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四萬餘秦軍便齊齊出營,列陣迎戰。三名副將各領一萬步兵居前,擺出一個口袋型防禦陣勢,李信與其餘幾名副將自領一萬中軍列於口袋陣之後指揮全軍,另有四千餘重騎兵分列口袋陣兩翼,遊弋待命。
秦軍的這個陣型是李信對付騎兵部隊最引以為傲的一個陣型。居前列陣的士卒都是身強力壯的猛士,且每人手持一麵二十餘斤重的鐵盾,當他們結成緊密陣型之後,足以與重騎兵的衝鋒抗衡片刻。同時,防禦陣口袋的半弧形裝也很講究,它可以最大化降低騎兵衝鋒的勢頭,並在後續鏖戰中對騎兵形成合圍絞殺之勢。
看著眼前的陣型,李信不禁有些飄飄然了起來,立即挺身驅馬上前。前方的士卒也是應聲而動,給李信讓開了一條通道。
李信順著通道來到陣前,接著便勒停戰馬向前觀望。細看之下,他發現燕軍已擺開攻擊陣型,居於燕軍陣前者乃是一名威風凜凜的老將。李信雖未曾見過奈比海,但通過老將上方飄揚的帥旗,他不難猜出,這名老將便是奈比海。
與此同時,奈比海也猜出了眼前與他對視之人便是李信。此刻,他雖知敵眾我寡,勝算無幾。但還是命身後的兩萬餘天策軍騎兵擺開了一個巨大的楔型攻擊陣。而他這麼做,為的就是奮力一搏,引李信上鉤。
不等李信開口,奈比海便舉起彎刀,罵道:“來將可是李信小兒!?”
李信立即抽出長劍,回罵一聲道:“奈比海!你個老匹夫!爺爺在此!”
奈比海怒斥道:“大膽狂徒!安敢犯我大燕邊境!?”
“呸!”李信唾罵一聲,斥道:“我始皇帝陛下神武聖功!誌在一統四方!豈容爾等蠻夷為禍北方!?本將奉旨討逆,今日便要替天行道,踏平北方!”
“哼哼!”奈比海冷哼一聲,不屑道:“就憑你!?”接著又指了指李信周圍的秦軍,斥道:“還有你們這些宵小之輩!?簡直癡人說夢!”
李信氣急敗壞道:“老匹夫!休要猖狂!”
奈比海下顎微揚,睥睨著李信斥道:“黃口小兒!少說廢話!你既不知天高地厚,今日本將便叫你有來無回!”說罷,他便大手一揮,下達了進攻命令。
李信見狀,急忙吼道:“準備迎敵!”說罷,他便慌忙的驅馬奔回了口袋陣後麵。
緊接著,兩萬餘天策軍騎兵便呐喊著朝秦軍戰陣發起了衝鋒。而秦軍居前的士卒也是握緊大盾,緊張應戰。
伴隨著戰馬腳步聲愈來愈近,大戰一觸即發。而在這空氣幾近凝結的緊張氛圍下,李信卻是喜不自勝。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隻要燕軍騎兵的楔型陣一頭紮進他的口袋陣,那麼這一戰,他將穩操勝券。
然而,李信不知道的是,他的那點小心思,早已被經驗老到的奈比海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天策軍騎兵衝鋒道秦軍口袋陣的袋口處之時,奈比海突然大手一揮,對旗手下達了變換陣型的命令。
旗手見狀,也在第一時間揮動了令旗。
緊接著,令李信咋舌的一幕出現了。原本保持楔型大陣衝鋒的天策軍騎兵在看到旗語後突然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長蛇陣。更讓李信吃驚的是,天策軍不僅變換了陣型,而且還改變了攻擊方向。兩個長蛇陣不再朝秦軍口袋陣裡猛衝,而是朝著口袋陣兩側迂回疾行。
這一下,李信不淡定了,因為天策軍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從秦軍戰陣兩翼迂回,包抄攻擊秦軍側背。如果天策軍此舉得手,那麼秦軍的陣型必定大亂。
不過,李信也不是泛泛之輩,經過了短暫的慌亂之後,他很快恢複鎮定。接著就急命兩翼的秦軍變換楔型陣,往兩翼迂回的天策軍腰部快速穿插。
這一招很快奏效,兩翼的秦軍在一通瘋狂衝刺後終插入了天策軍陣型的腰部,將衝鋒的天策軍截為兩段。
天策軍騎兵衝鋒的勢頭瞬間停滯。而秦軍在一頓狂奔之後,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此時,他們的陣型已從原先的緊密變得混亂鬆散。
奈比海見狀,除了些許的無奈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慌亂。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天策軍衝鋒勢頭雖減,但這已是目前他能爭取的最好局麵了。緊接著,他便再次揮手,命天策軍從前後兩側向插入腰部的秦軍發起衝鋒。
兩萬天策軍騎兵立即行動,展開對向衝鋒,不到片刻,便已衝入秦軍戰陣,將插入腰部的秦軍擠在了狹小的空間之內。
頃刻間,雙方戰成一片。天策軍重騎兵猛烈衝鋒,秦軍步卒受持大盾拚死抵抗,並伺機以長劍反擊。而沒有大盾的長戟兵就慘得多,被天策軍的鐵蹄無情蹂躪,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激戰片刻之後,秦軍傷亡慘重,天策軍逐漸對突入陣型腰部的秦軍形成合圍之勢。
然而,秦軍畢竟人多勢眾,就在天策軍殺得興起之時,更多的秦軍戟士卻突然向兩翼撲來。
奈比海見狀,急命天策軍騎兵脫離戰鬥,向兩翼運動,以免被秦軍步卒合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李信此時也終於察覺到了奈比海的意圖,他見招拆招,立即下令在兩翼遊弋的重騎兵上前堵截天策軍騎兵的退路。
隨著兩支秦軍重騎兵從斜刺裡殺出,天策軍隻得被動接敵,無法在向外側運動。
雖說秦軍騎兵人數不多,但是已經足以遲滯天策軍的步伐。而秦軍步卒也在此時掩殺而至,從三麵將天策軍團團圍困。再加上秦軍重騎兵的圍堵,秦軍已然對兩翼的天策軍完成了合圍。
可即便如此,奈比海卻依舊沒有亂了方寸。因為眼前的戰局正按照他心中希望的那樣發展。他深知這一戰的目的不是擊敗李信,而是將調動李信。所以,他既不能打得太狠,也不能輕鬆被秦軍擊敗,唯有戰至膠著狀態,才能讓李信上鉤。