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口製退器噴出火焰和煙霧,一枚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以近乎筆直的彈道呼嘯而出。
砰!
那輛150式的炮塔正麵如同被重錘擊中,複合裝甲像紙片一樣被撕裂,穿甲彈貫入車體內部,引發了災難性的二次效應。
炮塔在一聲悶響後被殉爆的彈藥掀飛,車體燃起熊熊大火。
“威脅清除。繼續推進。”
坦克群如同移動的堡壘,開始向前碾壓。
衛軍坦克炮彈打在它們厚重複合裝甲和能量護盾上,大多隻是濺起一陣漣漪或被彈開。
而猛獁的每一次還擊,都必然有一輛衛軍戰車化為廢鐵。電磁軌道炮和反坦克導彈,精準點殺那些試圖靠近發射火箭筒的衛軍步兵,或是隱藏在廢墟中的反坦克小組。
fa軍士兵們看著這支生力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戰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在次時代軍隊強行介入下,衛軍攻勢被迅速瓦解。
殘存衛軍部隊在絕對的質量差距麵前,終於顯露出了崩潰的跡象。
仿生人指揮官試圖組織撤退,但通訊被強烈乾擾,部隊陷入各自為戰混亂。
與此同時,在西山省南部戰線,聯軍發起代號大火星的大規模反擊行動。
反擊的核心是剛剛完成休整和補充的聯軍裝甲部隊,這一次改變策略,不再單純被動防禦,而是主動尋求包圍和殲滅突入之敵。
在晉中平原地區,聯軍故意示弱,誘使衛軍的一個裝甲集群深入。
當這支由超過兩百輛各型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部隊進入預設的包圍圈後,聯軍立刻收緊口袋。
天空中,獅鷲機群和從空天母艦起飛的無人機封鎖戰場空域,並對試圖突圍的衛軍縱隊進行獵殺。
地麵上,數個guofang軍螳螂坦克和de軍豹2a7坦克從側翼發起迅猛突擊,切斷衛軍退路。
緊隨其後的,是如同潮水般湧來的亡靈軍團。
戰鬥變成了一場單方麵碾壓,衛軍的裝甲車輛在開闊地帶無法有效應對來自空中和地麵立體打擊,而步兵則在與無窮無儘亡靈的近身戰鬥中迅速消耗。
克隆人士兵和基因編輯士兵雖然悍不畏死,但在失去指揮和後勤支援情況下,他們抵抗顯得徒勞。
類似的成功圍殲戰在西山省多個區域上演。
次時代裝備帶來的技術優勢,結合亡靈軍團不死並能複活的優勢,使得衛軍依靠人海戰術的推進模式徹底失效。
每拖延一天,衛軍有生力量就在以驚人的速度被消耗,而聯軍戰線則在穩步向前推進。
終焉之歌協議催生出的兵員數量是龐大的,一般國家麵對這種情況是真的沒轍,隻可惜他們的對手比他們更強。
在聯軍電子戰和精確打擊下,衛軍前線指揮體係變得支離破碎,後勤線也瀕臨崩潰。
戰鬥進行到第十三天,衛軍在西山省的攻勢已經全麵停滯,轉而陷入了艱難的防禦,進攻已經做不到。
聯軍則乘勝追擊,開始逐一收複之前丟掉的陣地,衛軍損失日益增高。
喜歡末世我是指揮官請大家收藏:()末世我是指揮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