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野即使一直不被重視,也知道輕重。
他沒有表現出來陰霾的情緒,安靜待在她旁邊。
齊華對著她行禮後直起腰,“殿下能否移步。”
“可。”關雎雎點頭,兩人一起去了書房。
一身紅衣的男子看著他們的背影,拳頭緊緊握住。
“齊國使臣原定三日後歸國,然今晨收到父君來信,懇請太女借兵十萬,以禦匈奴。”
茶霧氤氳間,他抬眸觀察對麵女子的神色:“作為交換,齊國願意再上繳十年朝貢。”
關雎雎將白玉茶壺擱在案幾上,發出清脆聲響。
“齊華公子也想讓本宮借兵?”
齊華神色未變,“齊國百姓受擾匈奴已久,我作為齊國公子,自然是希望太女出兵的。”
他的話剛說完,對麵的少女輕笑一聲,然後手指沾了水漬,畫出一大一小兩個圈,“屆時齊國境內,齊公威望漸起,公子華這些年苦心經營的名聲——”
她素手一抹,唯餘下小圈,倏忽抬眸眼神玩味,“怕是會煙消雲散。”
“民,國之水也;名,浮之雲也。”男子眉眼如山煙雲霧,雅致淡然,“前者自然比後者要重上許多。”
關雎雎沒表態,而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齊公既然出口了,自然是要借的。”
“但是本宮不要朝貢,此次出兵,以王室的名義。”
以王室之名,救的是闋朝疆土,保護自己家,自然就不需要報酬。
換而言之——什麼借兵齊國,齊國不也是闋朝王室的附屬地嗎?
室內空氣仿佛凝滯,一股壓抑的氣氛升起。
“太女這是既要名聲,也要百姓啊。”齊華眼眸的光深了深,避重言輕。
“公子此言差矣,百姓本就是闋朝的百姓。”少女姿態看似閒散,可那雙微微上挑的桃花眸裡,卻透著刀鋒般的銳利。
她又把話題繞了回來。
百姓、疆土、諸侯國——都是王室的。
兩個人鋒芒相對。
最後是齊華最先收回視線,“王室的命令,想來父君作為臣子,也拒絕不得。”
她見他如此自然轉變態度,眼底劃過深思。
還真是難纏的角色……兩人一來一回,看似她占上風,但是她卻捉摸不透他到底什麼想法。
當然,要是那麼輕易被她看出來,那就不是如今站在齊國最高位連齊公都要忌憚的公子華了。
她看向外麵的落葉。
快要入秋了。
“齊國地處西南,應當沒見過雪吧?”
齊華沒想到她突然轉移話題,先是一愣,然後淡笑搖頭,“確實未曾……”
他跟著偏頭看向外麵金黃的秋色,“自古多少文人吟詩賦詞,寫文論道,都提及王都的秋景絕佳,果真百聞不如一見。”
關雎雎投過去一眼,他跟著回視。
故意的?
古來秋天多唱衰敗,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寫王都的秋景,因為王室軟弱,恰好應景啊。
齊華察覺到對麵懷疑又無法肯定的眼神,唇角微揚,垂眸抿了口茶。
好,她確定了,就是故意的。
“秋景雖佳,但不久入冬王都會很冷,齊華公子要早些做準備才好。”
她“善意”提醒。
他神色微僵。
這話的意思是——他們留下當質子,王室連炭火都不提供?
茶過三巡,話鋒幾轉。
最終誰也沒探出對方的底牌。
等齊華離開,關雎雎召了幾名將領。
“調王都精兵一萬,本宮再給你們陰兵十萬,沿途鳴鼓,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