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州西部的硝煙尚未散儘,進攻矛頭已毫不猶豫地指向了下一個關鍵目標,名古屋。
這座巨大工業城市不僅是霓虹中部地區的經濟心臟和交通樞紐,更是拱衛關東平原的最後一道重要門戶。
拿下名古屋,通往dongjing的道路便將一馬平川。
作戰計劃已經迅速製定完畢。
gude裡安所部裝甲集群,沿東海道本線鐵路和高速公路向東推進,直撲名古屋西部及南部城區。
bao盧斯所部從中部山區切入,分割名古屋北部防線,並阻斷任何可能來自長野、鬆本方向的增援。
空降部隊準備在名古屋港區及東部丘陵地帶實施機降,奪取關鍵節點製造混亂。海軍艦隊及空天母艦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優先摧毀敵重兵集結地、指揮中心、交通樞紐及工業設施。
同時,讓衛煌主和派的部隊和變節者軍團作為後續清剿部隊投入戰場,加大籌碼。
一個星期後下一輪進攻開始。
gude裡安的裝甲先鋒,第1裝甲師一馬當先,數以百計的豹2a7主戰坦克和美洲獅步兵戰車。
在改造後加裝附加裝甲和主動防禦係統,組成一道道鋼鐵洪流,沿著寬闊但已殘破不堪公路向東滾滾而去。
他們的側翼則由次時代外骨骼士兵乘坐的裝甲運兵車和高速偵察車掩護,如同幽靈般穿梭在城鎮廢墟之間,提前清除潛在伏擊點。
天空中,無人偵察機群如同織網蜘蛛,將名古屋外圍防線的一切動向實時傳回。
炮兵和後方艦艇根據這些信息,不時進行精準的炮火覆蓋或導彈點名,將霓虹守軍精心布置反坦克陣地和炮兵掩體一一化為齏粉。
名古屋外圍,霓虹守軍依托城市西部的丘陵、河流以及衛星城鎮,構建了數道防線。
他們吸取西部潰敗的教訓,不再固守灘頭,而是企圖利用城市周邊複雜地形和永備工事進行節節抵抗,拖延敵軍推進速度,為關東地區最終防禦爭取時間。
然而,在絕對的技術和火力優勢麵前,這種抵抗顯得蒼白而絕望,但守軍到最後連作戰經驗的優勢都沒有,本土優勢沒發揮多少。
在名古屋以西的瀨戶市附近,一場典型的突破戰打響。
霓虹一個精銳坦克連試圖依托一條乾涸的河床進行伏擊。
“敵坦克!11點鐘方向,河床灌木叢!”
一輛豹2a7車長率先通過光學設備和熱成像發現了偽裝中的目標。
“鎖定!穿甲彈裝填!”
炮長的動作快如閃電,幾乎在霓虹坦克手反應過來之前,數發d63穿甲彈已撕裂空氣,精準命中目標。
10式坦克裝甲在穿甲彈麵前如同紙糊,瞬間被擊穿引爆彈藥架,化作一團團燃燒的鐵棺材。
剩餘霓虹坦克驚慌失措地試圖倒車撤離,但為時已晚。
聯軍武裝直升機如虎式或ah64如同獵鷹般從雲層中俯衝而下,發射反坦克導彈如同死神請柬,將它們逐一點名。
短短十分鐘,這個霓虹坦克連便全軍覆沒。
類似場景在名古屋外圍不斷上演,聯軍推進速度遠超霓虹軍部的預估。
gude裡安的先頭部隊在一天之內便連續突破彌富、蟹江等外圍城鎮,兵臨名古屋港區西緣。
與此同時,bao盧斯率領的部隊也在名古屋北部的山區艱難但堅定推進。
他們遭遇更多利用地形進行頑強阻擊,甚至小規模自殺式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