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局勢逐漸好轉時,政策問題又浮出水麵。
德國衛生部突然通知,所有未獲得歐盟醫療器械認證的產品不得在市場上銷售。這意味著羅錚的產品必須重新提交資料,等待漫長的審批流程。
“這不是巧合。”夏嵐皺眉,“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推動。”
羅錚沒有反駁,他很清楚,這場較量遠比想象中複雜。
為了突破政策壁壘,羅錚決定親自拜訪德國衛生部的一位高級官員。
對方是個典型的官僚,態度冷淡,隻給了十五分鐘時間。
羅錚沒有帶太多資料,隻準備了一份簡明扼要的報告,重點強調了中醫在慢性病管理和術後康複方麵的獨特優勢,並引用了幾個真實案例。
“我不是來推銷產品的。”他說,“我是來探討一種可能的合作模式。如果我們能在德國建立一個中醫研究中心,不僅能促進醫學交流,還能為你們的醫保係統節省開支。”
官員聽完後沉思片刻,最終答應考慮這個提議。
離開辦公室時,羅錚知道,這隻是第一步。
幾周後,產品終於獲得了臨時準入許可,允許在特定醫療機構試用三個月。
羅錚趁熱打鐵,組織了一場公開演示會,邀請了幾十名醫生和研究人員到場觀摩。
現場,他親自為一位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患者進行了“玄門九針”治療,並記錄下了患者的實時生理指標變化。
數據顯示,短短三十分鐘內,患者的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均有明顯改善。
會場裡響起掌聲,幾名醫生當場表示願意參與後續的研究項目。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羅錚靠在沙發上,望著窗外的城市燈光。
他知道,這一戰還沒結束。
東南亞生物科技公司依舊在暗中活動,而他們的目標顯然不隻是歐洲市場。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幫我查一下,這家公司最近有沒有跟日本或東南亞的製藥企業接觸。”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回答:“已經有線索了。”
羅錚點了點頭,目光沉靜如水。
第二天一早,他就讓助理安排了下一程的行程——東京。
他要親自去看看,這家公司在亞洲的動作究竟有多快。
飛機起飛前,他最後看了一眼柏林的天際線,心中已有答案。
這條路,隻能繼續走下去。
喜歡退役神醫:從醫院崛起,護國之戰請大家收藏:()退役神醫:從醫院崛起,護國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