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人耳幾乎聽不見、卻能讓皮膚微微發麻的聲波,通過飛機上的發射裝置,射向高空的雲團。
幾乎同時,趙風和錢雨感覺精神一振!他們“看”不到雲層,卻仿佛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弦”被撥動了!趙風下意識地將自己那點“牽引感”纏繞上去,試圖讓它更“穩”,錢雨則努力將自己的“聚攏”意念融入那聲波中,仿佛在給乾渴的雲團“遞”去最後一杯水。
“雲層內部冰晶碰撞加劇!有降水粒子生成跡象!”監測員的聲音提高了。
“催化火箭彈準備!目標區域,發射!”孫工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咻!咻!咻!
數枚攜帶碘化銀催化劑的火箭彈拖著白煙,精準射入雲層。
帳篷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死死盯著雷達屏幕和外麵的天空。
一分鐘…兩分鐘…
突然!
“雷達回波增強!有降水回波出現!”監測員激動地喊了出來。
“看!雲!雲變厚了!顏色變深了!”外麵有人驚呼。
隻見天空中那片原本稀薄飄渺的雲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厚重、陰沉起來,翻滾著,如同吸飽了水的棉絮!
轟隆隆…
沉悶的雷聲,如同天籟,在久旱的大地上空滾過!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劈裡啪啦地砸了下來!起初稀疏,很快就連成了線,最後化作傾盆大雨,酣暢淋漓地澆灌在乾渴欲裂的土地上!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老天爺開眼了啊!”
“是增雨隊!還有風娃子雨娃子!是他們求來的雨啊!”
機場外,聞訊趕來的村民們不顧被淋濕,在雨中歡呼雀躍,跪在泥濘中捧起雨水又哭又笑。老村長趙德柱拄著拐杖站在雨裡,仰著頭,任憑雨水衝刷著老臉,渾濁的淚水混著雨水流下。
帳篷裡,趙風和錢雨早已精疲力竭,臉色蒼白,渾身被汗水浸透,但看著外麵歡呼的人群,看著雷達屏幕上那片代表豐沛降水的深紅色區域,臉上露出了憨厚而滿足的笑容。他們沒覺得自己是神仙,隻覺得像是剛乾完一場最累最值得的農活。
王玲看著監測數據,低聲對孫工說:“根據儀器記錄,在催化作業的關鍵五分鐘,目標雲團核心區域水汽凝聚效率提升了約12,粒子碰撞頻率提升了8。他們的‘輔助’,將這次人工增雨的成功率,從預估的30提升到了65以上。”
孫工摘下眼鏡,擦了擦鏡片上的水汽不知是汗還是激動的淚),看著外麵歡騰的雨幕,又看看癱坐在椅子上、累得直喘氣卻笑容滿麵的兄弟倆,深深吸了一口氣:“記錄:隴西赤水應急增雨作業,‘星火’注冊人員趙風微弱氣流引導)、錢雨局部水汽親和)提供有效輔助,顯著提升催化效率。其能力表征,與古代神話中司職氣象調節的‘風伯’、‘雨師’概念存在低度吻合,可視為該自然力崇拜在當代特殊個體中的微弱顯現。建議:納入‘天工院’氣象工程輔助人才庫特殊類),持續觀察引導。”
他頓了頓,補充道:“重點備注:二人對自身定位認知清晰——‘新時代農民的本分’。此為‘民心即天心’戰略的基層生動體現。”
雨還在下,衝刷著赤水龜裂的土地,也衝刷著人們心頭的絕望。這場雨,來自科學的精準催化,來自“伶倫天籟”的和諧共振,也來自兩個平凡農民兄弟,在絕境中用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特彆”,為家鄉土地默默“搭”的那把手。
風伯雨師的神話,在赤水的雨幕中,褪去了神秘的麵紗,化作了田間地頭最樸素的守護。它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了“山河鏈”的監測數據,融入了天工院的技術報告,更融入了趙風、錢雨那句擲地有聲的——“新時代農民的本分”。這,便是神話在科技時代,最堅實的落點。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