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錚站在辦公室窗邊,望著樓下熙攘的街道。手機屏幕上還停留著那條信息:對方已經開始散布關於我們的負麵新聞,說我們的產品影響嬰幼兒健康。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拿起電話,撥通了夏嵐的號碼。
“我已經聯係了幾位教育界的熟人。”夏嵐的聲音傳來,“有一所重點中學願意嘗試合作,做一場病毒防控知識普及活動。”
羅錚點點頭:“時間、場地安排好了?”
“下周三上午,他們安排了一節課外拓展課,學生都是初一到初三的年齡段。”
“好,我準備一下內容。”
掛掉電話後,他打開電腦,調出之前整理的中醫防疫資料。自從新藥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團隊也開始關注公眾教育這一塊。尤其是最近,隨著網絡上關於嬰幼兒健康的謠言增多,他意識到科普的重要性。
第二天一早,羅錚就來到學校會議室。幾位校領導已經等在那裡,神情略顯謹慎。
“羅總,說實話,我們對中醫在病毒防控中的作用還是有些保留意見。”校長開門見山。
“我理解。”羅錚坐下,從包裡拿出一份資料,“這是我們在醫院和社區開展過的幾次講座數據,包括參與前後學生的認知變化、行為改善情況,以及後續追蹤反饋。另外,我也準備了一些現代醫學與中醫結合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打消您的顧慮。”
他一邊說,一邊將資料分發給在場的人。
“這場活動不會占用正式課程時間,我們會配合學校的作息安排,控製在四十分鐘內。同時,我們會用互動問答、小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容易接受。”
校長翻看著資料,眉頭漸漸舒展:“你考慮得很周全。”
會談結束時,雙方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臨走前,一位副校長隨口提到:“下個月有個校際交流活動,如果你們這次效果不錯,可以考慮參加。”
羅錚點頭記下。
幾天後,羅錚帶著團隊走進校園。操場上學生們正在列隊,陽光灑在他們的臉上,顯得格外精神。
“今天這節課,是關於病毒防控的知識分享。”班主任介紹道,“主講人是羅醫生,他也是我們市裡知名的中醫專家。”
學生們鼓掌歡迎。
羅錚站在講台上,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他清了清嗓子:“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班上有人感冒發燒,是不是比平時多了?”
幾個學生點頭。
“那你們知道怎麼預防嗎?”他繼續問。
“戴口罩!”有學生舉手回答。
“洗手!”另一個補充。
羅錚笑了笑:“很好,這些都是基礎措施。但你們知道嗎?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增強體質來提高免疫力。”
接下來的時間裡,他用動畫演示、實物模型講解了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又結合生活案例說明了中醫調理的重要性。
“比如這個穴位——”他在自己手上比劃,“按壓它可以幫助緩解鼻塞,適合在換季時使用。”
課堂氣氛漸漸活躍起來,學生們紛紛模仿他的動作。
到了互動環節,一個小男孩站起來:“羅醫生,您剛才說的那種草藥叫什麼?我在家見過,味道很特彆。”
“這是蒼術。”羅錚笑著回答,“它在中醫裡常用於驅濕避穢,特彆是在流感季節,可以用它煮水熏蒸房間。”
小男孩點點頭,認真地記下來。
活動結束後,老師組織學生們填寫問卷。羅錚走到教室後排,看到一位女生正低頭寫什麼。
“你在記錄什麼?”他好奇地問。
“我想把今天學到的內容整理成筆記,回家講給我弟弟聽。”她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
羅錚心中一動,這種自發傳播知識的熱情,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幾天後,羅錚收到了學校發來的反饋報告。數據顯示,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表示學到了實用的防護知識,七成以上的學生表示願意在生活中實踐。
“下次能不能再來一次?我們想讓高年級的學生也聽聽。”校長在郵件中寫道。
羅錚回信確認了時間,並附上了一份更詳細的方案。他開始聯係其他幾所學校,準備擴大活動範圍。
就在他整理資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夏嵐發來的消息:“那幾家兄弟學校對你的活動很感興趣,我幫你牽線了嗎?”
羅錚嘴角微揚,回複了一個“好”。
窗外的天色漸暗,城市燈火次第亮起。他起身關上窗戶,回頭看了眼桌上攤開的教案,手指輕輕滑過其中一頁。
那頁紙上寫著一句話:
“最好的防護,不是躲避病毒,而是讓身體成為它們無法突破的堡壘。”
喜歡退役神醫:從醫院崛起,護國之戰請大家收藏:()退役神醫:從醫院崛起,護國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