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相對的西岸,半環形的石岩自然形成了一座天然的祭壇。那岩層的紋理之間,浸透了暗紅斑痕,仿佛是千年都未曾乾涸的龍血,彌漫著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
“到了!這便是大禹誅殺孽龍的刑場。”
微塵道長聲音乾澀,他緩緩抬起手,指向岩壁上一道橫貫山體的巨型刀痕說道,“《巫山縣誌》記載:‘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此峽故名‘錯開峽’,此台便是斬龍台!”
此時,守靜真人身著的杏黃道袍無風自動,手中的羅盤也瘋狂地震顫起來。
她神色凝重地說道:“此地煞氣已凝成實質!你們看江底——”
眾人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在那渾濁的江水之下,隱約可見無數青銅巨釘楔入河床。釘身刻滿了鳥蟲篆文,這些神秘的文字構成了一個覆蓋整片水域的鎮封大陣。
陣眼之處,正是那鎖龍柱投下的陰影。從柱底延伸出九條手臂粗的鐵索,緩緩沉入江心,而鎖鏈的儘頭赫然纏繞著一具小山般的神秘骸骨!
白骨上殘留的墨綠苔蘚,與陳龍身上鱗甲的顏色如出一轍。
這裡有著雙重的斬龍傳說。
除了大禹治水斬龍,還有另外一個故事自古流傳。
四千年前,洪水肆虐,幾乎滅世。
瑤姬幫助大禹疏通三峽,然而一條黑龍私自更改水道,引發了山崩。
大禹將其鎖在這根柱子上,長達七日七夜。
在一個雷暴之夜,禹王親自手持開山斧,斬落了龍首,龍血噴濺而出,染紅了十丈岩壁。
而在更古老的傳說中,舜帝在此處決了擅改雨令的青龍。
原本應該降下細雨滋潤農田,青龍卻為了私會情人,驟然施下暴雨,導致曆山化為千溝萬壑。舜帝以人王敕令引動地火,將龍魂煉入了石台。
“所以斬龍台實為‘雙刑台’!”守靜真人揮動拂塵,掃過水麵,激起一片血色漣漪,“舜王誅其魂,禹王戮其軀。兩重帝王殺伐之氣疊加,才造就了這至陽至煞之地,——但這也是唯一能切斷九幽死線的地方!”
仿佛是在回應她的話語,陳龍突然發出了一聲淒厲的龍吟!
她皮膚下的墨綠鱗片瘋狂地突起,背後浮現出一道扭曲的龍影——頭角猙獰,爪生七趾,正是典籍中記載的“錯水黑龍”模樣!鎖龍柱上的青銅鏈驟然繃直,江底骸骨的眼窟窿裡燃起了幽綠鬼火。
“它在喚醒被斬的龍怨!”我嘶聲吼道。
此時我的靈魂裂痕在雙重龍威的碾壓下再度崩開,卻也因此感知到了地脈深處更恐怖的真相:“不止……舜帝鎮壓的那條青龍殘魂也在蘇醒!”
此時,陰風卷著腥氣掠過江麵,半環形石台上浮現出三個重疊的虛影。
舜帝高舉赤玉圭,引動天雷,龍影在電光中痛苦地扭曲。
大禹揮動開山斧,劈向黑龍的頸鱗,斧刃濺起黑血。
還有一名道士模樣的虛影,手中的朱砂符筆在岩壁上不斷遊走,字跡緩緩滲入龍血紋路,看樣子是在封印斬龍印記!
“曆代斬龍者的印記正在顯化!”守靜真人咬破指尖,在羅盤上劃出血符,急切地說道,“快將陳龍置於石台中心——唯有借古之帝王敕令,才能壓住她體內九幽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