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穿過酒店窗縫,帶來一絲寒意。羅錚站在落地窗前,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實驗室大樓。他的手機屏幕上還殘留著夏嵐的消息,以及那句“他們想讓我們退縮,我們就偏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實力”。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他從未退縮。
第二天清晨,一封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郵件打破了沉寂。標題簡潔有力:臨床試驗結果確認——藥物有效率92.7。
羅錚點開附件,密密麻麻的數據在屏幕上滾動。他深吸一口氣,手指快速滑動,直到看到最終結論:該藥物對變異病毒株具有顯著抑製作用,可作為一線治療方案推廣使用。
他沒有立刻轉發,而是將整份報告保存下來,然後撥通了王博士的電話。
“王博士,準備召開緊急會議。”
十分鐘後,會議室已經坐滿了人。研發團隊、法務部、公關部、國際事務組……每個人都清楚,這一刻意味著什麼。
“我們成功了。”羅錚將報告投影到屏幕上,“這是全球第一款針對該變異毒株的特效藥,也是我們國家首次主導此類重大醫療突破。”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我們要麵對的是什麼?”王博士問。
“是認可,是信任,是責任。”羅錚語氣堅定,“我們必須確保它被正確使用,不能讓它成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會議持續了整整兩個小時。最終決定:向世衛組織提交完整數據,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同時在國內啟動大規模生產計劃,優先供應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幾天後,羅錚帶著團隊飛往日內瓦,參加由聯合國組織的全球抗疫成果發布會。
會場上,各國專家齊聚一堂。羅錚站在講台上,身後大屏幕播放著臨床試驗的影像資料。
“這款藥物的研發過程並不順利。”他開口說道,“但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科學不是武器,而是拯救生命的希望。”
當他展示出最後一張圖表時,全場響起了掌聲。
一位歐洲代表起身提問:“你們是如何做到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複雜的藥物開發?”
羅錚微微一笑:“中醫講究‘扶正祛邪’,西醫強調‘精準靶向’。我們將兩者結合,用現代科技驗證傳統智慧,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問答環節結束後,幾位外國專家主動上前與羅錚交流,表達合作意願。有人提出邀請他前往本國進行學術訪問,也有人詢問是否可以引進生產線。
發布會結束後,羅錚走出會場,陽光灑在他臉上。手機震動了一下,是沈悅發來的消息:
【看到新聞了,為你驕傲】
他嘴角微揚,回了一句:
【等我回來】
當天晚上,羅錚收到一封來自國務院的特彆通知:鑒於其在國際抗疫中的突出貢獻,擬授予“國家級抗疫英雄”稱號,並邀請其回國出席表彰大會。
他沒有立刻回複,而是打開電腦,開始整理回國後的行程安排。
一周後,羅錚乘坐專機返回國內。機場出口處,早已擠滿了媒體記者和歡迎人群。閃光燈此起彼伏,鏡頭對準走下舷梯的他。
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沈悅。她穿著白色護士服,手裡捧著一束鮮花,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容。
羅錚快步走過去,接過花束,輕聲說:“讓你久等了。”
“不辛苦嗎?”她關切地問。
“還好。”他笑了笑,“隻是有點累。”
兩人並肩走向接機車,身後是喧囂的人群和不斷閃爍的鏡頭。
車內,沈悅靠在他肩膀上,輕聲說:“你這次回來,打算休息幾天?”
“恐怕不行。”羅錚搖頭,“華瑞那邊還在動作,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那你得注意身體。”她抬頭看著他,“彆把自己逼太緊。”
羅錚輕輕握住她的手:“我會的。”
車子駛入市區,沿途高樓林立,街道兩旁掛滿了“致敬抗疫英雄”的橫幅。羅錚望著窗外,心中卻沒有絲毫輕鬆。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