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教授忍不住暗罵一聲,這幫盜墓賊,真的是無孔不入,看樣子這將軍墳裡的東西,恐怕已經被倒騰得差不多了。
看來發掘工作真的是迫在眉睫,邱教授收起手電,決定等白瑩拍完照,立即組織大家開始挖掘。
不過要發掘這麼大的古墓,這點人手可不行,考古隊發掘墳墓,那肯定是大開大合,從正麵開挖,整個墓穴,都要一層層掏開。
前期倒土淘泥,還是要找一些民工來幫忙才行,好在邱教授有縣裡的介紹信,可以在就近的村鎮雇傭人手,當即就找本地鎮政府,雇了幾十個民工前來幫忙。
人多好辦事,這話一點不假,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將墓頂揭開,露出一條甬道。
邱教授當時正在現場指揮,甬道露出來後,用手電一晃,隱約可以看到裡麵墓室中一口巨大的棺材。
好家夥,這玩意兒得有一丈多長,七八尺寬,全是用上好的烏木打造,真是好大手筆。
須知烏木金貴,這麼大的烏木棺槨,要用多少烏木?
不過烏木有一樣好處,做成棺材嚴絲合縫,密不透氣,屍體放在裡麵的不易腐爛,
隨便放個三五百年都沒有問題。
這烏木棺材埋在地下這麼多年了,居然一點沒損壞。
隻是這古墓被岷江泛濫的江水淹過,雖然沒塌,但也滲水嚴重。
棺材周圍全是一尺多深的泥漿子,散發出陣陣惡臭。
邱教授關心的是那幾個盜洞,究竟有沒有打到蓮底,所謂蓮底,其實就是指的棺材中死人放腳的那一側短板。
古時的棺材,除了棺蓋,剩下的棺底都是三塊長板,兩塊短板合的。
短板一頭貼個福字,這是頭的方向,另一頭則會畫上蓮花,這一頭用來放腳,所以也叫蓮板。
蓮板相對而言,最為薄弱,一般盜墓的,從這裡下手,最容易扣開棺材。
所有厲害點的土夫子,都會把盜洞打在這附近,直接扣開蓮板,就可以探手到棺材中摸東西了。
之前邱教授見那個盜洞的方位,直通蓮底,就怕這墓已被土夫子捷足先登,東西都被卷走了。
不過此時,棺材剛剛露頭,蓮板一側還看不清楚,邱教授分開眾人,拿了把手電,跳進墓坑,顧不得腳下泥漿,彎腰向墓室中摸去。
這下離得棺槨近了,邱教授看得更加仔細。
隻見烏木棺材上,除了棺釘之外,還匝了三道鐵鏈,每道都有嬰兒臂膀粗細,用銅鎖鎖了,將整個棺材牢牢捆住。
銅鎖上似乎也刻有一些符籙圖文,隻是年代久了,符籙大多被腐蝕了,隻能隱約看到些模糊的印子。
邱教授以前和叔叔學過風水,這些年參與發掘古墓工作也不少,這種棺材上鎖鐵鏈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按叔叔邱駝子的說法,棺材上鎖,隻有一種可能,棺材中的死者下葬之前已有屍變的跡象,這才需要鐵鏈匝身,還要貼上鎮屍的符籙才行。
看這情形,和邱駝子當日所說,並無二致,邱教授不免心中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