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城市陷入恐慌,
一小時後。
所有參與行動影刃運輸機重新升空,它們的艙內滿載著特製的收納箱。
仿生人突擊隊也陸續登機,最後撤離的隊員在博物館入口處安裝了遙控炸藥。
當最後一架運輸機消失在倫敦陰沉天空中後,一聲巨響,博物館的主入口在爆炸中坍塌,象征性掩蓋這次行動的痕跡。
白馬看著屏幕上一個個變為綠色的回收確認信號,心中百感交集。
倫敦隻是第一站,接下來還有吉美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
倫敦博物館硝煙尚未完全散去,衛軍回收部隊帶著搶回來的文化瑰寶悄然遁入雲端之際,遠在北大西洋彼岸的大陸,另一場閃電戰正在醞釀。
————
紐約當地淩晨時分。
數十架影刃改進型運輸機,借助強大隱身能力和超低空突防技術,如同幽靈般悄然掠過北大西洋的風浪,從長島方向切入紐約空域。
它們避開雷達監測網,城市的燈火管製和尚未完全恢複的夜間活力,為它們潛入提供絕佳的掩護。
機艙內,一批仿生人突擊隊員靜默待命,它們的任務列表上清晰地標注著大都會博物館的平麵圖、文物位置以及最優突入路徑。
運輸機群在預定的多個著陸點同時現身,中央公園的開闊草地、博物館屋頂、附近街道的封鎖區域。
艙門滑開,仿生人士兵迅速落地立即展開行動。
“控製外圍要道,清除所有抵抗,電子戰單位,癱瘓區域通訊與警報係統。”
指令在加密頻道中傳遞,仿生人士兵三人一組,以驚人的效率清掃著博物館外圍巡邏隊和崗哨,守軍直到這時才察覺被襲擊。16和249輕機槍射擊聲零星響起,但很快被仿生人電磁武器特有的低沉嘶鳴和精準點射所壓製。
一名國民警衛隊士兵躲在沙袋掩體後,試圖用at4火箭筒攻擊一架正在降落的運輸機,然而他剛探出身,就被來自側翼的狙擊型仿生人一槍擊穿掩體縫隙,當場倒下。
博物館正門守軍試圖關閉厚重的青銅大門,但兩名仿生人突擊隊員已經衝到近前,用吸附式炸藥直接炸毀門軸結構。
大門在爆炸聲中扭曲著向內倒塌,揚起的塵土中,仿生人士兵身影如同鬼魅般湧入。
就在門口激戰正酣之際,專門的文物回收小隊已經根據預設方案,從多個次要入口甚至通過破窗直接進入了博物館內部。
傳感器在昏暗應急燈光下清晰勾勒出展廳布局,每一步都直奔目標,還是那一套流程。
來到一處目標地,幾名仿生人士兵用激光切割器小心翼翼切開加固展櫃,將一尊尊來自雲岡、龍門石窟佛像頭部、浮雕殘片輕輕取出,放入特製減震箱內。
還有一些宋元時期的畫作,仿生人士兵操作精確到毫米,用特製的工具將卷軸畫輕輕卷起,放入恒溫恒濕的密封筒中。
還有瓷器,琳琅滿目的青花、粉彩、單色釉瓷器在黯淡的光線下依然流光溢彩。
仿生人士兵像對待易碎的蛋糕,將一件件官窯精品用柔性泡沫材料仔細包裹,穩穩放在特製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