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家庭科技_科技重鑄天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5章 家庭科技(1 / 1)

昆侖前線的警報如同懸頂的冰錐,寒意刺骨。天機閣地下中樞,林默、蘇晚晴和陳浩剛完成對“燧人氏”光熱矩陣第17序列共振頻率的緊急微調,屏幕上“冰封長城”那幽藍的能量損耗曲線終於從斷崖式下墜勉強拉回一個相對平緩、卻依舊令人揪心的下滑坡度。每一次血色冰錐的轟擊,都讓那道維係著昆侖防線的光芒肉眼可見地黯淡一分。

“隻能撐四十八小時了。”蘇晚晴的聲音帶著高強度運算後的疲憊,指尖劃過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能量流變參數,“‘燧人氏’矩陣過載風險已提升至臨界橙色。除非紫薇主動減弱攻擊強度,或者……”她沒說完,但意思所有人都懂——或者他們能在四十八小時內找到徹底解決昆侖困局的辦法。

陳浩煩躁地抓了把頭發:“媽的,西方那幫蠢貨還在給紫薇遞刀子!剛收到深網簡報,a國已經批了第三筆‘阿瑞斯’引擎的特彆預算!真當錢是大風刮來的?”

林默沒說話,隻是沉默地看著屏幕上那代表西方科技投入方向的巨大箭頭,依舊執著地衝向那片暗紅色的“星落遺毒”深淵。紫薇的陽謀,正在有條不紊地吞噬著大洋彼岸的資源與時間。他胸前的伏羲龜甲傳來一陣微弱卻恒定的暖流,勉強驅散著識海深處因昆侖壓力帶來的冰寒。這暖意,讓他下意識地想到了另一個地方。

“去爸媽那邊。”林默忽然開口,聲音有些沙啞,打破了控製室令人窒息的凝重,“透口氣。”

陳浩一愣,剛想說現在哪是探親的時候,蘇晚晴卻已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和不易察覺的柔軟:“好。帶上最新的‘神農基質’民用穩定版和‘息壤’盆栽淨化套件。爸媽念叨好幾次了。”

江城老城區,林建國和張秀蘭那棟有些年頭的居民樓下,與天機閣的緊張肅殺仿佛是兩個世界。初春傍晚的風帶著暖意,樓下小花園裡,幾個老頭正圍著石桌下棋,收音機裡咿咿呀呀放著戲曲。王大媽標誌性的大嗓門穿透力十足,正對著手機唾沫橫飛:

“家人們!看見沒?這‘神農基質’!高科技!不招蟲!長得旺!王大媽不騙人!鏈接就在下麵!抓緊下單!晚了可沒這價兒了!”她鏡頭一轉,對準自家一樓窗台下那個半米見方的白色種植箱——裡麵擠滿了水靈靈的西紅柿、頂花帶刺的黃瓜,還有幾棵油麥菜,綠得發亮,長勢喜人得不像話,幾乎要把箱子撐破。

“哎喲,王姐,你這菜園子可真是……”對門的李嬸挎著菜籃子路過,看得眼熱,“這‘神農基質’真這麼好使?我那幾盆花蔫了吧唧的,能救不?”

“能!有啥不能!”王大媽拍著胸脯,“高科技!啥都能種!你等著,我讓老林家那小子……”她話沒說完,就看到林默和蘇晚晴提著兩個不起眼的銀色金屬箱走過來,旁邊還跟著一臉“終於能喘口氣”表情的陳浩。

“哎喲!小默!晚晴!陳浩!”王大媽眼睛一亮,手機鏡頭立刻懟了過來,“快!給家人們講講!這高科技神土!”

林默有些無奈地笑了笑,還沒開口,張秀蘭聽到動靜已經從單元門裡探出頭,臉上帶著見到兒子兒媳的歡喜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小默,晚晴回來啦?快上來!你爸正念叨他那寶貝蘭花呢!”

林家不大,布置簡單溫馨。客廳靠陽台的地方,成了臨時的“植物角”。最顯眼的,是林建國正戴著老花鏡,小心翼翼地伺候著的一個青瓷花盆。盆裡是一株葉片細長、姿態優雅的蘭花,但其中幾片葉子尖端帶著明顯的枯黃焦邊。

“爸,這就是那株‘素冠荷鼎’?”蘇晚晴放下箱子,走過去輕聲問。這蘭花價值不菲,是林建國退休前一位老友所贈,一直是他心頭肉,奈何老城區空氣汙染重,養得總是不精神。

“唉,是啊。”林建國歎了口氣,用鑷子輕輕碰了碰焦枯的葉尖,“老夥計了,跟著我委屈了。這葉子,藥也噴了,肥也施了,就是不見好。聽說你們那什麼‘息壤’……”

“帶來了。”蘇晚晴打開其中一個銀色箱子,裡麵是幾個密封的、標著不同編碼的透明小袋,裝著顏色質地各異的粉末和顆粒,還有一個巴掌大、造型簡約的白色控製器。“這是民用淨化版‘息壤’基質組件,還有配套的微環境調節器。爸,您按這個說明,把基質換上去,控製器貼在花盆側麵就行。”

林建國將信將疑地接過說明書,動作卻一絲不苟,像個進行精密手術的醫生。他小心地清理掉舊土,將散發著淡淡清新泥土氣息的“息壤”基質混合好,鋪進花盆,重新安置好蘭花。最後,把那個白色的小圓片控製器輕輕貼在花盆外壁。控製器屏幕無聲亮起,顯示出幾個簡潔的圖標:溫度、濕度、光照、基質活性度一個緩慢跳動的綠色數值)、汙染物吸附值一個正在快速下降的紅色數值)。

“這就……行了?”林建國看著那平平無奇的小圓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它會自動監測和調節最適合這株蘭花的小環境,中和土壤和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蘇晚晴解釋,“您平時該怎麼澆水還怎麼澆,不用特彆管它。”

正說著,門鈴響了。張秀蘭開門,是樓上的劉老師和他愛人,還有隔壁單元的趙工,手裡都捧著自家半死不活的綠蘿、蔫頭耷腦的吊蘭,甚至還有一小盆葉片發黃的多肉。

“老林!聽說你家晚晴帶了高科技神土回來?讓我們也沾沾光!”劉老師是個爽快人,進門就笑嗬嗬地說。趙工則推了推眼鏡,盯著林建國剛換好土的那盆蘭花,眼神充滿技術工作者的探究。

張秀蘭笑著招呼大家坐下,拿出水果。林默和陳浩被熱情包圍,不得不臨時當起了“神農基質”和“息壤”的講解員。蘇晚晴則成了絕對的技術核心。

“蘇工,這個‘神農基質’,”趙工指著王大媽送的那一小袋樣品,又看看林家陽台上另一個種植箱裡同樣長勢驚人的小蔥和生菜,“我看說明書,說是富含‘活性益生菌群’和‘植物親和納米礦’?這微生物環境具體怎麼維持穩定的?會不會像化肥一樣,用久了土壤板結?”

“趙工問到關鍵了。”蘇晚晴接過那袋淡褐色的基質,指尖撚了一點,“它的核心不是提供單一養分,而是構建一個微型、穩定、自循環的‘擬生境’。裡麵的微生物菌群是經過基因編輯和自然馴化篩選的‘黃金組合’,能高效分解有機質,固氮解磷,同時分泌植物生長促進劑和天然驅蟲信息素。納米礦物顆粒則作為緩釋載體和物理結構支撐,確保水分和空氣流通。隻要定期補充少量廚餘堆肥或有機營養液,理論上可以長期使用而不退化,反而會越來越肥沃。”她說著,指了指林家陽台上那個種植箱,“那個已經用了三個月,基質活性度監測一直很穩定。”

“驅蟲信息素?那豈不是不用打農藥了?”劉老師的愛人驚喜地問。

“是的,對大多數常見害蟲有顯著的趨避效果。”蘇晚晴點頭,“基質本身也會吸附並緩慢分解殘留的農藥或重金屬。”

另一邊,林建國已經顧不上招呼客人了。他像個發現新大陸的孩子,蹲在自己的蘭花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個白色控製器。屏幕上,代表汙染物吸附值的紅色數字,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78下降到52,而代表基質活性度的綠色數值則穩定在85左右。更神奇的是,那幾片原本枯黃焦邊的葉片,雖然不可能立刻返青,但那種死氣沉沉的灰敗感似乎減輕了,邊緣的焦枯部分也停止了蔓延,甚至透出一點點微弱的、屬於生機的韌勁。

“神了……真神了……”林建國喃喃自語,老花鏡後的眼睛亮晶晶的。

“老林,彆光顧著看你的寶貝疙瘩!”劉老師打趣道,把手裡的綠蘿往前一遞,“快讓蘇工看看我這盆‘垂死掙紮’,還有救沒?”

小小的客廳頓時成了臨時的家庭科技農技推廣站。蘇晚晴耐心地指導劉老師如何清理綠蘿腐爛的根係,如何混合“神農基質”重新上盆,控製器該貼在哪個位置。張秀蘭則把“神農基質”分裝成小份,送給鄰居們試用,一邊分一邊念叨:“晚晴說了,第一次用少放點,這東西勁兒大!我那生菜都快長成小樹了!”

陳浩被趙工拉著,討論著“息壤”基質中那些納米礦物的微觀結構和吸附原理,雖然大部分專業術語聽得他頭大,但趙工那副“原來如此”、“茅塞頓開”的興奮表情,還是讓他與有榮焉。

林默靠在陽台門邊,看著眼前這充滿煙火氣的熱鬨景象。鄰居們捧著煥發新生希望的花草,父母臉上是久違的、純粹的開心和自豪。陽台外,王大媽的大嗓門還在樓下回蕩,推銷著她的“高科技神土”。這濃濃的生活氣息,像一道溫熱的溪流,悄然衝刷著從昆侖帶回來的沉重與冰寒。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胸前的龜甲,那絲暖意似乎也活躍了幾分。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坐在沙發角落,擺弄著一個“電子無常”q版玩偶的童童,忽然抬起頭,清澈的大眼睛看向林建國那盆剛換上“息壤”的蘭花,又看了看陽台上種植箱裡鬱鬱蔥蔥的蔬菜,小臉上露出一個純粹的笑容,用稚嫩的聲音說:“林爺爺的花花,不疼了。菜菜,很開心。”

童言無忌,卻像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熱鬨的客廳瞬間安靜了一下。

趙工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地看著童童,又看向那盆蘭花和蘇晚晴:“蘇工,這孩子說的‘開心’……難道這基質,或者說這技術,對植物本身的狀態,有某種……我們儀器還未能完全捕捉的深層次影響?”

蘇晚晴的目光落在童童身上,又轉向那盆生機悄然萌動的蘭花,眼神變得深邃而明亮:“趙工,我們目前對‘息壤’和‘神農基質’的理解,還停留在物質循環、能量傳遞和環境優化的層麵。但童童的感知……或許觸及了更深層的東西。‘息壤’蘊含的生命本源調和之力,‘神農基質’構建的微型擬生境,它們可能不僅僅是在改善生存條件,更是在某種微弱的層麵上,與植物本身的‘生命場’或‘信息流’產生了良性的共鳴與滋養。這種共鳴,或許就是童童感知到的‘不疼了’和‘很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走到那盆蘭花前,指尖輕輕拂過一片開始恢複韌性的葉片,聲音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靜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這不是玄學,趙工。這可能是植物生命信息與特定環境能量場之間,一種我們尚未完全破譯的、和諧共振的狀態。就像最好的醫生,不僅能治好病,還能讓病人身心愉悅。我們的‘土’,或許正在接近這個境界。童童的感知,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觀察窗口。”

客廳裡一片寂靜,隻有控製器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證明著時間的流逝。鄰居們捧著分到的“神土”,看著自家蔫巴巴的植物,眼神不再是單純的渴望,更多了一種近乎虔誠的期待。林建國更是小心翼翼地碰了碰蘭花的葉子,仿佛在安撫一個終於不再受苦的老友。

“哎呀!晚晴!你可真是……”張秀蘭第一個打破沉默,眼眶有些發紅,一把拉住蘇晚晴的手,“這哪是種菜種花的土啊!這是……這是活命的寶貝疙瘩啊!”

她這一嗓子,像是點燃了引信。劉老師愛人看著手裡那袋不起眼的基質,激動地說:“蘇工,那我這吊蘭……是不是也能‘開心’起來?”趙工則掏出手機,對著控製器屏幕和林建國的蘭花哢哢拍照,嘴裡念叨著:“生命場共振……信息流滋養……太有價值了!這課題太有價值了!”

這股興奮勁兒迅速從林家蔓延出去。王大媽的直播間再次被“神農基質”和“息壤”刷屏,這次的主題是“讓花草開口笑的高科技神土”。她乾脆把鏡頭對準了劉老師家剛換好土的綠蘿,信誓旦旦:“老鐵們!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三天!就三天!這蔫巴菜要是不支棱起來,王大媽我直播倒立洗頭!”

陳浩看著手機裡王大媽直播間火箭亂飛的盛況,再看看林家客廳裡這鍋碗瓢盆與高科技並存的奇異溫馨,緊繃的神經終於徹底鬆了下來,咧開嘴無聲地笑了。他撞了撞林默的肩膀,壓低聲音:“默哥,看見沒?紫薇在昆侖砸冰錐,咱爸咱媽在陽台種春天!他拿什麼比?”

林默沒有回答,目光落在父親林建國身上。老人正拿著乾淨的軟布,極其輕柔地擦拭著蘭花葉片上的浮塵,眼神專注而溫柔,嘴角帶著一絲滿足的笑意。那株名為“素冠荷鼎”的珍稀蘭花,在白色控製器的微光映照下,枯黃的邊緣仿佛被無形的生機浸潤,透出一種劫後餘生的柔韌光澤。

窗外,夕陽的餘暉給老舊的居民樓鍍上一層溫暖的金邊。樓下王大媽直播間的喧囂,鄰居們捧著“神土”離去的腳步聲,廚房裡張秀蘭準備晚飯的鍋碗輕碰聲,還有陽台上那片在“神農基質”中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蔥翠……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堅實而溫暖的壁壘。

昆侖的警報依舊在識海深處低鳴,血色冰錐撞擊“冰封長城”的畫麵並未消失。但此刻,林默胸中那股因守護而生的沉重壓力,被眼前這鮮活的人間煙火悄然分擔、融化。龜甲傳來的暖意,前所未有地清晰、穩定。他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泥土的清新,還有那名為“家”的、足以抵禦一切嚴寒的力量。

這力量,生於方寸陽台之上,根植於柴米油鹽之間。它無聲,卻比昆侖的冰更堅韌,比紫薇的風暴更磅礴。因為它守護的,不是冰冷的規則或縹緲的天機,而是眼前這一盞盞亮起的燈火,這一張張帶著希望的笑臉,這方寸之地裡,蓬勃生長的春天。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將任:百戰英魂 全職法師之孤冥星 這是一篇沙雕穿越文 我與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懷了主母兄長的孩子後 魯魯修淩駕於諸天 混沌天靈 背靠大理寺發放手工活 諸天領主 主播失憶後:大佬們全都火葬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