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墟的寂靜被徹底打破。九鼎虛影轟鳴運轉,五行網格在地底閃耀,五音在天穹回蕩。
秦古陽站在這一切的中心,掌心灼燙,如同握住了開啟上古終極秘密的鑰匙。他不再是孤獨的流放者,而是一個站在了湮滅與起源交彙點上的破譯者!他明白了歸墟讓他活下來的唯一目的,
解讀這由《洪範》五行象數、九鼎曆法、水書密碼、三星堆神諭共同編織的,失落於曆史塵埃,卻維係著實虛宇宙根基的終極方程式!
他緩緩抬起手,掌心那“水”字烙印對準了九鼎虛影能量交彙的核心,喉嚨深處,發出了一個試圖模擬腳下漆黑大地網格深層震動的、從未存在於現代漢語中的古老音節:
“...陽...”此處應為一個基於五行水屬性和節氣立春特性推測的、古老而奇異的擬音)
嗡——!
整個歸墟空間,隨著這個音節的發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飄落的灰白塵埃,在他麵前瞬間凝聚、變形,竟隱約勾勒出一個巨大、模糊、卻透著跨越時空威嚴的——青銅縱目麵容的輪廓!
禹圭合,華夏生!
歸墟九鼎轟鳴感應,秦古陽誦出古老音節喚醒青銅縱目巨影。
此時從這雙縱目中,飛出兩道光影,在整個青銅麵容輪廓上前方浮空懸停,秦古陽一時沒反應過來,被突然出現的兩道光震驚住了,
“這是什麼?!”
他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仔細辨認起來。
當他認真看清模樣時,張大了嘴巴,不可置信地喊出聲
“什麼?!這是禹王治水圭與古篆圭!
沒想到真的存在,而且還是在歸墟之境這裡遇到。
記得當時在榕城天地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古玉圖譜》時看到過,兩圭正麵背麵上的銘文字象符號,令他印象深刻,隻是那時不明白其為何意。
圖譜裡有具體介紹兩圭,
治水圭“長一尺二寸,博長三寸,剡上左右各一寸五分,玉色青玄璊斑土心古色璀璨如繍,古篆二字不可解釋”;秦古陽記得圖譜上說明“禹王治水圭”時,附帶還介紹說,“皇朝宣和中,在濟南的濟水河中,出一古鼎,鼎腹有銘文二字,與此圭字同”,
接著還說有一個傳統慣例,古之賢聖諸君,凡有成功,必告上帝,如封禪郊社之祭,祭畢必留有紀念物,若鑄鼎若刊玉,或埋於土,或沉於河,如濟水所得之鼎,字與圭同,必此圭與鼎同沉於河,曾入唐明皇禦府,故圭背麵有開元禦府刊字廼邰,古之奇物。
古篆圭“長一尺二寸,博長三寸,剡上左右各寸有五分,玉色青碧璊斑遍滿如朝霞煥爛,繍錯可愛”,圖譜還介紹說圭正麵“有古篆銘十字,與禹王綢戈銘字文仿佛,曆來無從解識,圭背還有乾元內府刻字,曾入唐肅宗寶藏,當時必然考索校正為禹王之物,非商周所得有”。
此時兩件禹王圭在虛空中驟然合並,金光迸發間“華”“夏”二字如巨龍騰空。
玉圭內空間展開,伏羲女媧的幻影正叮囑炎黃二帝:“後世禹王當以‘夏’立國,合‘華’成號。”
伏羲人皇筆與天然古玉太極硯化作流光融入龍雲紋中,三星堆縱目巨影垂下目光。
秦古陽掌心發燙,終於聽懂萬古回響——自己就是這湮滅與起源方程式的最後一個音節。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再道……
喜歡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請大家收藏:()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