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兩個漢子的鐵叉完全放下,周舟才一把拿開鄭則捂著他的手大口喘氣。
要嚇死人了!要憋死人了!
鄭則才反應過來幫他順順後背,一邊朝兩人努力平和說道:“我們真是來收筍乾的,你們今年是否有曬筍乾,是否要賣?”
鄭則帶著周舟外出,突發遇到這種情況也十分緊張,他說話語氣平緩可脊背卻一直緊繃,時刻留意這兩個漢子的動作。
“我們要查看你們的牛車。”
周舟聞言皺眉抱緊懷裡的錢匣子,鄭則卻說請隨意。
拉車的牛不知發生什麼,察覺到鼻子上的韁繩鬆了便自顧自往前走了兩步,牛車車輪發出聲響,鄭則趕緊勒停。
兩個漢子看完沒再說什麼,其中一人取出領子裡的竹哨鼓氣一吹,猶如鳥鳴一般尖細高亢的哨聲呼嘯穿空,山上竹林間撲翅飛開幾隻鳥。
周舟仰頭往鳥兒飛起的方向看去。
隨著哨聲響起,臨泉村像是突然活過來了,後山無際的竹林和房屋遠處的田地兩處地方慢慢有村民活動,小孩們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很快充斥周圍。
鄭則莫名想到周舟在村口十八彎那兒講的話,“敵軍全軍覆沒都還沒走到臨泉村裡頭”......
先前用鐵叉對準他們的兩個漢子態度一改先前的冷漠警惕,兩人引牛車往房子聚集處走,幾個拐彎後停在有樹木遮陰的地方。
周舟仰頭去看鄭則,後者還在觀察村子的環境,四周彎彎繞繞實在太多,走得人兩眼發暈。
臨泉村像個太極圓盤,後山占據了一半的地方,山腳聚集村民房屋,房屋對麵的遠處便是為數不多地勢平坦的田地。
一位年紀和鄭老爹相當的漢子向牛車走來,得知他們真是來收筍乾的,麵上立即帶上歉意,“請見諒,先前有外鄉人來村裡偷孩子,我們對外來人才如此警惕。”
村裡的孩童站在親人身後大膽好奇張望,漸漸圍攏的村民也不停往牛車探頭。
鄭則卻是在想,村民如何知道他們牛車進村?
“各位,今日來你們村收筍乾,五文錢一斤,隻收今年春天製作的筍乾。”鄭則說完扶周舟跳下牛車,搬下籮筐和鹹鴨蛋擺在地麵,小板凳放在周舟身後示意他坐下。
村民杵著鋤頭探頭探腦:“這是還賣啥了,雞蛋,鴨蛋?”
周舟聽到有人主動問鹹鴨蛋,像是聞到味兒的小狗,趕緊說:“是鹹鴨蛋!下飯送粥的鹹鴨蛋,流紅油的鹹香鴨蛋!”
他這次可不是來賣鴨蛋的,於是補充道:“五個鹹鴨蛋換三斤筍乾,隻換不賣,各位阿叔嬸子要換點嗎?”
圍觀人群漸漸增多,村民偶爾問一兩句,就連從哪裡來的、那哥兒是你夫郎嗎這些無關收筍乾的問題,鄭則也耐心回答了。
一來二去地,開始說話聊天後雙方逐漸放下戒心,氣氛變得熱鬨活躍。
鄭則把工具全都搬下牛車,牛牽到樹旁綁好。他走到周舟身邊拿過一個鹹鴨蛋用小刀切開,蛋黃沁出油脂,油潤紅亮很是漂亮。
周舟舉高手裡的鹹鴨蛋:“看,是真的流油,鹹香沙糯特彆好吃,五個換三斤筍乾!”
人群中有小孩抵不住饞嘴,拉拉長輩的衣擺,盯著鹹鴨蛋忍不住道:“鹹鴨蛋,鹹鴨蛋。”
周舟見狀趁熱打鐵招呼:“鹹鴨蛋隻有二百來個,換完就沒了,嬸子阿奶們想換要趕快!”
漢子們圍住鄭則攀談,婦人夫郎和孩童蹲在周舟的籮筐麵前詢問。
村民的警惕消失後,周舟覺得他們和他見過的大多村裡人一樣親切熟悉。
嬸子阿奶問鹹鴨蛋是不是真的鹹,周舟用小刀往半顆鹹鴨蛋裡大方挑出一小塊,想放在對方手指讓嘗嘗,她們卻不好意思了,這可是拿來賣錢換貨的。周舟笑道:“嘗嘗吧!沒多少,不打緊的。”
周舟拉過蹲在身邊盯著他看的小孩,一小塊蛋白夾著蛋黃的鹹鴨蛋放在小孩柔軟的指頭上,周舟輕聲勸道:“吃吧。”
小孩愣愣地把手指送進嘴裡嚼巴兩下,接著瞪大眼睛回頭朝自家阿娘喊:“鹹!”
他身後的大人聽了齊齊笑開,小孩兒吮著手指頭一起傻笑。
周舟再次招呼大夥兒嘗嘗,說覺得好了再換,這次小刀挑出鹹鴨蛋就沒再有人拒絕了,他把切開的那顆全分了才停下。
臨泉村離鎮上遠,柴米油鹽中的其他東西缺時尚可去彆村買,鹽就隻能去鎮上,村民想嘗一口鹹味就隻能在過年過節時辛苦去鎮上采買。
鄭則那一頭,有些人家原是想忙完這陣,到了草市聚集的日子擔筍乾走去賣掉,一來一回辛苦些但也能換點錢。
村長:“後生,你再添一文錢吧,咱們從挖筍到曬乾要忙活好久,千斤筍沒日沒夜剝殼蒸煮晾曬,最後也才隻得一百五六十斤筍乾,這錢也不好賺啊。”
道理鄭則都懂,但他外出收貨若是用農戶思維去共情農戶不易,那他做生意就很難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