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基地”指揮中心內,“南天門防火牆”淨化全球信息混沌的餘韻尚未完全散去,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依舊帶著幾分肅殺的秩序感。林默和蘇晚晴卻已悄然離開,驅車駛向江城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落——位於老城區的“清河社區”。
車窗外的景象從高科技基地的冷峻線條,逐漸過渡到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畫卷:梧桐樹蔭下的棋攤、飄著早餐香氣的攤鋪、遛彎的老人、追逐嬉戲的孩童。這裡是城市最基礎的細胞,也是“山河鏈”宏大敘事下,最需要被守護的日常。
他們的目的地,是剛完成升級改造的“清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白牆藍頂的小樓煥然一新,門口懸掛的電子屏上,滾動著“智慧醫療進社區,健康守護在身邊——‘百草’智能診室正式啟用”的標語。
“動作真快。”林默看著門口排起的小隊,大多是頭發花白的老人,還有帶著孩子的年輕父母。
“秦院士那邊‘蟠桃基因庫’的突破,加上‘諦聽’和‘桃都’部分健康監測算法的下沉,給了‘百草’落地的技術底氣。”蘇晚晴解釋道,眼神中帶著期待,“更重要的是,後稷‘生命圖譜’和神農氏‘嘗百草’精神內核的數字化模型,讓這套係統有了‘靈魂’。”
剛走進明亮整潔的服務中心大廳,就聽見一陣中氣十足又帶著點無奈的笑罵聲從掛著“百草智能診室”牌子的房間傳來:
“老張頭!你那‘陳年腰腿痛’又犯了?不去找王大夫推拿,跑這兒來跟機器較什麼勁?”
“嘿,李大姐!你懂啥!這叫高科技!新聞上說了,這‘百草’神醫,比老中醫還靈!掃一掃,啥毛病都給你整得明明白白,還告訴你吃啥喝啥!關鍵是…它不要掛號費啊!”一個穿著洗得發白工裝、拄著拐杖的乾瘦老頭,嗓門洪亮地回應著旁邊一位老太太的調侃,臉上滿是躍躍欲試的好奇。
診室門口,社區服務中心的王主任正忙得腳不沾地,看到林默和蘇晚晴,眼睛一亮,趕緊迎了上來:“林先生!蘇博士!你們可算來了!瞧瞧,這還沒正式開張呢,街坊們就聞著味兒來了!”
“王主任,辛苦您了。大家接受度怎麼樣?”蘇晚晴微笑問道。
“好奇!新鮮!還有點…不太敢信!”王主任擦了擦額頭的汗,壓低聲音,“特彆是這些老人家,習慣了望聞問切,對著個機器說話,總覺得不踏實。不過,宣傳片裡說能省時省力省錢,還能防大病,這個吸引力太大了!”
診室內,布置簡潔而充滿科技感。沒有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取而代之的是三台造型流暢、帶著柔和白光的智能終端,以及配套的快速基因采樣器類似口腔拭子)和多功能體質掃描艙形似升級版的全身掃描安檢門)。
一個穿著粉色護士服的年輕引導員,正耐心地指導著第一位體驗者——正是剛才那位大嗓門的老張頭。
“張大爺,您坐這兒,先對著這個話筒,簡單說說您哪裡不舒服?就像平時跟醫生嘮嗑一樣。”引導員聲音甜美。
老張頭有點緊張地對著終端上的收音孔:“啊…這個…就是老腰,還有這右腿膝蓋,陰天下雨就疼得鑽心,跟針紮似的!走路都費勁!還有…最近胃口也不太好,老伴說我臉色發黃…”
“好的,張大爺,您的症狀已記錄。”終端發出溫和、清晰,略帶磁性的合成音,讓人莫名安心,“現在請您使用麵前的采樣器,輕輕刮取口腔內側黏膜。對,就是這樣,十秒鐘就好…謝謝配合。接下來,請您進入掃描艙,放鬆站立,過程大約一分鐘。”
老張頭依言照做。掃描艙內柔和的光線掃過他的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感。
一分鐘後,老張頭回到座位。終端屏幕亮起,清晰地分成了幾個區域:
【體質掃描報告】:
骨骼肌肉係統:腰椎45、5s1節段退行性病變伴輕度骨質增生;右膝關節軟骨磨損中度),局部炎症反應活躍。
消化係統:脾胃運化功能偏弱中醫體質辨識:脾虛濕困),建議關注飲食結構。
綜合代謝指標:血脂輕度偏高低密度脂蛋白)。
重大疾病風險預警5年內):骨質疏鬆症高風險),骨關節炎進展中風險)。
【基因快速篩查關聯提示】:
檢測到與骨代謝相關的基因位點如vdr)存在易感變異,需加強鈣質與維生素d3補充,並避免過度負重。
檢測到與脂質代謝相關的基因位點如apoe)提示需控製飽和脂肪攝入。
【“百草”健康乾預方案】:
即時緩解推薦):
物理療法:社區康複中心“溫經通絡”理療每日一次,連續7天)。方案已同步社區康複師)
外敷方社區藥房可取):艾葉30g、紅花15g、透骨草20g,加黃酒適量炒熱布包,熱敷痛處,每日兩次。基於體質掃描與本地藥材數據庫優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飲食調理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