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紹心中終於有種“一切都要結束”的感覺。
走完這條路,他就可以不強製與人合作,說不定也會完成“魔王”派發給他的“保護戈拉克直到遺跡大門”的任務了。
“那麼走吧。”
楊天宇是十足的行動派,說完,他就背手往前走去。二十四快步跟上。
“那?”安德烈撓撓頭,指指洞穴,“走吧?各位。”
來都來了,現在隻有走這條洞穴繼續向前走了唄。
於是剩下的人跟上楊天宇的腳步,紛紛向著洞穴深處走去。
現在沒人知道這條洞穴的儘頭到底是不是他們追求已久的答案。
走在洞穴的路上,汪達抬頭張望,好奇的觀察著這個洞穴的構造。
這條洞穴,與上麵的剛進入山洞的通道一樣,由黑色石頭組成的地麵和牆壁,除了這個洞穴的橫截麵更為窄小,其他地方基本與上麵的通道大差不差,沒有區彆。
說不定下方的石頭更脆一些呢?
為了印證自己這個猜想,汪達走路時故意走偏,來到石壁旁,用手甲敲了敲。
砰,砰。
聽上去也很堅實,沒有誰更脆的說法。
“你打算敲一塊下來帶上去做紀念品嗎,汪達?”
看見汪達奇怪的行為,李時雨問他。
“沒有,時雨。”
汪達返回李時雨身邊:“我隻是在想一個問題,時雨。這下麵的石頭和我們在上麵山洞口看到的是不是有所區彆,我本還以為它們會更脆一些呢,沒想到材質是一樣的。”
“是啊,材質是一樣的。”
李時雨下意識應付著汪達的話。
等等。
在汪達注意不到的地方,李時雨突然皺眉,用眼睛觀察四周。
對啊。
為什麼山洞口和下方洞穴的材質是一樣的?
哪怕是地麵之上的泥土,十米以內都會有材質的區彆。
靠近表層的泥土會更軟、更鬆散,二三米以下的泥土就會變得緊實、含有碎石或黏土……
為什麼。
為什麼從山洞口開始,一直到這地下洞穴,這將近一百米的落差,材質卻會沒有顯著區彆!?
這不可能……
李時雨一邊走,一邊思考。
汪達聽見了前麵瑞文西斯還和伽普瑞卡探討“洞穴結構”的話題,被他們吸引,小跑到她身邊,想聽聽她和伽普瑞卡怎麼說。
慢慢的,李時雨的步伐落後於眾人。
季阿娜見汪達沒有待在李時雨身邊,回頭看了一眼,隻見李時雨的腳步放緩,托著下巴慢慢走著,看樣子是在思考著什麼。
好奇的季阿娜故意站在原地等他,直到李時雨的腳步與她追平。
“想什麼呢,李時雨。”
季阿娜拉扯著他的衣袖,帶著他走得稍快一些,不至於完全落後於其他人的腳步。
李時雨回答:“汪達剛才告訴我,組成這個洞穴的材質與我們上方山洞口的材質是一樣的,都是這種黑色的石頭。”
季阿娜看了看四周:“是啊,這怎麼了嗎。”
她一時之間沒有注意到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
“不,這不對,季阿娜。”
李時雨抬頭,同她解釋其中的異常:“彆說一個山洞了,哪怕是一座山,如果它的高低落差較大,其內部構成的材質也一定有所不同。我們下來的坑洞,從表麵到地下,目測少說都有一百米,為什麼它上麵與下麵的構成物質沒有任何變化?”
經李時雨這麼一說,季阿娜這才反應過來隱藏在材質問題背後的不對勁。
對啊,差異呢。
季阿娜帶著李時雨走到一旁,一邊繼續慢慢向前走一邊觀察其石壁的材質結構。
真的一模一樣。
奇怪。
季阿娜深深吸入一口氣。
已經走上了很長的一段距離,沒有臭味侵襲,她將手帕扯下,塞到腰帶上。
這違背自然規律。
李時雨繼續說道:“瑞文西斯說這條洞穴儘頭不是有個非常大的空間,而且戈拉克還說這個方向與我們在地表前往遺跡下方的盆地所對應。”
聰明的季阿娜已經知曉李時雨想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這條路就是前往遺跡大門的隧道是嗎。”
隧道,人工修建的通道。
“嗯。”李時雨點頭,“可能是長久歲月前修建的,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這裡的構造違背自然定律。經過長時間洗禮,我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這裡被水或者風侵蝕,看不出原來的模樣。”
世界各地的遺跡都是曾經的文明特意留下的,用來記錄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輝煌。
之前他們用自己眼睛看到了,那座懸浮在盆地上方的遺跡究竟有多麼宏偉,留下這個遺跡的文明擁有能讓巨大的建築物懸浮在半空中的技術,那麼他們為這個遺跡大門專門修築一條專屬的通道,其實完全也能說得通。
就像一位國王想要修建屬於自己墓地,也會將通往中央墓穴的道路修建的莊嚴肅穆,讓來者知道,他來到的是一國之王的陵墓。
季阿娜非常肯定李時雨的猜測,這一定是正確的。
否則實在不能解釋落差極大的洞穴為什麼上下的材質一樣。
這也能說明,前麵就是戈拉克想要尋找的答案。
遺跡大門就在前方。
他們倆的談話聲被前方的汪達和瑞文西斯激烈的探討聲蓋過,原本聽瑞文西斯和伽普瑞卡討論“洞穴結構”問題,結果汪達過去參與話題後,他和瑞文西斯就討論到“修建蒸汽火車軌道會不會比他們這些雇傭兵掙得多”的問題。
跨度也是有夠大的。
這裡也隻有他們倆能乾出這種事了。
其他人不覺得他們倆的吵鬨,還有個彆人比如安德烈和伽普瑞卡,他們充當說客幫其中一方提出更有論證性的證據。
喜歡第七十個神請大家收藏:()第七十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