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軒轅自泰山封禪歸朝後,便一頭紮進人族事務的梳理中。
中原大地剛經戰亂,部落間的地界劃分、流民安置、農耕曆法修訂,樁樁件件都需他親自主持。殿內案牘堆積如山,竹簡上的甲骨文密密麻麻,軒轅卻未有半分懈怠!
人族剛坐穩天地主角之位,根基尚淺,唯有勤勉理政,才能守住這份氣運。、
可這般忙碌不過半月,一道無形的天道意誌便悄然降臨。
那意誌未顯凶威,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催促,如重錘般敲在軒轅的道心上。
他望著案頭尚未批複的竹簡,指尖輕輕摩挲著象征人皇權柄的人皇劍,印身流轉的人道金光忽明忽暗,似在與他共鳴,又似在惋惜。
“終究還是來了。”
軒轅輕歎一聲,將人皇劍鄭重交予身邊的顓頊說道:“吾去後,人族事務便托付於你。切記,守好中原,莫要輕易卷入洪荒諸聖紛爭。”
顓頊跪地接印,眼中滿是不舍,卻也知曉天道意誌不可違,隻能重重頷首。
軒轅整理好帝袍,周身人道氣運縈繞成光,化作一道流光衝天而起。
他未向任何族人告彆,隻留下一道意念回蕩在宮殿上空:“人族當自強!”
火雲洞深處,終年彌漫著溫潤的靈氣,洞內石壁上刻滿了人族文字,記載著人族從誕生到崛起的曆程。
天皇伏羲端坐於八卦石陣中央,指尖輕劃虛空,卦象流轉間,似在推演著人道未來!
地皇神農則守在一株七彩仙草旁,手中木杖輕敲地麵,仙草便散發出道道生機!
當軒轅的身影出現在洞口時,伏羲與神農同時抬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伏羲收起卦象,輕聲道:“天道催促,終究是躲不過的。”
神農也放下木杖,起身迎向軒轅:“不必多想,你已經做得還不錯了!”
軒轅苦笑點頭,開口詢問道:“按理來說,吾等人皇理應守護人族才是,為何要困於這火雲洞之中,看著這虛無縹緲的氣運?”
“你也察覺到了?”伏羲率先開口,指尖再次浮現卦象,隻是這次的卦象卻一片模糊,滿是變數!
“吾近日推演人道運勢,總覺得有一層無形的力量在壓製。按說人族既為天地主角,天道當全力扶持,可如今……”
神農接過話頭,語氣中帶著困惑:
“吾以地皇本源感應洪荒,發現那截教玉牌傳播時,但凡靠近人族聚居地,便會被一層劫氣阻攔。
那劫氣並非針對截教,更像是針對人族——似是不願人族接觸外界道韻,這與道祖鴻鈞當年‘人族主世’的斷言,完全相悖。”
軒轅聞言,眉頭緊鎖:
“吾歸朝後,也曾嘗試讓族人接觸截教玉牌,卻發現剛剛到手,那玉牌便化為點點星光崩碎了!”
他頓了頓,抬手祭出一縷人道氣運,那氣運在密室中流轉,卻隱隱透著一絲滯澀
:“如今人族氣運雖已歸一,可吾等能清晰感受到,人道正在悄然誕生。
這本是天大的機緣,可天道不僅沒有扶持,反而處處壓製——仿佛在怕人道成長過快,脫離它的掌控。”
伏羲聞言,指尖卦象劇烈波動,似有新的推演結果浮現:
“道祖當年說‘人族主世’,卻未說人族可自主掌控命運。
或許在天道眼中,人族隻是承載氣運的容器,而非真正能與天道並立的‘主角’。它允許人族繁榮,卻不允許人道崛起,怕人道威脅到它的至高地位。”
“可截教玉牌本是普惠洪荒之物,與人道並無衝突。”
神農不解道,“玉牌中的道韻包羅萬象,人族若能習得,不僅能提升自身實力,還能壯大人道根基。天道為何要阻攔?”
軒轅沉默片刻,緩緩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