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九重藻井上的河圖洛書泛起漣漪,七十二口鎏金銅缸按三垣二十八宿方位排列,每口缸內懸浮的炁化糧結晶都折射出不同色彩。方世襄手托羅盤站在天市垣方位,看著盤中磁針瘋狂旋轉:"熒惑星已入太微垣,子時三刻地脈將現裂隙。"
林玄素將千機盤置於殿心陰陽魚位置,盤中浮現的地下暗河竟有蛟龍虛影遊弋。郭守和突然掀開殿柱帷幔,露出繪有隋唐運河的《禹跡圖》,手指劃過"龍蛻"標注處時,羊皮地圖突然自燃,灰燼中升起立體水脈圖。"通濟渠故道在此處轉折,水下十丈有楊素所建石室,可藏三十六天罡之數。"
陳墨生從袖中抖落數百青銅構件,矩尺輕敲地麵,零件自動拚合成船模。"星槎需用雷擊木為骨,覆以昆侖冰蠶絲。"他說話間,船模突然膨脹至真船大小,船身密布的鎮煞紋路在月光下流轉,"每艘載二斛炁化糧,以本命星符為帆,借地磁之力航行。"
方世襄割破掌心將血灑在千機盤上,鮮血凝成北鬥七星墜入暗河水脈:"方懷遠叛變前,在炁脈豢養九幽煞。星槎入水時需以方氏血脈為餌......"話音未落,盤中的蛟龍虛影突然暴起,咬住北鬥血星吞入腹中。郭守和立即將青銅虎符插入船首,符上八思巴文發出金光,蛟龍這才溫順地盤踞船底。
子夜時分,四大世家子弟齊聚通濟渠遺址。郭守和將虎符插入岸邊睚眥石像口中時,河道轟然開裂,露出下方泛著磷光的暗河。林玄素展開《天工密卷》,誦念聲引動河底二十八宿燈陣:"天船東指,地脈西流!"第一艘星槎入水瞬間,船身四象紋路點亮,驚起萬千熒光水母。
方世襄立於首船,手腕傷口不斷滴血。當第九滴血落入暗河,水麵突然沸騰,九條鐵索破水而出纏住船身。陳墨生擲出青銅鎖鏈,鎖頭雕刻的饕餮紋張口咬斷三條鐵索。"還不夠!"方世襄撕開衣襟,胸口朱雀紋飛出烈焰,將剩餘鐵索燒成赤紅。郭守和趁機將渾天儀沉入水中,儀身投射的星圖將鐵索定在虛空。
船隊行至龍蛻峽,兩側岩壁突然收縮,露出阿合馬部將的狼頭圖騰。十二具鐵浮屠屍傀破壁而出,手中彎刀刻滿吸魂咒文。林玄素厲喝:"啟天羅!"所有星槎同時升起符帆,星符交織成網困住屍傀。方世襄咬破舌尖噴出血霧,血珠融入星網後竟化作火流星,將屍傀鎧甲熔成鐵水。
寅時三刻,首船星符突然大亮。郭守敬望見岩壁上"天倉"二字,激動地扯斷數根白須:"開啟隋朝秘倉!"陳墨生揮動矩尺敲擊船板,星槎底部伸出青銅觸手插入岩縫。隨著機關轉動,整麵岩壁緩緩升起,露出內部由鐘乳石柱構成的天然倉庫。每根石柱頂端都嵌著青銅鑒,將星輝折射成保護炁化糧的七彩光幕。
當最後一艘星槎駛入光幕,暗河突然改道。洶湧的地下水流衝刷著狼頭圖騰,千年未腐的朱砂咒文竟被衝成血水。千機盤上的大都光影中,角宿星悄然移入紫微垣,與北鬥七星結成新陣。林玄素撫摸著石壁上楊素留下的題刻,忽然發現暗紋中藏著句讖語:"四姓血未儘,千機鎖長存......"
返程時暴雨傾盆,郭守和卻望著雲縫中若隱若現的北辰星微笑。他懷中新製的本命星符微微發燙,符上浮現的紫微垣星圖裡,正有一點金芒向著天倉方位緩緩移動——那是最後一斛炁化糧融入地脈的印記。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再道……
喜歡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請大家收藏:()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