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渾身淤泥,但靠的近了,我還是看出來,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軍服。
看樣式應該是抗戰時期國軍統一配發的那種,因為我看到了他左前胸位置佩戴的勳表。
勳表最先流行於美國軍隊,後來國民黨組建美械師,不論裝備武器,還是服裝訓練都向美國看齊,因此也逐漸出現了勳表這個東西。
我們現在看一些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就能看到國民黨軍人左胸前有一塊花花綠綠的牌子,那就是勳表。
這具活屍胸前有勳表,看樣子很有可能是當年進入野人山的國民黨軍隊的一員。
隻是不知為何,流落至今,還成為一具活屍。
我試探著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哪支隊伍的的?”
對方猶豫了一下,“我叫孫大誌,是200師的,我們是戴長官的部隊!”
戴長官就是戴安瀾,字衍功,自號海鷗,是國民黨第五軍杜聿明部下第200師的師長,
其所率部隊,在抗戰時期,多次立下功勞,曆經古北口血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徐州會戰,更在昆侖關戰役時擊斃日軍中村正雄少將。
1942年初率領200師,作為先頭部隊入緬作戰,在日軍軍力是自身四倍的情況之下,仍然殲滅日軍五千餘人,重創日軍。
1942年5月在指揮200師撤退作戰時,被日軍包圍,不幸被日軍機槍擊中腹部。
當時200師人員損傷慘重,戴安瀾拚死率領殘部撤退至野人山中。
後來有史料記載,1942年5月23日,200師殘部到達了克欽寨,此地離中邊境差不多隻有三十裡地。
但戴安瀾因傷勢複發,加之憂心部隊前途,早就心力交瘁,數次昏迷不醒。
5月26日下午17時許,戴安瀾預感到大限將至,吩咐衛士給自己整理衣冠,盍然而逝,時年僅僅38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他說是戴安瀾部隊的,我不禁肅然起敬,沉聲問道“你怎麼會獨自在這裡?你們戴長官呢?”
孫大誌猶豫了一下,撓頭道“我們和戴長官走散了,還有幾十個兄弟,因為傷員太多,被日本兵包圍了,我是出來找援兵的!他們暫時在那邊固守等救援呢!”
他一本正經的用手指了指遠方,遠處一片黑暗中,我們什麼都看不見,但他說得煞有介事,我們隻能認真的點點頭!
不等我回答,他突然看見我們麵前的烤鯰魚,隻見他歡呼一聲“啊!你們弄到食物了啊!”說著他僵硬的彎下腰,想要去抓地上的烤魚。
花喜鵲嘴角動了動,不過見我神色淡然,居然一點阻止的意思都沒有,隨即也停止了動作。
孫大誌根本沒在意我們的動作,伸出已經開始腐爛的雙手抓起烤魚,也不怕燙,連同包烤魚的葉子,一起往嘴裡塞。
他下巴機械的上下咀嚼,嘴裡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
“真好吃!我和兄弟們都餓了好幾天了!我得留一些,給他們帶點回去!”
可他嘴裡雖然這麼說,手上的動作卻一刻也不停,不一會就將我們烤熟的整條鯰魚,全部塞進了嘴裡,又從他脖子上的傷口中,滑了出來,灑得整個胸前都是。
吃完之後還四處張望,似乎意猶未儘,我們四人都被他看得心中發毛。
喜歡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請大家收藏:()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