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奧克蘭地區。
二十艘氣墊登陸艇和兩棲突擊車如同離弦之箭,從船塢登陸艦中衝出,在海麵上劃出白色的尾跡,衝向預定的灘頭。
武裝直升機在低空盤旋,用火箭彈和機炮精準清除著岸防工事。
豹2a7主戰坦克和美洲獅步兵戰車一馬當先,剛衝上灘頭就向縱深發起猛烈突擊。
守軍依托城市邊緣的建築物進行抵抗,發射反坦克導彈和操縱機槍掃射,但很快就被聯軍凶猛的直射火力和隨行的步兵逐屋清剿所壓製。
南島附近。,類似的場景也在上演。
登陸部隊在艦炮的強大火力掩護下,迅速建立了穩固的登陸場。
裝備次時代外骨骼的de軍士兵作為先鋒,以極高的效率清理著灘頭障礙和殘餘據點。
工兵部隊緊隨其後,架設浮橋清理通道,讓重裝備得以快速向內陸推進。
幾乎在登陸的同時,大規模的機降行動在惠靈頓等地上空展開。運輸機在戰鬥機護航下,投下無數潔白的傘花。
空降兵們落地後迅速集結,向政府大樓、通訊中心等關鍵目標發起攻擊,與城內的守軍展開激烈的巷戰。
霓虹守軍在新xi蘭的防禦並非毫無章法,他們利用城市建築、森林和山地進行了頑強抵抗,甚至發動數次凶猛的反衝擊,試圖將登陸部隊趕下海。
這些守軍知道他們已經無路可退,隻能拚死一搏,看看有沒有活著的希望。
尤其是在北島的懷卡托地區,一支霓虹裝甲部隊利用地形伏擊聯軍先頭的一個裝甲營,一度造成了推進受阻。
然而,進攻方力量過於強大,守軍已經做到最好的防禦部署,但在絕對的海空控製權使得守軍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聯軍的監視之下。
每一次守軍的集結或調動,都會招致來自海上、空中甚至剛上岸的火箭炮部隊發動的毀滅性打擊,敢露頭敢集結一點就直接秒。
聯軍裝甲洪流在損失一點少量前鋒後,迅速調整戰術采取迂回包抄加火力覆蓋方式,逐步碾碎守軍抵抗。
經過約一周的激烈戰鬥,新xi蘭主要島嶼上的大規模有組織抵抗基本被肅清。
奧克蘭、惠靈頓、基督城等主要城市上空,升起了聯軍的旗幟。
儘管仍有小股敵軍散入山區和森林進行遊擊騷擾,但已無法影響大局。
隨著新xi蘭戰役的結束,聯軍工程部隊如同潮水般湧入。
奧克蘭的國際機場和軍港被迅速修複和擴建,基督城、惠靈頓等地的機場也開始大規模的升級改造。
無數的預製構件、工程機械和物資通過運輸艦源源不斷地運抵。
很快,一座座大型雷達站、防空導彈陣地、機庫、兵營和物資倉庫在新xi蘭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讓對麵見識一下什麼叫戰爭速度。
原本寧靜的南和平洋島嶼,此刻變成了一個巨大喧囂的軍事堡壘。
跑道被延長加固,足以起降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港口泊位被加深,能夠停靠航母和大型補給艦。
數以千計的飛機開始在此轉場集結,包括台風、陣風戰鬥機,b2、圖160戰略轟炸機,以及各種型號的偵察機、預警機和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