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電話給顧客解決_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_线上阅读小说网 

回電話給顧客解決(1 / 1)

老香坊的餘韻

粵北的丹霞山深處,有個叫香樟坳的村子。村子被千年香樟樹環抱,空氣中常年浮動著若有似無的清香,那是從村西頭的老香坊飄來的。香坊是座青磚小院,院裡擺著十幾個陶甕,裡麵釀著不同的香膏,牆角堆著曬乾的香茅、艾草、桂花,陽光曬過,香氣混在一起,濃而不烈,像浸了歲月的酒。香坊的主人姓溫,是位六十多歲的婦人,村裡人都叫她溫婆婆。溫婆婆製了一輩子香,指尖總帶著草木的芬芳,卻能精準地調配出百種香氣,從清冽的薄荷香到醇厚的沉水香,抹在皮膚上,能留一整天的餘韻。

這年白露,香樟葉剛泛黃,溫婆婆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用石臼搗著曬乾的桂花。金桂的花瓣細小,帶著蜜糖般的甜香,搗成碎末後,香氣更濃了,引得蝴蝶在石臼旁打轉。她要做一批桂花膏,給鎮上的老字號脂粉鋪當伴手禮,鋪子裡的掌櫃說,溫婆婆的桂花膏“香得正,潤得久,不像機器做的香膏,剛聞著濃,過會兒就散了”。

“溫婆婆,能給我做盒驅蚊香膏不?”一個背著竹簍的小姑娘跑進來,簍子裡裝著剛采的野菊花,是村東頭的阿杏,她弟弟總被蚊子咬,聽說香坊的驅蚊膏管用,特地來求一盒。“我用野菊花換,這花您能用不?”

溫婆婆停下石杵,聞了聞野菊花:“能用,野菊性涼,加在香膏裡,能清火氣。”她從屋裡拿出個小瓷盒,裡麵裝著淡綠色的膏體,“這是現成的薄荷驅蚊膏,你先拿去用,等我把野菊曬好了,再給你做新的。”

阿杏接過瓷盒,膏體帶著清涼的薄荷香,摸上去軟軟的,不像城裡買的藥膏那麼硬。“謝謝您婆婆!這膏咋做的呀?”

“不難,”溫婆婆指著牆角的薄荷和艾草,“把草藥搗成汁,和蜂蠟、芝麻油熬在一起,涼了就是膏。你看這蜂蠟,”她拿起一塊黃澄澄的蠟塊,“得是山裡養的土蜂蠟,融在油裡才勻,香味也鎖得牢。”

阿杏看著溫婆婆把桂花碎末倒進陶罐,又倒了些芝麻油,放在小泥爐上慢慢熬。火苗“劈啪”地舔著罐底,桂花的甜香混著油香彌漫開來,院子裡的蝴蝶飛得更歡了。“這得熬多久呀?”

“得熬到花瓣沉底,油變成金黃色,”溫婆婆用竹勺輕輕攪動,“火不能大,大了油會焦,香味就帶苦味了;也不能太小,小了藥性熬不出來,膏就沒效果。就像熬粥,得小火慢慢咕嘟,才能熬出稠稠的米油。”

阿杏蹲在旁邊看,隻見溫婆婆時不時舀起一勺油,對著光看,又湊到鼻尖聞聞。半個時辰後,油果然變成了琥珀色,她把陶罐從火上移開,濾掉桂花渣,再放進切碎的蜂蠟,用竹勺不停地攪,直到蠟塊融化,油和蠟融成一體。“這一步叫‘合膏’,”溫婆婆說,“蠟多了膏硬,蠟少了膏稀,得比例正好,塗在皮膚上才舒服。”

熬好的桂花膏倒進小巧的瓷盒裡,要放涼一夜才能凝固。溫婆婆給阿杏裝了盒驅蚊膏,又把野菊花攤在竹匾裡晾曬:“這花得陰乾,不能暴曬,不然香味就跑了。等乾透了,加薄荷、艾草一起搗,比單用薄荷驅蚊更管用。”

從那以後,阿杏常來香坊幫忙。她幫著曬草藥、洗瓷盒、給泥爐添柴,溫婆婆就教她認草藥——薄荷要選葉厚、莖紫的,香味足;艾草要陳的,新艾太衝;桂花要金桂,銀桂的香太淡。還教她辨香膏的好壞,說“好膏看著油亮,摸著細膩,塗在手上不黏膩,香味是一點點透出來的,不是猛地竄鼻子”。

“你聞這沉水香,”溫婆婆拿出塊黑褐色的香木,用砂紙輕輕磨了磨,“初聞是淡淡的木質香,過會兒會透出點甜,這叫‘前調’和‘後調’,好香都有層次,就像好曲子,一段比一段耐聽。”

阿杏把這些都記在心裡,找了個小本子,把溫婆婆說的製膏方子抄下來:薄荷膏要加3錢薄荷汁、2兩芝麻油、1錢蜂蠟;桂花膏要5錢桂花末、3兩油、1錢半蠟,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香膏盒,標著“涼處存”。

有天,村裡來了個做民宿的老板娘,看到溫婆婆的香膏,說想批量采購,放在客房裡當伴手禮。“婆婆,您這香膏太適合我們民宿了,帶著山的味道,客人肯定喜歡。”

溫婆婆有點猶豫:“我這小打小鬨的,做不了太多。”

“我幫您找人搭把手,”老板娘笑著說,“就按您的法子做,保證不偷工減料。”

阿杏也勸她:“婆婆,這樣更多人能用到您的香膏呀。”

溫婆婆點了點頭:“行,但是得說好,材料必須用咱山裡的,工序一步都不能少,少了一步,香味就變了。”

民宿老板娘請了兩個村裡的婦人來幫忙,溫婆婆手把手地教她們搗藥、熬油、合膏。阿杏就負責洗瓷盒、貼標簽,標簽是她畫的,上麵有香樟葉、桂花、薄荷,還寫著“香樟坳手工香膏”,看著質樸又親切。

新做的香膏有三種:桂花膏潤手,薄荷膏驅蚊,艾草膏止癢,裝在統一的小瓷盒裡,擺在民宿的前台,果然很受歡迎。有客人用完,特地來香坊買,說“這香膏帶著山風的味道,抹在手上,像把丹霞山的清香帶在了身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溫婆婆的兒子在城裡做電商,聽說家裡的香膏火了,特地回來拍了製膏的視頻,掛在網上賣。視頻裡,溫婆婆在香樟樹下搗藥,阿杏在旁邊添柴,陽光透過樹葉落在她們身上,像鍍了層金,配上輕柔的音樂,看得人心裡暖暖的。

“娘,您看,網上訂單都排到下個月了,”兒子拿著手機給溫婆婆看,“有人說想加盟,開連鎖呢。”

溫婆婆搖搖頭:“加盟就算了,咱這香膏,離了香樟坳的水和草藥,就不是這個味了。要做,就守著咱這院子做,保證每盒膏都是真材實料。”

阿杏跟著溫婆婆學了半年,也能獨立做簡單的香膏了。她做的薄荷膏,清清涼涼的,驅蚊效果一點不比溫婆婆的差。溫婆婆看著她把新做好的膏裝進盒裡,眼裡的皺紋笑成了花:“阿杏的手巧,做的膏比我的還勻。”

阿杏紅了臉:“都是您教得好。”

冬至那天,香坊來了位老中醫,看到溫婆婆的草藥香膏,連連點頭:“這法子好,草藥的藥性融在油裡,通過皮膚吸收,比煎藥方便,還不苦口。”他給溫婆婆提了個建議,“可以加些當歸、川芎,做盒活血的香膏,給坐月子的婦人用。”

溫婆婆聽了很歡喜,當天就采了當歸,和芝麻油、蜂蠟一起熬。新做的活血膏呈淡褐色,帶著淡淡的藥香,抹在皮膚上,暖暖的很舒服。阿杏的嫂子剛生了娃,用了這膏,說腰不酸了,手腳也不涼了。

“您這哪是香膏,是良藥啊!”阿杏的娘特地來道謝,給香坊送了袋新米。

溫婆婆笑著說:“香膏本就是藥,咱老祖宗早就說‘香藥同源’,好聞又管用,才是好東西。”

春風又吹進香樟坳,香樟樹抽出新葉,帶著青澀的香。老香坊的石臼裡,依舊搗著新采的草藥,泥爐上的陶罐裡,依舊熬著香香的油,溫婆婆和阿杏的身影在院中晃動,像一幅流動的畫。而那些裝在小瓷盒裡的香膏,帶著草木的芬芳和手藝人的心意,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把一份來自丹霞山的清歡,留在了每一寸肌膚上,每一縷餘韻裡。

您對這個關於老香坊和傳統香膏手藝的故事是否滿意?若有需要調整的情節、細節或氛圍,都可以告訴我,我會進行修改。

喜歡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請大家收藏:()末世降臨我分手了小仙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青冥劫:九世琉璃盞 仙逆原版小說 星光偏要吻煙台 帶著異能穿亂世,我成開國女帝了 重生撕毀離婚申請,隨軍夜被寵哭 人在泰羅,和光太郎稱兄道弟 重生女躲病嬌?我直接馴他當狗! 快穿:這個男人怎麼越來越瘋? 鎮魔司之狼 夏耕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