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獅聞了王卓群之言,隻覺一股熾烈怒火自丹田直衝靈台,震得五臟六腑顛倒翻騰。它渾身金毛根根倒豎,利爪深掘入青石地磚,迸出點點火星:“好你個王卓群!區區凡人竟敢撕我金麵,破我法相!”聲若驚雷炸響,震得簷角銅鈴嗡嗡作響。
它猛然昂首望向西方,瞳中燃起兩簇幽藍火焰:“待我踏碎九重雲,直上靈山聖境!定要跪稟尊者法駕,求‘笑獅羅漢’親開慧眼——且看你這狂徒今日所言,可能承得住西天佛火灼心?”
狂風忽起,卷著落花掠過笑獅漸趨透明的法身。它最後睨向凡塵的那眼,帶著七分怨毒三分譏誚:“待我佛法旨垂落九天,倒要看你王卓群是跪碎昆侖玉階,還是掀翻東海怒濤!”話音未落,一道金光裂空而去,唯餘幾縷獅鬃化作金粉,在暮色裡明明滅滅。
說罷,笑獅強提一口真氣,那雄壯身軀微微晃動,勉力撐起。它的獅首在日光下黯淡無光,方才與王卓群交手時留下的內傷仍在經脈中隱隱作痛。它步履沉重地走向始終靜立一旁的“笑羅漢”法華,每踏出一步,腳下土地便裂開細密紋路。
法華那張終日含笑的圓臉上,此刻嘴角彎得愈發深邃。他雙手合十,眼角堆起層層笑紋,可那笑意卻未達眼底——眸中閃爍的是壓抑不住的喜色。他快步迎上,伸手欲扶,寬大袖袍在風中獵獵作響:“獅祖明智。那王卓群仗著幾分神通,竟敢對靈山不敬,豈知天外有天?”
笑獅一把抓住法華伸來的手臂,五指如鐵鉗般收緊:“走!”話音未落,二人已化作一金一紅兩道流光衝天而起。狂風呼嘯間,笑獅回首瞥了眼漸遠的戰場,但見斷壁殘垣間仍縈繞著王卓群留下的凜冽劍氣,不由冷哼一聲。
法華緊隨其後,心中快意如潮水翻湧。他仿佛已看見大雷音寺萬丈佛光中,佛祖垂目間展現的無上威嚴;看見王卓群在那恢弘佛力前跪伏戰栗的模樣。他忍不住以秘法傳音,聲線因激動而微顫:“獅祖,那小子雖能破你我的‘笑裡藏刀’,但佛祖拈花一指便能定三千世界。他這般狂妄,正該受無間煉獄之苦……”
雲海在他們腳下翻騰,靈山聖境的方向已隱約傳來梵唱之音。笑獅卻突然悶哼一聲,唇角滲出一縷金血,顯然強行動用遁術讓他傷勢加重。法華見狀,眼中笑意更盛,手中悄然渡去一道精純佛元,心底默念:飛得再快些,好讓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早日領教什麼叫真正的天威難犯!
此時,靈山聖境正值法會,大雄寶殿內梵唱如海。萬道金光中,如來端坐九品蓮台,口吐微妙真言,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八百羅漢、諸天菩薩皆凝神靜聽,整座寶殿籠罩在莊嚴佛光之中。
忽見如來眉間白毫相光微微一顫,誦經聲戛然而止。眾弟子訝然抬頭,但見佛祖垂目望向雲層之下的南瞻部洲,法眼中流轉著三千世界的因果脈絡。
“善哉。”如來聲如琉璃鐘鳴,震醒滿座聽法人,“下界東土現一奇童,甫出世便斬滅暗係妖界魁首黑山老妖。”
文殊菩薩指間撚動的菩提子驟然停頓,殿中響起細微的抽氣聲。那黑山老妖盤踞妖界千年,吞噬過八十一具金身羅漢,便是連觀音的楊柳枝也曾被其妖氣所汙。
“而今,”如來法音漸沉,殿外八功德水無風起浪,“此子正與繼任首領黑狐娘娘周旋。”
迦葉尊者合十的指節微微發白,但見佛祖掌中幻現人間景象:血色月光下,少年衣袂染塵,身後萬千狐影如潮水湧動。一縷若有若無的先天清氣環繞其身,竟與靈山本源隱隱呼應。
觀音玉淨瓶中的甘露忽然蕩漾,瓶中楊柳枝無風自動。眾菩薩皆見那少年眉間一點朱砂,恍若昔日悟空拜師時烙下的戒印,卻又透著連佛法也難以窺破的玄機。
整座靈山忽然寂靜,隻有如來最後的偈語在七寶池中泛起漣漪:“三界棋局再啟,這場因果,當由我等親自了結。”
如來周身佛光如漣漪般蕩漾,映照著諸天菩薩的寶相莊嚴。他目光垂落,似能穿透三十三重天,直抵人間某個不起眼的角落。
“那孩童雖隻十載春秋,”如來聲音如梵鐘鳴響,每個字都帶著慈悲的震顫,“然其心竅通明,每逢見眾生疾苦,必折一馬當先,與妖邪一番搏鬥,以好安定人間。
地藏菩薩手持寶珠出列,珠光中顯現出人間景象——個十歲的孩童正手拿寶劍力斬妖邪。“此子確非凡品,”菩薩眉間白毫微動,“然則紅塵濁浪最易湮沒赤子之心。”
“正因如此,”如來指尖綻出千葉寶蓮,每片蓮瓣都映照著未來的光影,“需以《九華真經》為試金石。此經載八萬四千法門,得之可通三世因果,必引三界動蕩。”突然,蓮池無風自動,萬千蓮蓬同時吐出金色經文,在空中結成“慈悲”“堅忍”“舍身”六字真言。
觀音輕拂楊枝:“妖界眾大能近日在幽冥血海蠢動,若得真經...”話音未落,殿外突然雷聲轟鳴,十八羅漢的兵器自行鳴響示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正是考驗所在。”如來合掌時,天女散下的曼陀羅花皆化作金粉,“地藏,你需將真經現於九華山中,設下重重考驗。那孩童若能守正破障,方證菩薩心腸。”
諸天菩薩見如來掌中顯現未來光影:那孩童在血雨腥風中護持經卷,身後盛開九品蓮台。文殊的獅子忽然俯首,額間王字迸發毫光,照見孩童前世竟是開天辟地的修行者。
殿外雲海翻湧,似已預見這場即將席卷三界的因果洪流。
果不其然,佛祖話音落下,蓮台周圍的祥雲微微一滯。列席的菩薩們雖仍保持著寶相莊嚴,手中撚動的菩提子卻不覺慢了下來;後排的羅漢們更是忍不住交換眼神,靠得近的幾位已借著袈裟寬袖的遮掩,以指尖在膝頭快速叩擊著旁人看不懂的暗語。
“靜心羅漢,你可見過那孩子?”伏虎羅漢側身低語,喉結微微滾動。
被問話的白眉老僧緩緩搖頭,腕間沉香念串發出細碎碰撞聲:“九華山結界三百年未現異動,如今竟要為一個稚子開啟...”
前排的觀音玉淨瓶中忽有楊枝輕顫,一滴甘露墜入雲海。但見文殊菩薩指間經卷微抬,檀香隨他俯身的動作流轉:“《九華真經》上次現世時,阿修羅王焚毀三座梵天城池。”他話音雖輕,卻讓附近幾位聽清的羅漢齊齊屏息。
十八伽藍中有人忍不住撫上腰間戒刀,刀柄纏著的金繩已磨得發亮——那是上次經書爭奪戰中留下的痕跡。坐在最末的年輕羅漢忽然被身後韋陀天尊的降魔杵輕點肩頭,鎏金杵身上映出他瞬間蒼白的臉。
雲端傳來地藏王一聲輕歎,他座下諦聽神獸耳尖轉動,將諸多竊竊私語儘收耳中:
“據說那童子在娘胎裡就會誦《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