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看過如果咯_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_线上阅读小说网 

都看過如果咯(1 / 1)

老扇坊的竹風

江南的太湖之濱,有個叫竹影村的地方。村子被竹林環抱,清晨的霧氣裡,總能聽見清脆的竹笛聲。村頭的老槐樹下,有間低矮的瓦房,門口堆著些削好的竹條,屋裡飄出淡淡的竹香和漆味,這就是“清風扇坊”。扇坊的主人姓柳,是位年過花甲的老先生,街坊們都叫他柳先生。柳先生做了一輩子折扇,指腹磨出了細密的繭,卻能把柔韌的竹篾彎出最靈動的弧度,讓每一把扇子都帶著太湖的清風,扇動時“嘩啦”作響,像在訴說竹林的故事。

這年夏至,太湖的荷花剛綻開第一朵,柳先生正坐在門口的竹凳上,用篾刀削一根湘妃竹。竹條上的紫褐色斑點像淚痕,是做扇骨的上好材料。他削得極慢,篾刀貼著竹皮遊走,薄薄的竹屑卷曲著落下,露出裡麵瑩白的竹肉,帶著股清冽的香。“這竹得順著紋路削,”他對蹲在旁邊看的少年說,“急了就會劈,就像說話,得順著理說,不然就吵起來了。”

少年叫阿竹,是鄰村的孤兒,被柳先生收留,平日裡就在扇坊幫忙。他手裡拿著根普通的毛竹,學著柳先生的樣子削,可竹條總被削得歪歪扭扭,要麼太粗,要麼太細。“先生,這竹咋就不聽話呢?”

柳先生放下篾刀,拿起阿竹削的竹條:“毛竹性子直,得順著它的直勁削;湘妃竹有彎,得跟著它的彎度走。做扇骨,先得懂竹性。”他重新拿起篾刀,演示給阿竹看,“你看,刀要斜著下,力道要勻,就像給竹條‘理發’,得剪出合適的長短粗細。”

阿竹看得認真,學著調整刀的角度,果然削得順了些。柳先生點點頭:“扇骨是扇的骨,得直挺、勻稱,不然扇麵糊上去會歪,扇起來也不得勁。”

扇坊裡的牆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折扇,有素麵的竹骨扇,有鑲著象牙的高檔扇,還有扇麵畫著山水花鳥的文人扇。柳先生最得意的,是那些用“水磨竹”做的扇骨——竹條削好後,要用細砂紙反複打磨,再用清水水磨,直到竹麵光滑如鏡,能映出人影。“水磨過的竹,夏天握在手裡不燙,冬天不冰,還不容易開裂,”柳先生撫摸著一把水磨竹扇,“這就像做人,得經得起打磨,才耐看。”

下午,鎮上的書畫店老板送來一批扇麵,是宣紙做的,要柳先生裝上扇骨。柳先生先把扇骨在火上輕輕烤過,彎出合適的弧度——扇尾略寬,扇頭稍窄,這樣展開時才能成半圓。“烤竹要掌握火候,”他邊烤邊轉,“火大了竹會焦,火小了彎不出形,得讓竹條慢慢‘服軟’。”

烤好的扇骨要固定成形,柳先生用細麻繩把十幾根扇骨捆在一起,讓它們弧度一致。阿竹幫著遞繩子,看著先生用特製的膠水把扇麵和扇骨粘在一起,動作輕柔得像在貼窗花。“扇麵要糊得平,不能有褶皺,”柳先生用竹刮子把扇麵刮平,“不然扇起來會磨壞,也不好看。”

糊好的扇子要陰乾,柳先生把它們掛在屋簷下,像一排展翅的鳥。阿竹看著那些漸漸挺括的扇子,心裡癢癢的,也想試試糊扇麵。柳先生便找了塊廢宣紙,讓他練習。阿竹學著先生的樣子塗膠水,可要麼塗多了,扇麵乾了後起硬疙瘩;要麼塗少了,扇麵粘不牢,輕輕一扯就掉。

“膠水要塗得勻,像給扇麵‘擦臉’,薄厚剛好才行,”柳先生在旁邊指點,“這活急不得,得有耐心,就像種竹子,得慢慢等它紮根、長高。”

入秋時,阿竹總算能獨立做簡單的竹骨扇了。柳先生讓他做了幾把,拿到鎮上的集市去賣。阿竹緊張得手心冒汗,沒想到很快就被買走了,有人還誇他的扇骨削得勻。“先生,有人買我的扇子了!”阿竹跑回扇坊,高興得臉通紅。

柳先生正在給一把扇麵題字,用的是小楷,字跡清雋。“賣出去就好,”他放下毛筆,“做扇子是給人用的,有人用,手藝就活了。”

從那以後,阿竹學做扇子更用心了。他跟著柳先生學做“扇釘”——用銅絲或牛角做的小鉚釘,把扇骨固定在一起,既要牢固,又不能太顯眼;學給扇骨上漆,用的是清漆,既能保護竹麵,又不遮竹的本色;還學了簡單的雕刻,在扇骨上刻些竹葉、雲紋,刀法雖生澀,卻帶著股拙趣。

有天,一個外地來的收藏家找到扇坊,想求一把柳先生的“留青竹刻”扇。留青竹刻是把竹皮留著做圖案,竹肉剔掉,露出淺黃色的竹肌,圖案和底色對比鮮明,極為雅致。“柳先生,聽說您這手藝是一絕,能不能給我刻一把‘鬆鶴延年’?”

柳先生沉吟片刻:“鬆鶴延年要刻十幾天,你得等。”

“我等!”收藏家很爽快。

接下來的十幾天,柳先生每天都在竹片上雕刻。他先用鉛筆描出鬆鶴的輪廓,再用刻刀小心翼翼地剔除多餘的竹皮,力道輕了剔不掉,重了會刻傷竹肌。阿竹在旁邊看著,隻見先生的刻刀在竹片上遊走,鬆針的纖細,鶴羽的層次感,都刻得栩栩如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青刻講究‘見刀見筆’,”柳先生解釋道,“刀要像筆一樣,能刻出線條的粗細、深淺,這樣圖案才有神韻。”

扇子做好那天,收藏家捧著扇子,連連讚歎:“絕了!這竹皮的青和竹肌的黃,配得恰到好處,比畫的還生動!”他付了錢,又說,“柳先生,您這手藝得傳下去啊,現在會這活的人不多了。”

柳先生看了看旁邊磨竹條的阿竹,笑了:“有人學呢。”

阿竹停下手裡的活,臉有點紅,心裡卻熱乎乎的。他知道,先生是想把這手藝傳給自己。

冬天來時,柳先生的腿疾犯了,走路不太方便,很多活就交給了阿竹。阿竹學著給扇骨上漆、裝扇釘,遇到不懂的就問先生,先生躺在藤椅上,慢悠悠地指點,偶爾還會拿起刻刀,示範幾下關鍵的刀法。

“阿竹,你看這扇釘,”柳先生指著一把修好的舊扇,“要釘在扇骨的正中間,歪了扇子就不對稱,這就像做人,得行得正,站得直。”

阿竹把先生的話記在心裡,做活越來越細致。他還在網上開了家小店,把柳先生做的扇子拍下來掛上去,沒想到很多人喜歡,訂單漸漸多了起來。有個年輕人留言說:“這扇子有股子竹香,扇起來比空調還舒服,能感覺到手藝人的溫度。”

開春後,柳先生能下床了,卻把扇坊的事大多交給了阿竹。他坐在門口的竹凳上,看著阿竹削竹、糊扇、雕刻,偶爾咳嗽幾聲,陽光透過竹林落在他身上,像鍍了層金。阿竹刻壞了竹片,他也不罵,隻是說:“再刻一塊,記住這次的錯,下次就對了。”

有天,阿竹終於刻成了第一把留青竹刻扇,圖案是先生教他刻的竹子,竹節分明,竹葉舒展。他把扇子遞給柳先生,手有點抖。

柳先生接過扇子,仔細看了看,眼裡的皺紋笑成了花:“好,好,有我年輕時的樣子了。這竹啊,刻出了精氣神。”

太湖的風吹過竹影村,帶著竹林的清香和扇坊的漆味,拂過老槐樹下的扇坊。阿竹站在門口,手裡握著那把自己刻的竹扇,輕輕扇動,“嘩啦”的聲響裡,仿佛聽見了柳先生的教導,聽見了竹子生長的聲音,也聽見了手藝傳承的回響。那些從扇坊走出去的折扇,帶著太湖的清風和手藝人的心意,在不同的人手裡扇動,把一份質樸的清涼,傳到了更遠的地方。

您對這個關於老扇坊和傳統製扇手藝的故事是否滿意?若有需要調整的情節、細節或氛圍,都可以告訴我,我會進行修改。

喜歡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請大家收藏:()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管管吧,六皇子又發瘋了! 全城穿越:從元素支配開始進化 全皇朝靠偷聽我吃瓜躺贏,將我寵上天! 異詭江湖的唯一玩家 你一個獵戶,逐鹿中原合理嗎 快穿之嬌嬌是男生 術士劍仙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對了什麼 末世重生開飯店,預製菜饞哭喪屍王! 開局三輪配彆墅,我靠擺攤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