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隻!武寧都震驚了,弟弟多久沒吃肉了啊,“什麼鹽雞這麼好吃?”
周舟:“就是抹鹽風乾的雞......鹹鹹香香的。”說得都有點饞了,在夢裡他好像不知道飽,一直吃一直吃,好像還邊吃邊生氣?
這時孟辛提著熱茶壺和糖進來,逐一叫人後他走到周舟身邊靠著,家事都做完了,他想和粥粥哥待一塊兒,周舟給拿了一個糖冬瓜放他手裡。
家裡的瓜子過年嗑完了,買的糖冬瓜和麥芽糖大人偶爾吃一兩個,讓家裡的小孩吃,他們都吃得特彆節省,糖到現在還有剩。
幾人手裡捧著熱茶,武寧問:“鄭則他們去哪裡啊?神神秘秘,也不讓人跟。”
周舟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寧寧彆去了,鄭則半夜就要出門,肯定很遠的。”
武寧也就問問,他也沒辦法半夜出門。
寧寧也來了,正好,周舟就想給他一起讀話本,“月哥兒,我們重頭再聽一次成嗎?”
月哥兒自然同意,孟辛也好奇地伸腦袋一起看。
在場隻有周舟識字,月哥兒和孟辛邊聽邊看周舟用手指點字,武寧伸長腿舒服搖晃,耳朵聽嘴巴也沒閒著,喝熱茶吃糖冬瓜。
周舟的聲音清亮乾淨,幾人聽得津津有味。
“……山上常年被霧氣籠罩,傳說中,此山有個狐狸洞府,居住著一位修煉多年的狐狸仙子......”
鄭則早上返回家,快速吃過早飯,又立馬駕車外出。
孟久今日休沐,去鎮上接他之前鄭則得先去河尾村一趟,去問問漁網的價格,他們村常年捕魚撈魚,每家每戶都有漁網,價格可能比鎮上低一些。
昨晚深夜,他們一行三人走到村子河段上遊時,天正好微微亮,幾人沿著河岸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費了一番功夫,鞋麵踩濕了才找到三四處河岸凹陷、水流較為緩慢的地方。
他們打算就在這幾個位置打窩,兩家各有一張漁網,顯然不夠用。
編織一張漁網至少要十餘斤麻繩,響水村沒有種植大麻,村民搓麻繩用的麻大多是在山上剝的,編漁網也要兩三天的時間,可他們今晚就要下網。
不能因小失大,鄭則讓兄弟倆不用擔心,他決定花點錢直接買漁網。
孟久和同伴從酒樓後院慢吞吞走出來,抬頭一眼就看到大哥和牛車,今日是元宵節,他就知道大哥會來接他回家!
旁邊的小子問:“那人是誰,每次休沐他都來接你。”
孟久語氣自豪:“那是我大哥!”和同伴道彆,孟久快步跑到牛車旁喊了大哥,三兩下爬上車,“大哥,這是什麼?”
鄭則瞧著孟久好像長了點肉,臉上骨頭隱去不少,手腳也不像當初那般細瘦嚇人,放心了,“是漁網,坐好要走了。”
“為什麼買這麼多漁網?”孟久數了數有三捆。
“魚不好抓,多買兩張,網到魚的可能大一些。”上回和阿爹下網隻得了兩條,上遊魚群再活躍也不可能得滿網。
魚要趁著鮮活才好賣出去,半夜起網後不論抓到多少魚,清晨都得拉去鎮上賣掉。
下網、起網、又去鎮上,一趟趟下來不容易,鄭則想著五六條要跑,十來二十條也要跑,最好跑得有價值點。
兩人到家,魯康幫著鄭則卸牛車,孟辛早早就在籬笆空地等著,孟久高興地牽著弟弟進院,把人都喊了一遍。
鄭大娘從廚房探頭:“小九回來啦,今晚有湯圓吃!”
今日過節,武寧和月哥兒陪著周舟讀話本閒聊,不久後也各自回家了。
周舟腳傷沒辦法幫忙做飯,鄭則拗不過,隻好順他意把人抱到廚房灶口坐著,周舟想炒不了菜,那就和孟辛看火剝花生,要做湯圓了呢!
“阿娘,咱們做幾個口味的?”
鄭大娘在簸箕上劃拉挑選黑芝麻,說:“兩個,花生紅糖和黑芝麻的。”
花生也炒脆好後,鄭大娘朝外麵喊:“鄭則——”
“這兩樣拿去草棚子炒了,用石臼碾碎,碾細一些。”
鄭老爹摸摸腦門走進廚房,問道:“那我乾點啥?”
“你去殺魚吧!今天吃一條,明天再吃另外一條。”
鄭大娘安排好後開始和麵,“粥粥想吃紅燒魚,還是香煎魚塊?”
這兩條魚的代價可太大了,周舟就說:“可不可以今天吃紅燒,明天吃香煎?”
鄭老爹提著殺好剖開兩半的魚進廚房,“啪”一下子拍在案板上,心想這孩子真是饞鮮魚饞壞了,他豪氣地說:“可以!今天紅燒,阿爹給你做!”
周舟就沒見過阿爹做飯,他驚訝,阿爹真的會做飯嗎?阿娘就張嘴拆台:“彆聽他的,他就隻會做兩樣。”
周舟很是好奇,他在灶台那頭努力伸脖子問:“哪兩樣?”
鄭則拿著兩個裝餡料的碗進來,淡淡地接話:“半生不熟和熟了能吃。”
“哈哈哈哈哈!”鄭老爹自個兒忍不住先笑,見孟辛也笑得見牙不見眼的,就伸手薅了一把他腦袋。
鄭大娘沒好氣得說:“鄭則都比他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舟就想點頭,可阿爹在旁邊,他就忍住了。
肚子胖鼓的鯉魚有魚籽,五斤多的鯉魚裡頭有一斤多的魚籽,炒出來都不夠兩筷子的,鄭大娘便往裡打了五顆雞蛋,加了點細鹽攪勻,魚籽炒雞蛋也很好吃。
有好東西,必然要家裡人都嘗到才行。
鄭則留在廚房裡,砍魚塊、炒魚籽他都能做,鄭大娘便去團湯圓,誇讚道:“彆看他是個殺豬的,拿得了殺豬刀也能揮得起鍋鏟咧!”
雖然兒子會做的菜不多,一個人在家也不至於冷鍋冷灶,比他阿爹強多了。
周舟從灶台探出腦袋看看,鄭則長得高,平日裡對他來說有點高的灶台在他麵前顯得低矮,揮鍋鏟還有得稍稍彎腰。
灶口看火的孟辛突然來了句:“大伯揮不動鍋鏟。”鄭大娘說他本來就揮不動。
“哎哎哎,我可聽到了啊!”鄭老爹在院子裡揚聲說道。
他和兩個小子攤開漁網查看,還真彆說,人家靠這活計吃飯就是不一樣,漁網網眼比自家的編的緊密多了。
鄭大娘包餡,團好湯圓後問:“粥粥,今晚打算吃幾個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