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區人頭攢動。一塊醒目的紅色促銷牌立在堆成小山的米袋前:“惠民工程科技新糧‘玉粳一號’‘金粟三號’首批上市平價供應!”米袋設計簡潔大方,印著飽滿的稻穗和“華夏農科院·天工院聯合出品”字樣,下方一行小字:“基於生態農業技術培育”。
價格牌上的數字,與旁邊同等級彆的優質大米幾乎持平。
“哎,老王,快來看!國家推的那個新米上市了!真跟電視上說的一樣價!”一個大媽招呼著老伴。
“買點嘗嘗?聽說又香又有營養,學校食堂都用這個了!”老王推著購物車湊過來。
“買!多買兩袋!給我閨女家也送一袋去!她剛生完孩子,正需要補補!”大媽利索地往車裡搬了三袋“玉粳一號”。
旁邊一個年輕的上班族,正拿著手機掃碼查看米袋上的溯源信息:“唔…農科院背書,生態種植流程透明…看評價都說好吃還扛餓…來一袋試試!”他也拎了一袋放進購物車。
收銀台前排起了長隊。糧油區的銷售經理看著飛速減少的庫存和不斷刷新的銷售數據,臉上笑開了花,對著對講機喊:“糧油區!再補一百袋‘玉粳’!不!兩百袋!快快快!”
不遠處,一個穿著考究、麵色陰沉的中年男人孟山禾亞太區代表威廉·陳)冷冷地看著這火爆的場麵。他手中捏著一份剛拿到的“玉粳一號”成分初步分析報告通過特殊渠道獲得),報告上幾個關鍵營養指標和數據被重重劃了紅圈。他低聲對身邊的助理說:“通知總部,‘蟠桃計劃’產品已大規模上市…對我們的高端有機米和營養強化麥片市場…是毀滅性衝擊。請求啟動b計劃輿論預案…另外,不計代價,弄到種子樣本和核心土壤改良劑配方!”
梧桐裡社區,“小灶管家”終端前。
王勝神行小哥)正利用短暫的派件間隙,在終端上操作著團購。他手指飛快地點著:“‘玉粳米’十斤…‘金粟麵’五斤…再給媽團點那個‘蟠桃’基地直供的生態綠葉菜…”他剛拿到這個月翻倍的工資和“風馳王”獎金,加上母親用了“神農解毒劑”第88章)後病情穩定,整個人都透著股輕快勁兒。
“喲,勝子!也團新米呢?”一個相熟的街坊大媽湊過來,“我跟你說,這米可好了!煮飯香,熬粥更稠!我家小孫子以前不愛吃早飯,現在一碗粥咕咚咕咚就喝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啊張嬸!我也聽說了,這不趕緊給家裡買點!”王勝笑著確認訂單,“我媽身體剛好,吃點有營養的!”
“孝順孩子!”張嬸誇了一句,又壓低聲音,“哎,勝子,聽說你要上電視啦?那個快遞的宣傳片?”
王勝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嗯…就一個公司的片子,還沒播呢…”
“播了告訴我們啊!咱們梧桐裡也出明星啦!”張嬸樂嗬嗬地走了。
王勝看著終端上“訂單提交成功”的提示,又摸了摸口袋裡給母親預約好的專家複查單,心裡充滿了踏實感。跑得快,賺得多,能讓媽吃上更好的米,看得起更好的醫生…這就是他腳下生風的全部意義。
江城,天工院,息壤生命與生態研究所。
巨大的屏幕上不再是複雜的數據流,而是滾動播放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實時畫麵:
某小學食堂,孩子們舉著吃得精光的餐盤,笑臉如花。
某社區養老中心,老人們圍坐一桌,津津有味地吃著“金粟麵”做的饅頭和小米粥。
東北某合作社,農民老李捧起金燦燦的“金粟三號”麥粒,笑得合不攏嘴。
超市糧油區,“玉粳米”堆頭前排起的長龍…
屏幕下方,一行文字靜靜流淌:
“玉粳一號”、“金粟三號”首周民用市場投放量:18.7萬噸
覆蓋學校養老機構:2.1萬家
終端零售網點售罄率:89.3
消費者滿意度抽樣:96.5
輿情監測關鍵詞:真香大米媽媽問我為什麼多吃一碗飯科技造福餐桌
蘇晚晴站在屏幕前,靜靜地看著。沒有歡呼,沒有激動,隻有一種深沉的疲憊釋放後的平靜與滿足。她想起了昆侖的冰封,想起了紫薇的“周天星鬥”,想起了實驗室裡無數個不眠之夜…那些宏大而沉重的使命,最終都化作了這一粒粒飽滿的、散發著清甜香氣的米,落入了千家萬戶最尋常的碗中。
林默走到她身邊,遞給她一杯溫水。他不用看那些數據,龜甲那溫潤恒定的脈動,以及此刻充盈在天地間、億萬份微小卻真實的滿足與健康氣息,便是最好的反饋。
“做到了。”林默輕聲道。
“嗯,”蘇晚晴接過水杯,指尖溫熱,“這隻是開始。”她的目光投向實驗室深處,那裡,新的培養皿中,“蟠桃基因庫”的二代、三代作物正在孕育,目標是更極端的鹽堿地、更短的生長周期、更豐富的功能性營養…
實驗室外,華燈初上。城市的萬家燈火中,飄蕩著億萬份“玉粳”與“金粟”的飯香。這平凡的飯香,便是對“仙糧入凡塵”最偉大的詮釋,是科技之光照亮生活最溫暖的注腳,也是這個文明麵對一切風浪時,最堅韌不拔的底氣。昆侖的星辰或許冰冷,但人間灶台的火,正旺。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