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科技晨曦_科技重鑄天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1章 科技晨曦(1 / 1)

西北高原的風,似乎還帶著“星落止息”那場戰役的硝煙味和“竊脈者”帶來的沉重寒意,但凜冽的氣息,終究被一股蓬勃湧動的暖流驅散。

這暖流,並非自然界的季風,而是源自於“山河鏈”網絡在全球範圍內穩定運行後,那沛然勃發的、近乎無窮的能量洪流。

“夔鼓天璣”電站巨大的能量吸收板陣列,在高原清澈的陽光下,穩定地流轉著深邃的藍白色光暈。它不再是一座孤立的電站,而是“夔鼓”能源集群網絡中的一個堅實節點。遍布全球同步軌道、近地軌道乃至地麵特殊節點的“夔鼓”電站,如同神話中雷獸的化身,正不知疲倦地將宇宙射線、太陽風粒子甚至微弱的地磁波動,高效轉化為澎湃的清潔電能。

江城,國家電網調度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全國電力負荷的曲線,在早高峰時段,非但沒有如往年般陡峭攀升,反而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令人心安的平緩。調度總工程師老張,指著屏幕上那幾乎拉成一條直線的負荷曲線,聲音激動得有些發顫:“看!三峽、大亞灣…這些傳統主力還在,但負荷壓力被分擔了多少?全靠‘夔鼓’集群!清潔、穩定、近乎無限!‘棄風棄光’?這個詞快進曆史博物館了!能源結構革命…真的來了!”

與此同時,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

曾經黃沙漫卷的不毛之地,此刻矗立著一片規模驚人的銀色矩陣——燧人氏光熱矩陣。巨大的鏡麵陣列如同向日葵般追隨著太陽,將灼熱的光線聚焦於中央熔鹽塔。熾熱的熔鹽驅動著蒸汽輪機,產生著巨量電能。但這僅僅是它功能的一部分。更精妙的是,根據帝堯星律圖譜對大氣環流的精確模擬,矩陣會智能調整部分鏡麵的角度,將過剩的熱能精準反射、引導向高空特定冷雲團區域。

“報告!目標區域人工降雨成功!降水量符合預期!”氣象監測員的報告聲在控製室響起。

屏幕上,衛星雲圖清晰地顯示,在矩陣引導能量的作用下,一片原本稀薄的冷雲迅速增厚、發展,最終在乾旱的西北某省上空,化作甘霖灑落。這是“山河鏈”氣候乾預能力的冰山一角,以科學手段調和天地能量,優化區域氣候。

渤海灣,曾經的化工汙染重災區。

如今,近海的海水呈現出久違的清澈。海岸線上,大片的灘塗不再是死寂的黑泥,而是覆蓋上了一層生機勃勃的綠意。穿著“神農生態”工作服的科研人員,正小心地將一桶桶墨綠色的凝膠狀物質——最新一代的“息壤生態基質s03”——播撒到修複中的灘塗上。基質中的活性微生物如同最勤勉的清道夫,高效分解著沉積的汙染物,同時固氮固碳,改良土壤結構。

“水質d化學需氧量)下降70!灘塗底棲生物多樣性恢複率超預期!明年,這裡就能試點生態養殖了!”現場負責人對著鏡頭,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一幕,通過“山河鏈”的公共信息層,實時傳遞到千家萬戶。

而在梧桐裡社區廣場,李大媽正帶著小孫子悠閒地散步。廣場邊緣的發聲單元,持續播放著經過“鸞鳴”係統動態調製的“天籟聲景”。那和諧的自然之音,巧妙地中和了城市的喧囂。孩子咯咯笑著追逐廣場鴿,李大媽則和幾個老鄰居坐在長椅上,享受著難得的寧靜午後,她習慣性揉太陽穴的動作,早已消失不見。

“這聲音…聽著心裡就是舒坦,腦子也不嗡嗡響了。”李大媽感慨道,“比吃啥藥都管用!”

這些畫麵,這些數據,這些切實的改變,彙聚成一股無法忽視的洪流。它不再局限於“天機閣”的秘密項目,不再隻是富豪圈子的高端定製,而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深刻改變著整個國家的麵貌和人民的生活。

京城,國家會議中心。一場規格空前的新聞發布會正在舉行。巨大的背景板上,是遒勁有力的燙金大字:華夏神話科技研究院成立大會暨山河鏈國家戰略成果發布會。

主席台上,除了幾位重量級的國家部委領導,還有兩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身筆挺西裝、儒雅中透著精明的沈舟,以及身著簡潔科研製服、氣質沉靜的蘇晚晴。她胸前的銘牌上清晰地印著:首席科學顧問。

鎂光燈閃爍,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對準了主席台。

“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一位部委領導聲音洪亮,帶著振奮人心的力量,“‘星落’危機的成功化解,不僅是尖端科技的勝利,更是中華民族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深度融合的壯麗篇章!‘山河鏈’網絡,以其在能源、生態、氣候、信息等領域的顛覆性突破,已證明其作為國家戰略基石的無可替代價值!”

他環視全場,語氣轉為莊重:“為此,國家正式批準成立‘華夏神話科技研究院’!該研究院將整合國內頂尖科研力量,係統性地研究、轉化、應用以‘山河鏈’技術為核心的、源自華夏古老神話智慧的科技體係!沈舟先生代表沈氏集團,將無償捐贈‘山河鏈’部分非核心專利及前期研發數據,作為研究院的基石!蘇晚晴博士,作為‘山河鏈’核心技術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受聘為研究院首席科學顧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掌聲雷動。沈舟微笑著起身致意,目光掃過台下前排就坐的王振山、趙女士等人,彼此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這步棋,既是家國情懷,也是沈氏集團未來百年基業的根基。蘇晚晴則微微頷首,神情平靜,眼神深處卻湧動著巨大的責任感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從“天機閣”的實驗室,到國家級的科研殿堂,她的夢想,正在一個更廣闊的舞台上展開。

輪到蘇晚晴發言。她沒有冗長的報告,而是直接調出了幾段震撼人心的全息演示:

演示一:意念協同製造。畫麵切換到一個現代化的精密零件製造車間。一位高級技師頭戴輕便的神經感應頭盔,目光專注地盯著設計圖。他腦海中構想著一個複雜渦輪葉片的精加工路徑,無需手動操作複雜的數控麵板,車間內的智能機械臂便流暢地同步執行,精度達到了納米級彆!旁邊標注著效率提升300,廢品率下降至0.01。

“這是基於對伶倫‘天籟元音’與腦波深層諧振原理的逆向工程應用,”蘇晚晴解釋,“實現了人機思維的高效協同,極大解放生產力,提升高端製造精度與效率。”

演示二:星力導航物流。屏幕上,一支龐大的無人機物流編隊,正穿行在複雜山地和城市峽穀上空。它們的航線並非簡單的gps直線,而是閃爍著微弱的星藍色軌跡,如同遵循著無形的星辰羅盤。畫麵顯示,編隊精準地避開了突發的強對流天氣區,選擇了能量消耗最低、速度最優的路徑。

“這是帝堯‘星律圖譜’在民用物流領域的落地應用,”蘇晚晴繼續道,“結合‘山河鏈’空天信息層,為物流網絡提供基於宇宙能量潮汐和大氣環境的最優路徑規劃,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增強惡劣天氣下的運行安全。”

演示三:息壤生態修複全球推廣。畫麵掠過渤海灣修複成功的灘塗、西北荒漠重現的綠洲、東南亞受汙染的紅樹林恢複區…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地球傷疤”,正在被墨綠色的“息壤”奇跡般地治愈。

“‘息壤’技術,已通過聯合國環境署認證,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為人類共同的家園療傷。”蘇晚晴的聲音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

台下的記者們幾乎忘記了拍照,沉浸在科技帶來的震撼之中。這不再是科幻電影,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國家的綜合國力,在能源、生態、材料、信息技術等核心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其他國家拉開代差級的優勢!“山河鏈”編織的,不僅是能量和信息網絡,更是一個強盛、可持續、充滿科技人文關懷的未來圖景!

發布會後台休息室。

沈舟難掩興奮,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林默作為“天機閣”代表低調出席):“林先生,看到了嗎?這才是真正的力量!惠及萬民,澤被蒼生!我們當初的投資和堅持,值了!”

王振山也端著酒杯湊過來,紅光滿麵:“哈哈,老沈,你這步棋下得妙!‘山河鏈’成了國家基石,咱們這些老家夥,也算是沾光青史留名了!晚晴啊,以後研究院那邊,有什麼需要叔叔們支持的,儘管開口!”

蘇晚晴正被幾位院士圍著請教技術細節,聞言對王振山禮貌地笑了笑。陳浩則溜達到放著精致茶點的長桌旁,一邊往嘴裡塞著點心,一邊對林默擠眉弄眼,壓低聲音:“頭兒,瞧見沒?嫂子現在是國寶級科學家了!咱‘天機閣’雖然沒掛名,可這分量…嘖嘖,以後找趙叔批個經費啥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林默靠在一旁,手中端著一杯清水,目光平靜地掃過休息室內意氣風發的眾人,最後落在被簇擁著的蘇晚晴身上。他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也為“山河鏈”的成果能普惠於民而欣慰。龜甲深處,那份因“竊脈者”而起的沉重並未消散,但此刻,一種更堅實的、名為“國器”的力量感油然而生。這份力量,將成為守護這片土地和其上生靈的、最堅實的後盾。

他微微揚起嘴角,對陳浩低語,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根基已成,枝葉方茂。然參天之木,亦需提防蛀蟲蝕根。‘竊脈者’…可不會因這晨曦而收手。”

陳浩咀嚼的動作頓了一下,眼神瞬間銳利起來,點了點頭,將最後一口點心咽下:“明白,頭兒。該盯的,一刻也不會鬆。”

窗外,京城的華燈初上。城市的霓虹與“山河鏈”節點散發的、代表能源充盈與生態和諧的微光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科技與文明交融的壯麗畫卷。科技晨曦已至,國之重器鑄成,一個全新的時代,正伴隨著“山河鏈”穩定的脈動,磅礴開啟。而陰影中的覬覦,也在這耀眼的光芒下,悄然蟄伏,伺機而動。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獸王鼎 煉丹500爐,我成丹帝了! 全能天師,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 四神器之青龍劍 我師妹怎麼看誰都像邪修? 都市修仙,我得到了上古真仙傳承 神秘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