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族那神秘而古老的祖地,山川環繞,靈氣氤氳,仿佛一片被歲月遺忘的淨土。
多寶道人站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周身散發著淡淡的上清道韻。這道韻是通天教主親自賜下的,為他指引著方向。
他仰望著天空,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期待。在這祖地之中尋找到那個特殊的孩童,他未來的弟子,人族的希望——伏羲!
林鏡早已將其中的種種緣由詳細地告知了他,所以他十分清楚,這個即將被他找到的孩子,乃是女媧聖人的兄長伏羲轉世之身。這一身份,讓多寶道人心中泛起了一絲糾結,女媧娘娘乃是他的師伯,可如今他卻要收師伯的哥哥為徒,這輩分該怎麼算呢?
這個事後再議,首要任務是將伏羲教導成才,帶領人族走向繁榮!
在道韻的指引下,多寶道人穿梭於祖地的村落之間,引得不少人族百姓側目,一縷上清道韻如遊龍般鑽入下方某個草屋。
他掐指推算,隻見那草屋頂上竟盤旋著陰陽二氣凝成的太極圖,屋簷下垂落的藤蔓無風自動,擺出先天八卦之形。
終於,他來到了一處寧靜的居所前,屋內傳出嬰兒清脆的啼哭。多寶道人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當他走進屋內,看到那繈褓中的嬰兒時,一種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嬰兒的眼眸明亮而清澈,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
多寶道人微微一笑,他向嬰兒的父母表明了來意,表示願意收伏羲為徒。
他的父母聽聞截教二字,眼中頓時閃過驚喜與感激。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漫長的歲月,可如今的人族依舊銘記著當初截教萬仙在巫妖大劫時期,不惜對抗妖族,也要救下萬千人族的英勇事跡。
如今聽聞自己的孩子可以拜入截教門下,這是何等的榮耀,他們自然是雙手讚成。
然而,當多寶道人帶著伏羲開始修行時,他才發現自己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醉心於修行和尋寶,從未收過一個弟子,如今麵對伏羲,他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就在多寶道人滿心疑惑與焦慮之時,腰上懸掛的截教令牌輕輕震動起來。一道奇異的光芒閃過,令牌竟然分化出了一塊獨屬於伏羲的令牌。
畢竟既然伏羲成為他的弟子,自然便是截教的一員了!
他將這塊令牌遞給伏羲。當伏羲接過令牌的瞬間,眼前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畫麵!
伏羲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林鏡閉關之前精心設計的人皇專屬模塊。
這裡麵包含了修行的精髓、人族發展的智慧以及治理部落的方法。每一個畫麵、每一段文字,都仿佛是一位智者在耳邊諄諄教誨。
有了令牌之上各種信息的教導,多寶道人頓時省心了不少。他看著伏羲如饑似渴地吸收著令牌中的知識,心中充滿了欣慰。
從此,伏羲開始在知識與修行的道路上慢慢成長起來。
或許是因為人皇的特殊使命與限製,修行上清法門的伏羲,儘管天賦異稟,卻一直無法突破煉虛合道,成就天仙。
多寶撫摸著弟子發間新生白發,忽然明悟:女媧以造人功德成聖,伏羲此世注定要以人族氣運證道。修行桎梏並非缺陷,而是天道為人皇設下的保護——若成天仙,便要受天道轄製。
隨著年紀的增長,伏羲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使命不僅僅在於個人的修行。
他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部落的發展,全心全意地幫助其所在的部落一步一步走向繁榮。
在伏羲的努力下,部落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帶領族人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建造房屋,發明了各種實用的工具。
僅僅過了幾年時間,他所在的部落便已經成為整個人族發展得最好的部落。其繁榮昌盛的景象,引得不少周圍的部落紛紛前來投奔。
一年大旱,七十二部落齊聚陳都求雨,伏羲卻帶人挖通地下暗河。當清泉湧出時,他站在八卦陣眼高呼:"人族當自強,豈能事事求天?"
此言一出,九天之上驚雷炸響!
十年間,伏羲的部落從數百人擴展到百萬之眾,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伏羲可以統一萬千部落,帶領人族走向新的篇章!
這一切,多寶道人和人族三祖都看在眼裡,他們心中既欣慰於伏羲在人族中所取得的威望與成就,可又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如今,伏羲憑借著自身的智慧與努力,已然得到了大部分人族的衷心認可,在眾人心中,他早已是人皇的不二人選。
然而,成為人皇的契機究竟在哪裡呢?。
伏羲每日麵對族人送上來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心中滿是憂慮與沉重。
巴郡突發洪水,洶湧的浪濤如猛獸般肆虐,瞬間淹沒了無數家園,數萬人在這場洪災中失去了生命;貴都半夜突然地陷,大地開裂,無情地吞噬著一切,又是無數人族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死傷慘重。
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災情報告,伏羲的眉頭緊緊皺起,內心如同被重錘狠狠敲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麼,儘管他殫精竭慮地將人族發展得越來越好,部落日益繁榮,人們的生活也逐漸改善。
可即便如此,隨隨便便一場天災人禍,能夠輕易地帶走無數同伴的寶貴性命。難道人族就隻能在這艱難險阻中,如風中殘燭般生存嗎?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伏羲獨自一人走出營帳,抬頭仰望滿天星辰。那浩瀚的星空,宛如一幅神秘而深邃的畫卷,無數星辰閃爍著微弱而堅定的光芒。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靜止,伏羲沉浸在對人族命運的深刻思考中。
突然,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好似明悟了什麼。
他意識到,僅僅發展人族的物質生活遠遠不夠,若想讓人族真正擺脫困境,走向長久的繁榮昌盛,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能夠預測天災、應對人禍,讓人族在麵對大自然的無常和世間的種種困難時,擁有更強的抵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