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頭道“晚輩確實遇到一些疑惑,想請教您一下。”
邱駝子聞言驚奇道“什麼事情?連張九爺的徒弟都搞不明白?”
我苦笑道“確切來說,是一顆珠子,我想知道它有什麼作用。”
接著我把最近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和邱駝子說了一遍,邱駝子聽得非常認真。
其中一些模棱兩可的細節還反複問了我幾遍,一直到我確認完畢才點頭讓我說下去。
我足足說了一個多小時,邱駝子越聽臉上神色越是凝重,到最後我都能感受到這矮小駝背老人神色間的凝重。
等我說完之後,邱駝子並沒有急於開口。
他的身子往後靠了靠,順勢倚在一張舊椅子中,皺眉頭緊皺,雙眼微閉,左手輕輕掐算著,似乎在苦苦思索著什麼。
我和邱教授對視一眼,看來邱駝子應該知道一些什麼,這次可能來對了。
良久之後邱駝子掐算的手指停了下來,豁然睜開雙眼,眼中精光一閃,一字一頓的道“陰陽珠!”
我下意識的道“什麼?”
邱駝子回過頭,看著我神情嚴肅的說道“你說的那顆不是陰風珠!而是一顆陰陽珠!”
邱教授疑惑道“陰陽珠是什麼東西?”
邱駝子緩緩道,這就要從翻壇張五郎說起,這位張五郎你們倆都應該都聽說過吧?
我聞言頓時心中一凜,張五郎在道門中,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
據說也叫陳十五郎,乃是大名鼎鼎的梅山派祖師。
張五郎的出身並沒有文獻可以考證,隻有翻壇五郎咒中有提到“父姓張來,母姓陳,身出處便是青州大府堂。”
據說他“一十二歲去學法,三十六歲轉還鄉,行在龍虎山前過,思量無處降壇場。”
最終在選定梅山為道場,創建梅山教,被尊為梅山派祖師。
隻是這位祖師一心求道,對梅山教俗務並不上心,一切都任其自然發展。
因此曆史上後期的梅山教,實際上和張三郎已經沒有太多關係,隻是仍然尊其為祖師罷了。
說到梅山教派,很多朋友可能並不熟悉,今天趁此機會,和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道門曆經千年傳承至今,大致分為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等八派。
但這隻是流傳至今被世人公認的,還有一些流派,已經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當然,還有一些流派行事不被主流社會接受,雖然自稱道門,但與道門清靜無為的宗旨相去甚遠。
隻是借道門的外皮,行非法之事而已,所謂皮同而骨異也。
我說的梅山教,大致就是這樣一個門派,應該算得上是道門支派中的一朵奇葩。
梅山教創立於是北宋初期,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左右。
原本是居住在古梅山峒區域,少數苗族和瑤族的本土宗教,時稱舊梅山教。
其演變為道門支派的時間,大概發生在元末明初。
湖廣填川、滇的時候,移民把自身信仰的正一教部分教義帶了過來,融合之後產生了新的信仰。
包括其信仰的神仙,科儀,都借鑒了正一教和佛教的內容,被稱為新梅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