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灰色的天空。並非晴朗的湛藍,也非陰天的鉛灰,而是一種毫無生機、均勻得令人心悸的灰白。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塵埃氣息,冰冷、乾燥,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金屬鏽蝕味道。
他發現自己呈跪姿,雙手撐在冰冷堅硬的地麵上。地麵是某種從未見過的材質,光滑平整,呈現出深沉的啞光黑色,延伸向灰白色地平線的儘頭,仿佛一塊鋪滿整個世界的巨大黑板。低頭望去,掌中搏動的歐拉核心早已消失無蹤,隻留下掌心一個微不可察的、溫熱灼燒感般的印記。
他抬起頭,環顧四周。
廣袤無垠。
除了腳下這塊巨大無邊的黑色“地麵”和頭頂無限延伸的灰色“穹頂”,天地之間一片空曠。絕對的寂靜籠罩著一切,連心跳聲都顯得震耳欲聾。
沒有“禹鼎璿璣”艦的殘骸,沒有黃金網格,沒有虛數之箭,沒有歐拉光流……
沒有郭沁瑤的晶體身影,沒有陳泉鬆的數據痕跡,沒有姒岷的青銅遺骸……
隻有他自己。
以及,在這片詭異的黑白灰構成的空曠世界中,無聲飄落的、細密的、如同骨灰般的灰白色塵埃。
塵埃輕柔地覆蓋在他肩頭,落在黑色的“地麵”上,瞬間融入,不留痕跡。
秦古陽孤身一人,跪在這片寂靜得可怕的“歸墟”之中,茫然四顧。
絕對的虛無與死寂,足以摧毀任何堅韌的意誌。那無聲飄落的灰白塵埃,輕柔地覆蓋著他,每一次融入身下的漆黑“地麵”,都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他自身也將被這絕對的寂靜吞噬、同化、抹除最後的存在痕跡。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絕望邊緣,一個微涼的觸感自掌心傳來——不是灼熱,而是如同沉寂古玉般的溫潤。他下意識地攤開手掌。掌心那個歐拉核心留下的灼痕印記,不知何時變得清晰起來,不再是虛幻的痛感,而是一個微微凹陷、線條古樸玄奧的烙印。細細辨認,其輪廓竟隱隱勾勒出“水”字最古老的象形紋理!
水?
秦古陽心神猛地一震,如同在無儘的黑暗中捕捉到一絲微弱卻清晰的星火。這與姒岷骸骨共鳴時提及的“歸墟”,與星槎核心的虛數結晶,與那河圖洛書殘缺的“天五”方位……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碎片,在他被信息洪流衝刷過的意識深處,驟然被這道“水”痕點亮了方向。
《洪範九疇》!
姒文命大禹)治水功成後,天賜的九類根本大法!其核心便是“五行”——水、火、木、金、土,不僅是對物質世界的樸素分類,更是支撐宇宙運行、王朝治理乃至人倫秩序的象數模型!
秦古陽猛地抬頭,從跪姿掙紮站起,目光如電,死死盯著這片由灰白天空與漆黑大地構成的、單調到極致的世界。這真的是“虛無”嗎?還是另一種形態的“基礎”?如同五行,是世界構成最底層的“五種基本屬性、初始程序”?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他喃喃自語,這是《易傳》對《洪範》象數模型包容性的描述。如果歸墟是“實虛歸一”的終點,是萬物湮滅後的“元初”,那麼支撐這湮滅形態的底層規則,是否正是那亙古不變的“象數”?
這個念頭一起,眼前的景象驟然發生劇變!
不再是絕對的靜止!那片覆蓋天穹的灰白,開始以肉眼難以察覺的幅度微微震蕩,如同平靜水麵下深藏的暗湧。而腳下漆黑如黑板的地麵,並非全然光滑,無數細微到極致的刻痕——比發絲更細、若隱若現的線條——如同沉睡的龍蛇,在地底緩緩蘇醒、蠕動!這些線條並非雜亂無章,它們……它們在構建某種宏大的、立體的網格結構!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再道……
喜歡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請大家收藏:()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