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閣的茶香,似乎擁有一種奇異的魔力,能撫平驚濤駭浪,也能浸潤市井的煙火。那場波及全城的水患恐慌,在官方的“科學定性”和王振山、沈舟聯手推動的“生態科技熱”浪潮下,漸漸沉澱為市民茶餘飯後略帶傳奇色彩的談資。天機閣門口那塊“隨緣問道”的木牌,成了老街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陳浩儼然成了“天機閣駐社區首席茶藝師兼萬事通”。他盤腿坐在臨街窗邊的茶案旁,一套養得油光水亮的紫砂小壺小杯,動作嫻熟地燙杯、納茶、懸壺高衝,水汽氤氳,茶香四溢。隔壁五金店王叔來討教給兒子新房看風水其實就是想知道大門朝哪邊開吉利),陳浩煞有介事地拿著個羅盤比劃兩下,結合采光通風的常理說得頭頭是道,末了送上一包沈舟公司出品的“凝神靜氣”花草茶包;樓上退休教師張奶奶家的老花貓走丟兩天了,急得直抹眼淚,陳浩二話不說,調出社區監控死角排查,又在幾個流浪貓聚集點撒了把貓糧,還真把那隻傲嬌的肥貓給引了回來。他享受著這份平凡的熱鬨,守護著這份街坊鄰裡的信任,昆侖的慘烈、江城的驚魂,似乎都被這市井的煙火氣慢慢熨帖。
閣樓上,蘇晚晴的臨時實驗室則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各種閃爍著冷光的精密儀器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嗡嗡的低鳴是背景音。巨大的屏幕上,瀑布般流淌著從長江歸墟之眼消散區采集到的海量數據:能量殘留頻譜、邪能粒子衰變曲線、水體微量元素異常波動圖譜…旁邊另一個屏幕上,則顯示著從泰山地質構造、曆史地震記錄、植被分布甚至古代祭祀文獻中爬梳整理出的龐雜信息流。她穿著簡潔的白大褂,秀眉微蹙,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舞,試圖在神話的碎片與冰冷的科學數據之間,建立起那座名為“規律”的橋梁。江城一戰,玄冥意誌的短暫降臨,讓她對“水”的本質有了顛覆性的認知,這認知正被她一點點轉化為實驗室裡可量化、可複現的模型。這是她的戰場,無聲,卻同樣驚心動魄。
林默則坐在靠裡的靜室,麵前攤開著一卷泛黃的古帛——《導洪決》的殘篇。他的目光沉靜如水,指尖無意識地劃過帛書上那些玄奧的符文軌跡。體內,“掌勢”的境界穩固如山嶽,奔流的長江、厚重的大地,其脈動仿佛與他自身的呼吸隱隱相合。他不再急於求成地引動天地巨力,而是細細體悟著庚辰所授疏導之法的精微之處,如何化狂暴為平和,如何引無序歸有序。這份感悟,與他從蘇晚晴實驗室數據中看到的“能量平衡”、“係統穩態”等現代概念,產生了奇妙的共鳴。神話與科技,在他體內,也在天機閣的方寸之間,悄然交融。
“吱呀”一聲,天機閣那扇古樸的木門被推開,帶進一陣初夏微熱的風。住在街尾的孫嬸,一個五十多歲、身材微胖、臉上總帶著和善笑容的老鄰居,牽著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小男孩,有些局促地走了進來。小男孩名叫童童,長得眉清目秀,隻是臉色有些異樣的蒼白,一雙大眼睛雖然漂亮,卻顯得有些空洞失焦,仿佛靈魂飄在很遠的地方。他緊緊攥著奶奶的手,對閣內飄散的茶香和古意盎然的陳設似乎毫無反應。
“陳浩啊,林先生在嗎?”孫嬸的聲音帶著慣有的熱情,卻也掩不住一絲深藏的憂慮,“聽說你們這兒…能看看…不太尋常的事兒?”
陳浩立刻起身招呼:“孫嬸,快進來坐!喝杯茶!默哥在樓上,我去叫他。”他麻利地倒了兩杯溫熱的清茶,目光掃過童童時,敏銳地察覺到了孩子身上那股揮之不去的、與年齡不符的虛弱與遊離感。
林默聞聲下樓,蘇晚晴也從數據海洋中暫時抽身,好奇地跟了下來。
“林先生,蘇姑娘,”孫嬸看到林默,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拉著童童坐下,眼圈微微泛紅,“實在沒辦法了,才厚著臉皮來麻煩你們…我家童童,這孩子…唉!”
她絮絮叨叨地講述起來。童童這毛病,從去年冬天一場莫名其妙的高燒後就開始了。白天看著還好,就是比彆的孩子安靜些,反應慢些。可一到晚上,尤其是子時前後,就像換了個人。有時會突然睜大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天花板或者空無一物的牆角,嘴裡發出意義不明的囈語,怎麼叫都沒反應;有時會在睡夢中突然坐起,眼神空洞地“遊蕩”,力氣大得嚇人,幾個人都按不住,持續十幾分鐘到半小時不等,然後又像斷電一樣倒頭昏睡過去,醒來後對夜間發生的事毫無記憶。跑遍了江城各大醫院,腦電圖、核磁共振、基因檢測…能做的檢查都做了,結果都是“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最後被幾家大醫院含糊地歸為罕見的“分離性身份障礙”或“非典型夜驚症”,開了些安神的藥,效果微乎其微。
“西醫說是什麼精神心理問題,可孩子白天好好的呀!中醫也看了,說是什麼‘離魂症’,魂魄不穩…可這藥也吃了,符也求了,老法子也試了不少,就是不見好!”孫嬸抹了抹眼角,“孩子爸媽在外地打工,急得不行,我這老婆子…實在是…聽說林先生有本事,能看些…醫院看不好的事兒,就…就厚著臉皮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離魂症…”林默的目光落在童童身上。孩子安靜地坐在奶奶身邊,手裡無意識地擺弄著一個塑料小汽車,眼神卻飄忽不定,仿佛意識並不完全在此處。他沒有立刻動用天機術去推演窺探,這是原則,也是對生命的敬畏。但僅憑伏羲血脈賦予的敏銳感知和穩固“掌勢”後對生命氣場更精微的洞察,他已經察覺到異常。
童童周身的氣場很“淡”,淡得像一層薄霧,隨時可能被風吹散。這不是生命力衰竭的虛弱,而是…一種奇異的“疏離感”。他的魂魄,或者說精神核心,似乎與這具小小的身體結合得不夠緊密,存在著一道無形的縫隙。更讓林默心神微動的是,在那層淡薄的氣場邊緣,他捕捉到了一絲極其微弱、卻純淨得不可思議的…“光”。那不是普通生命的光輝,也不是邪祟的陰冷,而是一種浩渺、清冷、帶著遙遠星辰般氣息的波動!雖然微弱如風中殘燭,卻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尊貴與古老!
“星力?”林默心中瞬間閃過這個念頭。伏羲傳承中關於周天星鬥、星君應世的模糊記載浮上心頭。
蘇晚晴也注意到了林默神色的細微變化。她沒有林默那種玄妙的感知力,但她有科學家的直覺和精密的儀器。“孫嬸,童童這種情況很特殊,我能用一些…比較新的設備,幫他做個簡單的腦波和生命磁場掃描嗎?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傷害的,就像醫院做檢查一樣。”她溫和地詢問,眼神帶著安撫的力量。
孫嬸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連連點頭:“行!行!蘇姑娘你是科學家,你說了算!隻要能幫到童童,怎麼都行!”
蘇晚晴帶著童童上了閣樓臨時布置的簡易檢測區。孩子對陌生的儀器有些畏懼,但在蘇晚晴溫柔耐心的引導和奶奶的安撫下,還是配合地戴上了特製的、連接著無數導線的網狀腦波采集帽。另一台便攜式高精度生物磁場掃描儀則對準了童童的身體。
屏幕上,童童的基礎腦電圖波形呈現出一種異常的彌散性慢波背景,與他清醒的狀態極不相符,確實符合“離魂”或深度意識分離的特征。然而,當蘇晚晴將儀器靈敏度調到最高,並接入她建立的“神話能量譜係特征數據庫”進行實時比對時,驚人的一幕出現了!
在童童的腦波頻譜圖的特定頻段集中在伽馬波高頻區),捕捉到了一些極其微弱、短暫爆發又迅速湮滅的異常尖峰信號!這些信號的波形特征,與數據庫中存儲的、從昆侖神殿殘留壁畫和部分古老星象典籍中解析出的“紫微垣核心星圖”能量輻射模型,竟然有高達37.6的吻合度!雖然遠達不到“匹配”的程度,但在這個隨機性極強的生物信號領域,這個吻合度已經高得離譜!如同在浩瀚的噪音海洋中,捕捉到了一絲來自特定星座的、獨特的“回音”!
與此同時,生物磁場掃描儀也捕捉到童童身體周圍,那層極其微弱、被林默感知為“光”的能量場。數據顯示,這種能量場的性質極其穩定純淨,與任何已知的生命磁場、電磁輻射或玄學會製造的邪能都截然不同,更接近於…某種高度有序化的宇宙背景輻射的微縮聚焦?
“星力…紫微垣…”蘇晚晴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和那部分重疊的頻譜圖,心頭劇震。科學儀器冰冷的讀數,似乎正在印證林默那玄之又玄的感知!童童的問題,根源恐怕真的不在醫學定義的生理或心理層麵,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層、更神秘的…生命本源與星辰的關聯!他極有可能,是某種先天神魂異常者,其精神核心與傳說中的紫微垣星力有著難以理解的共鳴,卻因年幼或未知原因無法掌控,導致神魂不穩,離體“漫遊”!
蘇晚晴將檢測結果和她的初步分析,低聲告知了樓下的林默和陳浩。
“紫微垣?北鬥七星的老家?乖乖…”陳浩咂舌,看向安靜坐在奶奶身邊、眼神依舊有些空茫的童童,眼神都變了,“這小家夥…來頭不小啊!”
林默的眼神卻更加凝重。星君轉世?未覺醒的神魂?這固然解釋了童童的症狀,但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玄學會那群瘋子,對任何蘊含古老力量的存在都趨之若鶩!一個先天神魂不穩、蘊含純淨星力的孩子,在他們眼中,恐怕是絕佳的“研究材料”甚至…“祭品”!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強行乾預。”林默迅速做出決斷,聲音低沉卻堅定,“他的神魂特殊而脆弱,外力介入,尤其是天機術的窺探和牽引,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可能提前激發那未知的星力,引來更大的麻煩。必須引導他自身的力量穩固下來。”
“那…那怎麼辦?”孫嬸聽到連林默都說不能強行乾預,剛升起的希望又蒙上了陰影。
“孫嬸,您彆急。”林默安撫道,“童童的問題,根子在‘神’不在形。我們試試一些溫和的法子,幫他‘安神定誌’,就像…給容易受驚的小鳥,築一個溫暖安全的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幾天,天機閣成了童童的“療養所”。
林默沒有動用任何超凡力量。他取出了珍藏的幾味安神定魄的草藥:寧心靜氣的遠誌、滋養心血的柏子仁、調和陰陽的合歡皮,輔以少量溫和的檀香木屑。沒有煉丹,隻是用最傳統的方法,精心配比後細細研磨成粉,裝入素雅的棉布袋中,製成一個個小巧的“安魂香囊”。他告訴孫嬸,每晚睡前,將香囊置於童童枕邊即可,淡淡的草木清香有助於安穩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