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的鼓山湧泉寺,秦古陽正在藏經閣整理殘卷。突然響起的敲門聲驚飛簷角銅鈴,門外站著披頭散發的曹川,手中捧著個鎏金銅匣。
"物歸原主。"曹川聲音嘶啞,打開銅匣露出裡麵的磁州窯瓷片,"郭爺爺說...這上麵有你要的"白鶴丹方"。"
秦古陽接過瓷片時,閣內的無影燈突然將花紋投射在牆上,顯現出完整的《海漕圖》。圖中台灣海峽某處閃爍著熒光標記——正是當年郭家藏寶的坐標。
"其實..."曹川突然跪倒在地,"我查過家族秘檔。當年理學院遇襲時,是曹家先祖偷偷救出了七個學子。"他顫抖著取出塊玉佩,"這是其中一位學子留給我祖上的信物。"
秦古陽接過玉佩,發現背麵刻著"格物致知"四字。當他將玉佩按在師門傳承的《學宮遺冊》上時,書頁間突然浮現金色文字——正是失傳七百多年的理學心法。
晨鐘響起時,郭老爺子與曹老爺子並肩站在寺門外。兩位老人望著初升的朝陽,手中各自握著一片磁州窯瓷片。當瓷片拚合時,上麵的八思巴文組成完整的句子:"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榕城國安局的密室裡,鄭局長正在審閱一份特殊檔案。屏幕上並列著三張照片:曹川在平潭保稅區的出入記錄、秦古陽在敦煌的考古報告、郭沁瑤在台灣海峽的聲呐掃描圖。
"報告局長,"南宋遺寶"的坐標已經確認。"技術員調出三維海圖,"但海底磁場異常,需要曹家的"透骨砂"和郭家的"分水器"才能打撈。"
鄭局長合上檔案:"通知曹老和郭老,就說...理學院當年的課題,該結項了。"
當夜,閩江入海口集結了一支特殊船隊。曹家的仿古福船上,曹川操作著祖傳的羅盤;郭家的科考船上,郭沁瑤調試著量子探測器;而居中那艘掛著"閩科考003"的船上,秦古陽正將青銅短劍插入某個古老的基座。
當三艘船呈品字形排列時,海麵突然浮現發光的幾何圖案。秦古陽翻開《學宮遺冊》最後一頁,輕聲念出七百多年前理學院長的遺訓:"格物致知,不以私害公。"
深海傳來沉悶的機械運轉聲。通過聲呐屏幕可以看到,海底的沉船正在緩緩開啟一個磁懸浮的金屬匣。匣中存放的並非金銀財寶,而是一套完整的《永樂大典》備份典籍——這正是當年理學院拚死保住的文明火種。
朝陽升起時,曹老爺子與郭老爺子在甲板上碰杯。兩位老人將磁州窯茶盞摔碎在船頭,瓷片上的八思巴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些文字翻譯過來,正是三家祖訓的共同內核:"護文明薪火,守天地正道。"
海浪聲中,秦古陽看見曹川悄悄將一枚銅錢塞進郭沁瑤的工具包——那是曹家祖傳的"漕幫信錢",邊緣刻著"不負山河"四字微雕。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再道……
喜歡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請大家收藏:()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