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老教授的“生死簿”焦慮_科技重鑄天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技重鑄天庭 > 第190章 老教授的“生死簿”焦慮

第190章 老教授的“生死簿”焦慮(1 / 2)

泰山腳下那場雨後的驚魂,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江城泛起的漣漪很快被另一種浪潮淹沒。昆侖前線的能量讀數依舊在“烈風”級高位震蕩,冰封長城與逆鱗風暴的無聲角力在電離層塗抹著變幻的極光。而人間,一場關於“生死簿”的風暴,正從象牙塔尖席卷而來。

“林大師!蘇教授!快看江城大學的官微!炸鍋了!”陳浩的大嗓門穿透天機閣靜室的門板,帶著一股看熱鬨不嫌事大的興奮,手裡揮舞的平板差點懟到正在校準“冰封長城”能量節點模型的蘇晚晴臉上。

蘇晚晴微微蹙眉,手指在虛擬鍵盤上敲下最後一個指令,才抬眼看向屏幕。江城大學哲學係官方賬號最新置頂,是一段精心剪輯的演講視頻片段,標題觸目驚心:【李正源教授公開課:當‘靈籍檔案’成為現實,‘生死簿’陰影下的個人自由與宿命論困境】。

畫麵中,一位頭發銀白、麵容清臒、戴著金絲邊眼鏡的老者站在講台上,背景是江城大學標誌性的穹頂禮堂,座無虛席。他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學者特有的嚴謹與穿透力: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科技的邊界被不斷拓展,甚至觸及了生命最核心的領域——靈魂信息的記錄與管理。‘九州陰司管理係統’及其核心數據庫‘靈籍檔案’,無論其管理者如何定義,它在功能上,已經無限接近於神話傳說中的‘生死簿’!”

台下響起一片壓抑的驚歎和竊竊私語。鏡頭掃過,年輕學子們臉上寫滿了困惑、好奇,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惶恐。

“生死簿,在傳統認知中,記載著生靈的壽夭禍福,功過是非,甚至…來世前程!”李正源教授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炬,“它象征著一種至高無上的、不可抗逆的‘命定’法則。個體的一生,仿佛早已被書寫,努力、奮鬥、掙紮…皆成虛妄。這是最深刻的宿命論,是對人類自由意誌最徹底的否定!”

他停頓了一下,讓沉重的氣氛在禮堂裡發酵。

“如今,‘靈籍檔案’記錄了什麼?基於現有有限信息推測:它記錄了我們生前的行為軌跡、因果關聯、甚至…情感印記。那麼,它是否也隱含著某種‘審判’?是否預設了某種‘未來’的軌跡?當一個人的‘檔案’被歸檔,其信息被量化、分析、甚至可能被用於‘新生映射’的某種參考…我們是否在無形中,為每一個靈魂預設了‘枷鎖’?我們是否在用一個冰冷的、看似公平的數據庫,悄然扼殺生命最寶貴的可能性——那充滿未知、充滿奮鬥、充滿自我超越的‘未來’?!”

李教授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知識分子的憂憤:“當‘生死簿’的陰影籠罩,個人的努力還有何意義?我們是在擁抱科技的進步,還是在親手為自己、為後代,鑄造一個更精致、更難以掙脫的宿命牢籠?!這,是擺在我們整個文明麵前的,最嚴峻的倫理拷問!”

視頻片段結束。評論區早已被洶湧的浪潮淹沒。支持者盛讚李教授“振聾發聵”、“戳破皇帝新衣”;質疑者痛斥其“危言聳聽”、“不懂科技瞎批判”;更多的人陷入迷茫的爭論:

“細思極恐!要是檔案說我天生‘惡念’指數高,是不是還沒出生就被判刑了?”

“努力還有什麼用?奮鬥了一輩子,檔案裡就一句‘勞碌命’?”

“樓上彆偷換概念!檔案記錄的是過去!未來當然靠自己!”

“說得輕巧!‘新生映射’參考檔案信息,這不就是變相預設來世起點?公平嗎?”

“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檔案裡祖上八代都是窮鬼,映射過來還是窮鬼?這‘陰司’維護的到底是公平起點,還是固化階層?”

“支持李教授!我們需要知情權!需要監督權!‘靈籍檔案’不能成為黑箱!”

“謔!這老爺子,嘴皮子夠利索!直接給咱們扣上‘現代閻羅王’、‘宿命牢籠建造者’的大帽子了!”陳浩咂著嘴,手指飛快地劃拉著爆炸式增長的評論和轉發,“熱搜前十占了仨!‘靈籍檔案是生死簿嗎’、‘李正源靈魂拷問’、‘我的未來誰做主’…好家夥,比咱們‘彼岸’app上線還火爆!王大媽直播都壓不住!”

蘇晚晴沒有理會陳浩的咋呼,她調出“桃都心防係統”的實時數據麵板。代表“社會整體精神壓力指數”的主曲線依舊平穩,但在其下方,一個名為“存在主義焦慮”的次級指標,卻在李教授演講視頻發布後的短短兩小時內,出現了一個陡峭的上升尖峰!尤其集中在1835歲的青年群體和知識階層。

“影響已經產生了。”蘇晚晴的聲音很冷靜,指尖在虛擬屏幕上輕點,調出“靈籍檔案”數據庫核心機密部分已脫敏屏蔽)的後台訪問日誌和關聯模型。“李教授的擔憂,核心在於‘靈籍檔案’是否蘊含了對未來的‘預設’和‘審判’,從而剝奪個體自由意誌和奮鬥的意義。我們需要公開、清晰地回應這一點,用事實,而非口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默的目光從昆侖前線沙盤上那翻湧的暗紫色風暴移開,落在李教授定格在屏幕上的憂憤麵孔。宿命論…這個古老而沉重的命題,此刻被科技的浪潮推到了風口浪尖。他能理解這位老知識分子的憂慮,那是對人類精神自由的深切扞衛。但對方的質疑,也像一根刺,紮在“九州陰司”存在的倫理根基上。

“告訴公眾真相。”林默開口,聲音沉穩,“靈籍檔案,不是預言書,而是記錄儀。它記錄的是‘果’,而非預設‘因’。”

江城大學,哲學係小會議室。空氣裡彌漫著濃重的咖啡味和更濃重的思辨氣息。李正源教授坐在主位,對麵是匆匆趕來的林默和蘇晚晴,還有幾位聞訊而來、神情嚴肅的校領導和知名哲學、倫理學學者。窗外,還能看到扛著攝像機的媒體記者被保安禮貌地攔在樓下。

“林先生,蘇博士,感謝二位撥冗前來。”李正源教授開門見山,語氣依舊帶著學者的銳利,但比視頻中多了一份麵對麵的審慎,“我的問題很簡單,也很根本:貴方的‘靈籍檔案’,其邊界在哪裡?它是否包含了對個體未來的任何形式的‘預判’或‘設定’?它記錄的‘因果’,是否會成為某種隱形的‘判決’,影響甚至決定‘新生映射’的方向和起點?這關乎我們如何理解‘人’的本質——是自由的行動者,還是被數據鏈條鎖定的囚徒?”

問題尖銳,直指核心。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默和蘇晚晴身上。

蘇晚晴沒有回避,她打開隨身攜帶的加密終端,調出一組複雜的、動態變化的三維數據模型投影在會議桌中央。模型的核心,是一個不斷旋轉、由無數光點代表個體靈魂信息)構成的璀璨星河——這是“靈籍檔案”核心數據庫的高度抽象化模擬。

“李教授,各位,”蘇晚晴的聲音清晰而專業,如同在做一個嚴謹的學術報告,“首先明確,‘靈籍檔案’的物理本質,是一個高度加密、權限分級、基於量子存儲技術的超大型靈魂信息數據庫。它的記錄邊界,嚴格限定於個體生命終結時,其靈魂信息所攜帶的‘過去’與‘現狀’。”

她手指輕點,模型放大,聚焦到其中一個光點。光點內部結構顯現:複雜的幾何結構,代表信息的不同維度。其中,代表“生平行為軌跡”、“重大因果關聯”、“強烈情感印記”的部分被高亮標注。

“看這裡,”蘇晚晴指向“生平行為軌跡”區域,“記錄的是客觀發生的事實鏈:a行為導致了b結果。比如,此人因長期盜竊入獄記錄事實),出獄後見義勇為犧牲記錄事實)。再看‘因果關聯’,記錄的是客觀存在的聯係強度:比如,他的盜竊行為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程度基於社會法律及心理學評估模型量化),其見義勇為行為挽救的生命價值同理量化)。而‘情感印記’,記錄的是其魂質信息中攜帶的強烈情緒能量光譜,比如對盜竊的悔恨,對見義勇為那一刻的無畏。”

“它不記錄任何形式的‘未來預言’!”蘇晚晴斬釘截鐵地強調,手指劃過代表“未來可能性”的區域——那裡一片混沌的灰色虛影。“‘靈籍檔案’沒有,也絕不可能包含任何關於‘張三來世必定大富大貴’或‘李四映射後注定坎坷’的預設信息。未來,是開放的,是混沌係統,由無窮變量決定,其中最重要的變量,就是新生個體在全新環境下的每一個‘當下選擇’!”

她切換模型,展示“新生映射”的抽象流程圖。“至於‘新生映射’的參考,目前僅限於極端情況下的技術性規避。”模型上出現幾個被紅色標記的、極其稀少的光點,“例如,魂質信息中攜帶極強‘反社會毀滅傾向’且無法淨化的極端個例類比惡性精神疾病),為避免其映射後對新生個體及社會造成不可控傷害,係統會在‘新生映射’時,將其魂質信息引導至能提供更強‘環境矯正力’的特定社會支持體係更完善的區域非預設命運,而是提供更有利的矯正環境)。這類似於現代司法體係對高危險罪犯的強製醫療和社會監控,核心目的是保護,而非預設命運。而且,這類操作比例低於百萬分之一,需經‘虛擬閻羅庭’及倫理委員會多重審核。”

蘇晚晴的演示和數據支撐,嚴謹、清晰,帶著科學不容置疑的冰冷力量,讓會議室裡緊繃的氣氛稍稍鬆動。但李教授眉宇間的憂慮並未完全散去。


最新小说: 星骸紀元 修士家族 靈界之海中孤島 太太請安分 豪門團寵文裡的背景板長姐 混沌神鼎:從為女帝解毒開始無敵 飛向歸墟 滿門忠烈遭霸淩?我抬匾問哭軍區 因為太怕翻車就全點魅力值了 影後撿破爛,又被接去警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