種從未聞過的草木清香。
風影也變得異常不安,時而揚蹄嘶鳴,時而原地打轉。阿風輕撫著愛馬油亮的鬃毛,柔聲安慰:"莫怕,這山中若真有古怪,我們小心些便是。你隨我闖過那麼多險地,何時見我退縮過?"風影似乎聽懂人言,漸漸安靜下來,隻是耳朵仍不時抖動,顯是警惕未消。
第二章初遇雍和
入得山來,阿風發現這豐山樹木種類繁多,有穀、柞、杻、橿等各種古木,更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奇樹異草。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腰處一片赤紅色的樹林,遠遠望去如血染就,近看才發現是樹葉天生赤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阿風正看得出神,忽聽頭頂樹冠簌簌作響。抬頭望去,隻見一隻狀如猿猴的野獸從古鬆上一躍而下,穩穩落在馬前三丈處。這野獸通體金黃,唯有一雙眼睛和尖喙赤紅如血,體型比尋常猿猴大上一倍有餘,前肢奇長,爪如鋼鉤。
"雍和!"阿風心頭一震,想起《山海經》中記載:"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他下意識按住腰間佩劍"青霜",這是師父在他下山時所贈,劍身三尺二寸,鋒利無比。
那雍和並不急於進攻,隻是歪著頭打量一人一馬,眼中紅光閃爍。阿風強自鎮定,朗聲道:"在下途經寶山,無意冒犯,還請行個方便。"話音未落,雍和突然發出一聲刺耳尖嘯,震得林中飛鳥四散。風影受驚揚蹄,險些將阿風掀下馬背。
待阿風穩住身形,卻見雍和已轉身竄入密林。他猶豫片刻,終究難耐好奇,輕夾馬腹跟了上去。風影雖不情願,卻仍忠實地載著主人追蹤那抹金黃身影。
第三章清泠淵畔
穿過一片茂密的赤鬆林,眼前豁然開朗。一泓清泉嵌在山坳間,水麵如鏡,倒映著四周奇峰怪石。最奇特的是,這泉水明明在陽光照射下,卻散發著絲絲寒氣,靠近便覺涼意透骨。
阿風正驚歎間,水麵突然無風起浪,泛起圈圈漣漪。接著一道白光自水底升起,漸漸化作人形。那是一位身高九尺的神人,白發垂肩,麵如冠玉,身披素袍,手持一根青玉杖,周身籠罩在淡淡光暈中。
"凡人,為何擅闖豐山?"神人開口,聲音如金玉相擊,在山穀間回蕩。阿風連忙下馬行禮:"晚輩阿風,遊曆四方增長見聞,聽聞豐山奇異,特來拜訪,絕無惡意。"
神人目光如電,將阿風上下打量一番:"我乃耕父,守護此山已三千載。此山非凡俗之地,見我者其國為敗,你還是速速離去為好。"
阿風心中一驚,想起古籍中確有"耕父現,國將亡"的記載。但他生性倔強,既已至此,豈肯輕易回頭。"前輩容稟,晚輩自幼仰慕仙山靈境,今日得見尊顏,實乃三生有幸。懇請允許在山上盤桓數日,定當謹守規矩。"
耕父沉吟良久,忽然抬頭望向北方天際:"你聽。"阿風凝神細聽,遠處果然傳來"咚——咚——"的鐘鳴,聲音清越悠遠,似從地底傳出。"這是豐山的九耳鐘,每逢霜降前三日必響。今日鐘響,三日後必降初霜。"
正說話間,雍和不知從何處鑽出,蹲在耕父腳邊,溫順如家犬,哪還有方才凶相。耕父撫其頂曰:"此獸雖凶,實乃山神座下護法,專司警示之職。"阿風這才明白雍和引他來此的用意。
第四章山中奇觀
耕父終究允了阿風暫留山中,但告誡他不可深入北麓禁地。接下來的日子,阿風如入寶山,見識了諸多奇景:
每日清晨,東峰頂上會升起一團七彩雲霞,雲中似有仙樂飄蕩;正午時分,南坡一片白石會自行發熱,可烤熟置於其上的食物;最神奇的是西穀中的"影木",此樹葉片白天為青,入夜轉紅,據耕父說食其果可通陰陽。
阿風將這些奇遇一一記錄在隨身攜帶的《遊俠筆記》中。他尤其著迷於那口神奇的九耳鐘,經過多日觀察,發現它不僅預報霜降,還能預示山中天氣變化。鐘聲沉悶則次日有雨,清亮則天晴,若有回音則必起大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七日清晨,阿風正在泉邊洗漱,忽聽遠處傳來嘈雜人聲。循聲望去,隻見十餘名獵戶打扮的漢子持弓攜犬,正朝禁地方向行進。為首的是個滿臉橫肉的壯漢,肩扛一柄鬼頭大刀,刀柄上纏著褪色的紅綢。
第五章獵戶之禍
阿風急忙追上前去:"諸位且慢!此山多有靈異,不可妄動刀兵!"那壯漢斜眼打量阿風:"哪來的毛頭小子?爺爺們打獵為生,管他什麼靈異不靈異!"旁邊一個瘦高個獵戶笑道:"小兄弟莫怕,我們黑虎寨的兄弟什麼猛獸沒見過?去年還獵了頭白額吊睛大蟲呢!"
阿風聽出這些人竟是山匪假扮,心中更急:"實不相瞞,此山乃神靈所居,山中異獸皆有靈性..."話未說完,壯漢已不耐煩地推開他:"滾開!再囉嗦連你一塊兒收拾了!"
正爭執間,林中金光一閃,雍和突然從樹梢撲下,一爪抓傷了壯漢麵頰。"妖怪!"眾匪大亂,紛紛張弓搭箭。阿風眼見情勢危急,拔劍出鞘,一道青光閃過,三支射向雍和的利箭應聲而斷。
"好快的劍!"匪首怒吼,"先宰了這多管閒事的小子!"十餘人同時撲來。阿風雖武藝高強,但雙拳難敵四手,漸漸落入下風。危急關頭,雍和發出一聲長嘯,林中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回應。轉眼間,十餘隻形貌各異的異獸從四麵八方湧來,將匪徒團團圍住。
第六章神靈顯聖
忽然間地動山搖,清泠淵方向升起一道白光。耕父踏雲而來,手中青玉杖往地上一頓,眾匪頓覺千斤壓頂,紛紛跪倒在地。"爾等凡人,屢犯山禁,今日又欲傷我座下靈獸,該當何罪?"
匪首嚇得麵如土色,連連叩頭:"神仙饒命!小的們有眼不識泰山..."耕父冷哼一聲,玉杖輕揮,眾匪腰間兵器儘數化為齏粉。"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罰爾等做苦役三年,修築山路以贖其罪。"
轉而對阿風道:"你雖出於好意,但終究引來人禍。雍和因你而傷,山中靈氣已亂。"阿風愧疚不已,單膝跪地:"晚輩知錯,願受責罰。"耕父神色稍霽:"念你心存善念,且助我平息此事。雍和性烈,需以至誠之心安撫。"
阿風會意,取出隨身攜帶的金瘡藥,小心為雍和包紮前爪傷口,又取出珍藏的西域葡萄酒奉上。雍和嗅了嗅酒香,眼中紅光漸褪,竟伸出舌頭舔了舔阿風手背,顯是原諒了他。
第七章離彆贈言
三日後,山中降下第一場秋霜。耕父將阿風喚至清泠淵畔:"你與豐山緣分已儘,今日便下山去吧。"阿風雖有不舍,卻知不可強求,鄭重拜彆。
耕父贈他三件禮物:一枚影木果實,可避百毒;一塊會發熱的白石,寒冬可暖手足;最後是一截九耳鐘的青銅殘片,"持此物可感應天地異變,望你善用之。"
臨行前,雍和突然竄出,將一物塞入阿風手中,竟是它頸間的一縷金毛。阿風感動不已,解下腰間玉佩回贈:"他日若有緣,再來拜會。"
下山途中,阿風回首望去,隻見豐山籠罩在晨霧中,隱約可見耕父白衣飄飄的身影立於峰頂。風影嘶鳴一聲,似也在道彆。
後來阿風遊曆至京城,恰逢宰相專權,民不聊生。他想起耕父"見我者其國為敗"的警示,遂將山中見聞編成歌謠傳唱。未幾,朝廷更迭,奸相伏誅,百姓皆道是山神靈應。而阿風此後行俠天下,每逢重大抉擇,必取出青銅殘片靜聽其聲,據說能預知吉凶。
豐山奇遇,遂成江湖傳奇。
喜歡山海經中山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山海經中山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