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呐圖譜!全息聲紋分析!目標:青銅編鐘陣!我要它每一件器物的固有頻率、組合諧波、以及被邪術壓製前的原始共鳴模式!快!”蘇晚晴如同找到了解題的鑰匙,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科考船上最尖端的聲學探測設備功率全開!無數道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波射向湖底。聲呐接收器捕捉著每一絲微弱的回波,超算集群瘋狂運轉,剔除玄學會邪術乾擾帶來的雜波,如同考古學家拂去千年塵埃,試圖還原那古老編鐘陣最初的、純淨的“聲音指紋”。
“找到了!”數小時後,蘇晚晴疲憊卻興奮的聲音響起。屏幕上,一個極其複雜、由數百條不同頻率聲波完美交織而成的三維立體聲紋圖譜清晰呈現!它如同最精密的樂譜,記錄著青銅編鐘陣未被汙染前,與洞庭湖水脈完美共鳴的“天籟之音”!
“這就是…湖魄的心跳頻率!”林默感受著圖譜中蘊含的和諧與生機之力,眼中精光閃爍,“晴兒,如何重啟?”
“用聲音喚醒聲音!”蘇晚晴眼中閃爍著科技的光芒,“用我們的聲呐陣列,反向輸入這個純淨的共鳴頻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正確的‘鑰匙’,強行衝開玄學會邪術的壓製鎖!”
“啟動‘天音’程序!目標頻率載入!聲呐陣列…最大功率輸出!聚焦…編鐘陣核心!”蘇晚晴下達了最終指令!
嗚——嗡——!
科考船上,數台特製的低頻大功率聲呐換能器同時發出低沉而渾厚的嗡鳴!這嗡鳴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嚴格按照蘇晚晴還原的那張古老“聲紋圖譜”進行精確調製!一道道無形的、蘊含著純淨水脈共鳴頻率的聲波束,穿透湖水,如同精準的手術刀,狠狠刺向湖底編鐘陣的核心區域,刺向那些暗紅色的能量導管節點!
嗤啦——!
如同滾燙的烙鐵插入冰雪!湖底淤泥劇烈翻湧!暗紅色的能量導管在被“正確頻率”的聲波衝擊的瞬間,如同被掐住了七寸的毒蛇,劇烈地扭曲、抽搐!構成導管的邪異能量結構在純淨水脈頻率的衝刷下,迅速崩解、消散!而那座沉寂的青銅編鐘陣,在失去了邪術壓製的刹那,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嗡!嗡!嗡!
低沉的、厚重的、仿佛來自遠古洪荒的鐘鳴聲,穿透厚厚的湖水,清晰地回蕩在湖麵之上!數十件巨大的青銅編鐘虛影在湖底亮起,淡藍色的光芒大盛!它們按照那失而複得的韻律,開始自行震動、鳴響!一道道肉眼可見的、淡藍色的、如同水波般柔和卻堅韌的能量漣漪,以編鐘陣為中心,迅速擴散開來,掃過整個湖床!
奇跡發生了!
那些正在瘋狂抽取湖魄的暗紅色導管,如同被陽光照射的冰雪,迅速消融瓦解!
湖水中彌漫的、導致魚類玉化的詭異結晶能量,在淡藍色漣漪的衝刷下,如同被淨化般迅速褪去、消散!
原本渾濁、散發著淡淡腥臭的水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清澈、透亮!一股清新的、帶著水草芬芳的氣息彌漫開來!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沉在湖底、被“玉化”的魚屍,在淡藍光芒的照耀下,體表堅硬的“玉殼”迅速軟化、剝落,露出了裡麵…早已腐敗的魚骨。雖然生命無法挽回,但汙染被徹底清除,新的生機已在孕育!
湖麵之上,湘君與湘夫人的虛影,感受著湖魄的回歸與汙染的消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欣慰笑容。她們的身影逐漸變得透明,最後化作漫天晶瑩的水光,如同溫柔的雨絲,灑落回浩渺的洞庭湖中,隻留下一聲悠遠的歎息,回蕩在眾人心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功了!汙染源清除!湖魄穩定回升!”科考船上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危機解除,但風波未平。洞庭湖“玉魚事件”對當地旅遊業和民眾信心造成了沉重打擊。玄學會雖暫時退卻,但其汙染造成的生態創傷和信任裂痕,需要切實的行動來彌補。
天機閣並未就此撤離。在蘇晚晴的主導下,一個融合了前沿科技、生態修複與文旅創新的項目迅速成型——“洞庭·漁靈”ar生態保育係統。
嶽陽樓畔,新落成的“洞庭湖數字生態體驗館”成為焦點。
ar“漁靈”重現:遊客佩戴輕便的ar眼鏡或使用手機app,掃描湖麵或特定區域。瞬間,清澈的湖水中,無數由光影構成的、栩栩如生的珍稀魚類中華鱘、江豚、銀魚等)悠然遊弋,水草搖曳,蝦蟹嬉戲,完美複原了未被汙染前的洞庭勝景。點擊虛擬魚群,還能彈出詳細的物種介紹、保護等級和趣味知識。
納米治汙實踐:體驗館外,停泊著數艘造型科幻的小型無人船。解說員自豪地介紹:“這是我們與天機閣合作投放的‘清道夫’納米機器人作業平台!它們搭載了最新型的‘女媧之觸’納米集群,能像小魚一樣潛入水底,精準吸附分解殘留的油汙、有機汙染物和微塑料,分泌有益微生物促進底泥淨化,並將無害化處理後的產物沉降固化。看,那些水域的清澈度提升數據!”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納米機器人工作區域的水質監測數據,各項指標顯著優於周邊。
“湘妃淚”的守護:在體驗館的核心展區,一個巨大的、動態的淡藍色全息投影靜靜旋轉。這正是蘇晚晴團隊利用重啟後的青銅編鐘陣持續監測並提取的“湖魄”能量頻率可視化模型!它被命名為“湘妃的守護”。遊客可以將手放在感應區,感受那溫和、純淨、充滿生機的“湖魄”脈動,了解它對維係洞庭湖生態平衡的關鍵作用。旁邊的互動屏則展示著如何通過減少汙染、保護濕地等實際行動,為“湖魄”注入正能量。
這套係統一經推出,立刻引發了轟動。曾經因“玉魚事件”而門可羅雀的洞庭湖景區,再次遊人如織。家長帶著孩子用ar眼鏡尋找虛擬的江豚,情侶在湖邊體驗與光影魚群共遊的浪漫,環保誌願者通過app學習並參與納米治汙的科普活動。“科技+生態+文旅”的創新模式,不僅快速修複了洞庭湖的形象,更在無形中提升了公眾的環保意識,將一場生態危機轉化為了生動的環保課堂。
更重要的是,對於天機閣而言,此行收獲巨大:
“湖魄”頻率數據庫:青銅編鐘陣重啟後持續監測到的、最純淨的“湖魄”能量頻率圖譜,被蘇晚晴團隊完整記錄並加密保存。這種代表水之靈韻、蘊含強大生命調和之力的特殊頻率,是未來對抗玄學會水屬性邪術如禺疆操控風暴、歸墟汙染)甚至調和林默體內冰火衝突的潛在鑰匙。
“女媧之觸”實戰檢驗:納米機器人在洞庭湖的首次大規模環境治理應用取得了圓滿成功,證明了其在微觀汙染控製、生態修複方麵的巨大潛力和可控性。為後續開發更先進的納米醫療如精準靶向清除體內毒素、修複組織損傷)、納米防禦如可編程能量護盾、微觀戰場乾擾)乃至納米工程如微觀材料構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數據支撐。
民心所向:用科技守護家園、惠及民生的實際行動,極大地增強了民眾對天機閣的認同感和信任度,無形中凝聚了對抗玄學會的磅礴人望。
然而,在體驗館頂層安靜的觀測室內,林默憑欄遠眺著恢複生機的洞庭湖。他手中握著伏羲龜甲,龜甲表麵,代表“湖魄”的淡藍色光點穩定地閃爍著。但林默的目光,卻投向了龜甲星圖中,那因飛廉遺言而新近點亮、與洞庭湖遙相呼應的另一個標記——句芒之怒所在的方位。那片區域在星圖上呈現出一種躁動不安的、充滿毀滅生機的深綠色。
“湘妃淚湖魄)暫時撫平了洞庭的傷痕…但句芒的怒火,又在何處醞釀?”林默低聲自語,眉宇間憂色不減反增。飛廉死前的泄密,絕非善意。那更像是一個預告,預告著一場比風瘟沙暴、比湖魄掠奪更加可怕、源於生命本源之怒的災難,正在悄然逼近。洞庭湖的碧波之下,暗流依舊在湧動。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