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色籠罩的蜿蜒山脈之上,繚繞的雲霧給這片山林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地藏身形隱匿在陰影之中,肩頭扛著一大包沉甸甸的寶物,腳步匆匆卻又小心翼翼,宛如一隻警覺的夜貓,鬼鬼祟祟地朝著一處隱蔽的山洞潛行而去。
周圍的樹葉被山風刮得沙沙作響,更襯出這片山林的幽深寂靜。
“來財來財,金山銀山全都來!”地藏壓低聲音,快速念出這句獨特的暗號。
話音剛落,原本平平無奇的山洞入口處,緩緩升起一道縫隙。一雙賊眉鼠眼從縫隙中探出,來人正是元狽。
他目光警惕地打量著地藏,聲音中帶著狐疑:“暗號正確,你是?”
地藏臉上立刻堆起笑容,語氣熱絡地說道:“道友不記得了嗎?在下五十年前救過你。當時你還送了我一塊奇珍玉石,我一直銘記於心呢!”
元狽聞言,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五十年的時光在他記憶中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但地藏的這番話,還是打開了他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
那是一個烈日高懸的正午,元狽在山林中躲藏了許久,腹中饑餓難耐,終於按捺不住寂寞,決定冒險外出尋找些肉食果腹。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一頭闖進了一處大妖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當他發現危險時,周圍早已被大妖的氣息所籠罩,退路也被徹底截斷。
元狽奮力掙紮,卻如同困獸般無力。就在他以為自己即將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和尚的身影出現在了陷阱邊緣。正是地藏,他毫不遲疑地出手,擊殺了那頭大妖,將元狽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經曆了這場生死危機,元狽深受觸動。
反正早晚都是一死,不如回到截教,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於是,元狽回到了曾經居住的地方,從地底深處挖出了那塊被他深埋多年的截教玉牌。
多年未曾使用,玉牌表麵落滿了灰塵。元狽懷著忐忑的心情,顫抖著雙手,催動了玉牌。
令他驚訝的是,玉牌之上並沒有傳來任何懲罰的消息,仿佛他當初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影響一般。
不僅如此,這麼多年來,屬於他的那份截教弟子的獎勵,竟然一直在積累,隨時都可以領取。
元狽確認截教並未將自己逐出,並且沒有絲毫懲罰,一顆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為表感激救命之恩,他隨手從儲物囊中取出一顆靈寶強化石,贈予地藏。
誰能想到,地藏運氣極佳,僅僅使用這一顆強化石,便成功將手中法寶進階為上品後天靈寶。
在地藏的再三請求下,元狽又忍痛割愛,以十分優惠的價格與他交易了三顆強化石。
時光匆匆,一晃多年過去。當地藏再次出現在山洞前,元狽雖有些意外,但並不看好。
畢竟在他的記憶中,地藏當初極為貧窮,全身上下最值錢的,便是從那隻大妖處獲取的妖丹。
當時,元狽念及救命之恩,沒有收取任何手續費,才讓地藏用妖丹換取了三顆低級強化石。
“原來是大師啊,多年不見,風采依舊!快進來坐坐吧!”元狽謹慎地檢查了周圍環境,確認沒有異常後,才熱情地將地藏迎進山洞。
地藏踏入山洞,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曾經樸素簡陋的山洞,如今裝飾得金碧輝煌。
洞壁上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地麵鋪著珍稀的靈木,各種奇珍異寶隨意擺放,宛如一座寶庫。
地藏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羨慕,暗暗感歎:區區一隻狽妖,竟能如此富有!
回想起當初,地藏見到元狽時,就曾動過將其度化的心思。
但後來聽聞元狽是截教弟子,他最終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地藏定了定神,放下背上沉甸甸的布袋,目光誠懇地看著元狽,說道:“狽兄,貧僧此次前來,是想再換取之前那種玉石。不知你這裡是否還有存貨?”
元狽微微一怔,隨即笑道:
“大師既然開口,我自然會儘力滿足。不過,這種玉石極為稀有,大師應該明白吧!不知大師此番帶了什麼寶貝來交換?”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地藏帶來的布袋上,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元狽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財迷,對寶物的感知極為敏銳。
他一眼就看出地藏背著的布袋絕非凡品,儘管無法確切感應到裡麵的東西,但憑借多年來與各種寶物打交道的經驗,他敏銳地察覺到布袋裡的東西必定價值連城。
“看來又有大生意上門了!”元狽心中暗自竊喜,自從發現截教玉牌還能正常使用,而且自己並未受到懲罰後,他的膽子逐漸大了起來。
這些年,元狽偷偷摸摸地做起了靈寶強化石的生意。
他穿梭於山林之間,與一些山野精怪和尋常小妖進行交易。雖然每次交易都能有所收獲,但這些生意規模都很小,不過是小打小鬨罷了,根本無法滿足他對財富的渴望。
地藏看著元狽眼中閃爍的貪婪光芒,自信滿滿地說道:“狽兄放心,此次帶來的東西,肯定不會讓你失望。不過,那玉石能否先讓我看上一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次,他帶來了諸多珍貴的寶物,在他看來,這些寶物足以換取大量的玉石。
地藏心中估算著,恐怕隻需拿出幾件寶物,就能夠將元狽身上的玉石全部換走。
而且,地藏還有更深的打算。他認為,如此逆天的寶物,截教必定會嚴加看管,元狽能擁有這些玉石,極有可能是暗中偷盜得來的。
不然,放著金鼇島那得天獨厚的修行環境不去享受,跑到這窮鄉僻壤之地做什麼?
元狽聽聞地藏的請求,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大手瀟灑一揮,三顆散發著神秘光芒的玉石便懸浮在地藏麵前。
“大師儘管放心,不瞞你說,小弟在截教就是負責管理寶庫的,這玉石,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