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事情的地方都不一樣,能有什麼共同點呢?
汪達搖頭。
李時雨也預料到汪達的情況,他沒有直接說出答案:“汪達,你知道,我喜歡所有故事,我也很樂意去猜測故事的深度。對我來說,每個故事都有屬於它的獨特深度。”
“嗯,這我知道。”
這點汪達不會忘。
李時雨沒有壓低聲音,所以走在前麵的二十四也能聽見。
她心裡犯嘀咕。
喜歡故事和他狀態失常有什麼關係?
李時雨隨手摘了路邊灌木叢的一片葉子,摸著葉脈,是植物的血管。
“一個人,或者一個生物,他們一生會經曆許許多多的事,總有幾件事刻骨銘心。嗯……刻骨銘心就是記憶很深刻、不會輕易忘記。這些大事件發生時,每個生物總是會帶著強烈情感和複雜思緒。不可避免的,我總是喜歡從細節上去揣度他們當時的思緒,但這往往比憑借少量線索推測整個事件發展脈絡更耗費精力。”
這是李時雨第一次告訴汪達這件事。
這回,汪達腦子轉過來了:“所以剛才時雨你是在揣度誰的思緒嗎!”
“嗯。”
李時雨歎氣,他將葉子捏在手裡。
“死亡。不出意外,這件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隻會經曆一次,而這件事發生時生物的情感思緒比我之前說的大事件更加複雜。每次遇到死亡,我會儘力避免。汪達,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野豬’、‘石龍’還有‘海骷髏’接受死亡時,其實我都不在場。”
誒?!
真的嗎?
汪達開始在腦中回憶。
距離最近的“海骷髏”死亡那天他還有印象,李時雨因為前一天追擊“海骷髏”出了很多汗發燒了,為了他的身體著想,大家都讓他在帳篷休息,不讓他拖著身體去現場。
可“野豬”和“石龍”死亡時過去太久,汪達已經記不得了。
李時雨好像知曉汪達的一切思緒,他說:“‘野豬’死亡那天,就是你和麋鹿挖出它心臟前一小時,我看見‘野豬’開始慌不擇路朝人群撤離點的方向衝過去,我擔心它真的會無意傷害人們,所以我和你打了招呼提前離開疏散民眾去了;‘石龍’死亡那天,翼人們從天空島嶼下來,說要回收‘石龍’的屍體,然後我和季阿娜前去交涉,你們三個留在原地看守‘石龍’死亡。”
哦!
這麼一說,汪達全想起來了。
這些事情發生時,李時雨真的不在那裡。
誒?
等等!
不對啊。
汪達著急道:“可是時雨,你都不是因為自己想離開才不在現場,都是因為彆的原因。”
“你想說‘不可抗力’和‘外界因素’,對吧。”
“對對!時雨!不可抗力!外界因素!反正都不是你想這麼做的!”
“汪達,我想你誤會了一點。”
李時雨抿嘴,沒有立刻接話。
走了很長一截路,葉子在他手中揉碎,他才繼續道:“從知道它們會死亡的那刻開始,我一直都在尋找各種機會逃離,哪怕不是這些事情,我也會抓住其他事情離開現場。一開始,我甚至還想過用‘拉肚子’這個理由搪塞過去。”
好像話題逐漸偏離一開始的預定軌道。
汪達也不想李時雨到底說了些什麼,乾脆直接問道:“時雨,所以你是因為會思考和代入生物死亡時的情感,這種行為讓你腦子想得太多,無法短時間回神,就導致了你異常狀態的出現嗎?”
“對,汪達,你總結的沒錯。就是因為我接受和處理不了這麼多信息,才會變成那樣。”
楊天宇卻注意到一個盲點。
如果李時雨是思考人類死亡前的思維和情緒,因為太過複雜和難以揣摩才變成這樣,那很正常。
畢竟人就是複雜的集合體。
但是。
為什麼李時雨還會去思考和代入生物死亡那一刻的情緒?
人類擁有高智,是複雜的生物。
但那些‘野豬’、‘石龍’、‘海骷髏’以及夢貘,又是因為什麼。它們不就是最簡單的動物嗎,除了正常的生物欲望,它們不會更複雜。
楊天宇感覺李時雨並沒有解釋完全,其中包含著許多看不見的漏洞。
聯想到這點的不止楊天宇一人,汪達也憑借自己思考到了這個關係,隻是他相信李時雨,並不覺得他對自己有任何隱瞞,於是他問了出來。
李時雨回答:“每個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習性。比如熊在冬天會冬眠、鬆鼠會在秋天存儲過冬的食物、鮭魚到了繁殖期就會逆流回到出生地產卵……這些事情不勝枚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生活在這個星球的每個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習性,它們的生命絕非我們短短幾句話就能概括完全的,我們生活在同一星球上,我從來沒有認為我作為人類就比它們高等。在我心中,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自然會代入思考它們死亡時會感受到什麼。”
候鳥無法抗拒遷徙,李時雨無法避免思考。
楊天宇覺得李時雨這個人太複雜,無法看透本質。
二十四小聲輕歎:“這像是聖人。”
汪達聽懂了。
他心裡開始由衷敬佩李時雨對生命的尊重,猜想李時雨的想象力極為豐富,所以他才說他和其他人不一樣,這些都是他與常人不同的特點。
“時雨,這是屬於你的習性。”
“啊?”
不止李時雨,就連楊天宇和二十四也覺得汪達這句話莫名其妙。
怎麼有人會用“習性”形容人?
但不過腦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就是汪達的風格,此前的認真思考才是少數。
汪達見李時雨愣住,以為是他沒聽懂自己說的話:“你看,時雨。你善於聯想,總是這樣,就像生物的本能,所以這是你的習性。”
李時雨丟下那片葉子,讓它落於地麵,重回生命循環。
“汪達,那這也不應該用習性形容。”
“那應該用什麼形容?”
“嗯……也不應該說習慣,我覺得習慣不太準確。這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很想避免……”
聰明的李時雨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形容。
前麵,楊天宇在二十四手心裡寫下一個詞。
二十四恍然大悟,她扭頭道:“隊長說用‘積重難返’更恰當。”
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難以改變。
李時雨讚同:“對。”
就是這個。
汪達不去管這個他聽不懂的東方詞彙,他這才注意到原來前麵兩人一直在聽他和李時雨的“悄悄話”。
“你們怎麼能偷聽。”汪達假意惱怒,“偷聽彆人說話不禮貌。”
回應他的,是楊天宇“你才知道”無語略帶挑釁的神情。
汪達真是一點心眼都沒有。
喜歡第七十個神請大家收藏:()第七十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